中评数据:拜登胜选 港人喜大于忧
中评社香港11月13日电/美国大选形势明朗,民主党候选人拜登目前已取得过半数选举人票,基本奠定了入主白宫的胜局。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发现,港人对本次美国大选的讨论热度空前高涨,尤其关注涉及中美关系、美国对港政策以及选举结果对香港社会的影响。港人对拜登当选有乐观预期,认为有助于带动香港经济发展。
如图1所示,与上届(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相比,港人明显对是次选战有较高的投入度,下意识地把美国大选的结果与香港的前途紧密相连。当9月底首场总统选举电视辩论举行时,香港社交媒体对大选的关注度即开始升温,并相继于11月4日(投票日)与8日(拜登宣布当选)取得两个舆情高峰。选举大势明朗后,国际形势发展仍然充满变数,拜登将如何调整美国的内外政策,始终挑动着港人的敏感神经。
随着拜登当选的事实已成定局,港人对美国大选的各项子议题关注侧重点也发生了变化(如图2)。尽管特朗普仍拒绝承认落败,声称会采取法律手段挑战选举结果,导致“谁将最终当选”悬念至今仍热度高企;但大多数港人都已开始展望和讨论拜登上台后的局势变化,故社交媒体有关拜登当选影响的关注度比例显着增加,尤其是涉及对香港自身影响、以及中美关系的部分,反映出港人强烈的“求变”心理。
美国选后的新政局,也对港人看待中美关系、美国对港政策带来了新变化。如图4所示,今年7月港区国安法生效实施后,港人对美国对华及对港政策的负面情绪皆有明显增长,特殊待遇地位的取消、对11名涉港官员的制裁等,皆激化了港人对香港沦为作为中美角力筹码的担忧。
不过,随着拜登即将入主白宫,多数港人认为拜登的对华对港政策会秉持理性原则,将香港所承载的中美庞大共同利益纳入考量,估计其较小机会延续特朗普以往“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做法,不满情绪降至低点。但也有港人认为,区别于特朗普四处树敌的单边主义,拜登清晰的多边主义,也可能联合整个西方阵营施压中国,故港人对拜登只能持相对乐观的态度。
在中美关系可能有所缓和的正面预期影响下,港人对香港经济前景的信心,也在此次美国大选后有明显的提升。不过,对主要受“内循环”影响的本地消费环境的信心未有跟随这一趋势(见图5),说明疫情封关对本地经济的打击,很难因外部环境的利好因素而得到恢复。
今年以来,在中美博弈的阴霾之下,特朗普政府对香港实施了一连串严厉制裁措施,包括取消香港的单独关税区地位、禁止出口货品使用“香港制造”标签、限制军民两用科技对港出口等,这些皆对香港的外贸、创科环境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甚至引发商界对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担心。而随着拜登的胜选,港人对经济前景的负面情绪有所消解,并带动港股大幅飙升,足见“狂人”特朗普将黯然下台,商界与投资者对香港经济的信心得以企稳回升。
(记者:陈日嘉 分析师:杨力聪 工程师:吴悦柠 研究员:林东阳)
中评社香港11月13日电/美国大选形势明朗,民主党候选人拜登目前已取得过半数选举人票,基本奠定了入主白宫的胜局。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发现,港人对本次美国大选的讨论热度空前高涨,尤其关注涉及中美关系、美国对港政策以及选举结果对香港社会的影响。港人对拜登当选有乐观预期,认为有助于带动香港经济发展。
如图1所示,与上届(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相比,港人明显对是次选战有较高的投入度,下意识地把美国大选的结果与香港的前途紧密相连。当9月底首场总统选举电视辩论举行时,香港社交媒体对大选的关注度即开始升温,并相继于11月4日(投票日)与8日(拜登宣布当选)取得两个舆情高峰。选举大势明朗后,国际形势发展仍然充满变数,拜登将如何调整美国的内外政策,始终挑动着港人的敏感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