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边炉飞沫传毒 非因“气雾化”
曾祈殷昨日在电台节目上表示,新型冠状病毒的结构与沙士病毒相似,均可作飞沫传播,但大部分已知的气雾传播都是在医疗程序发生,例如病人使用静压呼吸机,又或者抽痰时会激发微细的飞沫,或需接受雾化的医疗程序,例如吸取扩气管药等的雾化药物,而病人在吸入药物的过程中咳嗽,便有机会产生气雾,将病毒透过空气带到2至3米外。
近距离口沫横飞肇祸
他续指,打边炉长时间近距离社交接触亦属高危活动,发生飞沫和接触性传播,容易造成交叉感染,他呼吁市民不要聚集和作社交聚会,避免传播病毒。他强调,大部分已知的气雾传播途径均在医疗程序中发生,相信日常洗热水澡、用蒸气熨斗、使用加湿器及在厨房煮食不会令病毒透过气雾传染。
袁国勇亦认为,该家族成员透过飞沫传染病毒,而非因打边炉造成病毒气雾化,“吃火锅时家人很兴奋,说话口沫横飞,大家距离很近,口水很多时候跌落在碗碟、餐具上,他们接触及进食,或摸到眼、口和鼻,因而引起感染。”
(来源:香港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