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数据:香港沉默力量罕见浮水面

图1 香港社交媒体“钉牌”支持者政治取向分布(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制图)

  中评社香港11月6日电/支持教育局取消“播独”教师注册(俗称“钉牌”)的舆情在香港社交媒体持续发酵,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此前分析显示,27%网民支持“钉牌”决定,日前进一步深入分析得知,“钉牌”支持者的教育程度、社会阶层均高于本港总体水平,特别是该群体有四成并非传统建制派支持者,属于香港社会的“沉默力量”。

  通过政治光谱画像发现,“钉牌”支持者在政治取向上除了有58%为传统建制派支持者外,还有超过四成的无明显政治倾向市民(如图1)。这四成网民并不热衷参与香港政治活动、亦对各派别在网络上发动的政治动员敬而远之,也未曾就某些公共议题发出强而有力的声音或诉求,属于香港社会的“沉默力量”。但在政府“钉牌”失德教师的议题上,这股力量浮出水面、发出支持的声音。这一数据说明,我们仍然不能忽视香港社会政治对立的“波涛汹涌”之下,还存在着“深海”民意。

图2 香港社交媒体“钉牌”支持者与香港总体学历及阶层分布对比(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制图)

  值得注意的是,“钉牌”支持者的教育程度、社会阶层都在香港处于中上位置。如图2所示,“钉牌”支持者中,大学及以上学历用户占比高达36%,远高于香港整体的22.7%,且中高及以上社会阶层的比例也不同程度高于香港整体水平。可见,高收入及高知群体对教育问题、青年发展问题更加敏感,更加反映出经过一年来的社会动荡和撕裂,部分以中产阶级为主体的香港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香港教育存在亟待整顿的问题,并且支持官方出手整治教育界的新疾旧患。

图3 香港社交媒体“钉牌”支持者参与基层社区话题以及其他公共议题讨论人数占比情况(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制图)

  进一步分析发现,“钉牌”支持者较关心宏观性、结构性、牵动整体港人利益的重大社会问题,对基层社区话题的兴趣较低(如图3),与该群体的社会地位相一致。通过观点数据分析发现,通常情况下,“钉牌”支持者在公共议题上基本以支持港府、支持“一国两制”取态为主,但这种支持并非“盲撑”。例如,疫情期间港府颁布“禁堂食令”后,大部分关注该话题的“钉牌”支持者认为,政府在打工群体饮食以及开放空间聚集用餐等问题上并未思虑周全,因而对于该政策均持批评态度。

图4 香港社交媒体“钉牌”支持者对“钉牌”话题情绪观点变化(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制图)

  与此同时,在“钉牌”议题上,支持者对港府的态度和情绪也发生多次变化。如图4所示,“钉牌”消息最初公布时,已有不少支持者抱怨如今香港教育乱象一定程度上与教育部门的懈怠懒政有关,进而怀疑港府打击失德教师的力度,这种情绪更随着教协上诉而再度爆发。不过,当教育局可能持续“钉牌”其他问题教师的消息传出后,这种不满情绪逐渐平复,并且转化为正面的支持情绪。

  透过对“钉牌”支持者的观察,我们注意到,求安定、求发展、求改变的香港社会“沉默力量”正在发出来自心底的声音。他们既是今后“一国两制”行稳致远应该紧紧依靠的力量,也是检验港府各项施政能否得人心、有成效的民意基础。

  (记者:何诚 分析师:舒晓叶 工程师:连港东 研究员:宋漾心)

图1 香港社交媒体“钉牌”支持者政治取向分布(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制图)

  中评社香港11月6日电/支持教育局取消“播独”教师注册(俗称“钉牌”)的舆情在香港社交媒体持续发酵,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此前分析显示,27%网民支持“钉牌”决定,日前进一步深入分析得知,“钉牌”支持者的教育程度、社会阶层均高于本港总体水平,特别是该群体有四成并非传统建制派支持者,属于香港社会的“沉默力量”。

  通过政治光谱画像发现,“钉牌”支持者在政治取向上除了有58%为传统建制派支持者外,还有超过四成的无明显政治倾向市民(如图1)。这四成网民并不热衷参与香港政治活动、亦对各派别在网络上发动的政治动员敬而远之,也未曾就某些公共议题发出强而有力的声音或诉求,属于香港社会的“沉默力量”。但在政府“钉牌”失德教师的议题上,这股力量浮出水面、发出支持的声音。这一数据说明,我们仍然不能忽视香港社会政治对立的“波涛汹涌”之下,还存在着“深海”民意。

乐拍网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