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权:国民党主席补选江启臣或被看高一线
国民党主席的补选将在三月七日与国民党中常委选举同日举行。按照选举日程安排,昨今两日国民党中央受理参选人领表,参选人需缴交二百万元的选务费,国民党中央组发会也将提供党员名册,供参选人征求连署及拜票使用;二月三日至四日受理参选人登记;二月十二日举办党主席补选候选人政见说明会;三月七日进行投开票。
根据《国民党主席选举办法》规定,曾任中央评议委员或中央委员的国民党党员,经具党权的党员百分之三以上连署者,得申请登记为国民党主席选举候选人。而经组发会盘点,截至本月十五日具有党权的党员约有二十五点八万人,因而连署门槛约为七千七百五十一。不过,按选举办法规定,只要在二月二十三日前缴交二零二零年党费的党员,就具备此次党主席补选的投票权,因此实际的投票人数及连署“门槛”还将会再增加。
这次国民党主席补选,本来不少人看好朱立伦,而且国民党在“总统”大选失利后,“世代衔接与团队翻新”的呼声高涨,但他却以“改造一定在我,改选不必在我”的理由而弃选。由于他曾在党主席的任内的二零一六年“总统”大选中,先后“怯选”、“换柱”,最后亲自出马参选,但却空前大败,可能是心中有愧,估计也是看不好国民党的前景,因而弃选。不过,他却反过来鼓励曾经支持他再度参选党主席的“立委”江启臣,代表年轻世代出来承担,促使江启臣慎重考虑以青壮世代“任务型主席”出马竞选,利用剩下的主席任期进行任务型改革工作,并大量引进青壮世代成员进入党务决策系统,在最短时间回应民意对国民党翻新的期待,重振国民党的声望。
因此,在昨日国民党开始受理参选人登记时,江启臣就像在“立法院”每个会期开始时,“立委”们抢头香报到登记那样,抢先进行党主席补选登记,以示“一马当先”。
六十七岁的郝龙斌是典型的党务技术官僚,而非可以率领国民党进行改革的政治家。应当说,国民党今日之所以落到此田地,郝龙斌也应负上一定责任。实际上,他参与并主导劝说郭台铭“入局”以“阻瑜”,客观上造成国民党难以团结,是国民党输掉“总统”大选的其中一个原因。
郝龙斌惹议之处,是在任新党召集人(当时新党还是柔性政党,不设党主席等刚性组织架构),竟然出任陈水扁“内阁”的“环保署长”。这与国民党的关中,虽有任期保障,却毅然辞去“考试院”副院长,形成鲜明对比。另一宗让传统泛蓝人士扼腕的事例,是在新党召集人任上,当时台湾社会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氛围仍很浓厚,但他却突兀地提出“一中两国”,比李登辉的“特殊两国论”还走前一步。
四十七岁的江启臣则是国民党中生代的代表,及台中市丰原出身的实力型政治人物——台中市地方派系势力“红派”的代表。他的学经历亮丽,是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的国际关系博士,曾在马英九时期出任“行政院新闻局局长”,有“少年胡志强”之称。后为参选“立委”而辞职,接过其岳父刘盛良在台中市“红派”的政治资源,连续三届当选。尤其是在这次“立委”选举中,民进党和“独派”卷土重来,气势汹汹,连颜清标的儿子颜宽恒都抵挡不住败下阵来,但江启臣仍能胜出,可见他在台中市的地方派系势力中,具有较高的地位。
对于江启臣参选国民党主席,舆论较为看好,认为是首位站出来展现改革决心的青壮派代表,他所高喊的改革,代表国民党结束过去大咖大老少数领导多数的时代,进入以聆听民意为主的青壮派世代。而他本人也宣称,他的参选,“不是大位目的的争取者,而是改革任务的执行者”,并提出五点改革方向,包括世代传承,必须大量起用在前线具有民意敏锐度的青壮世代,担任党内核心职务,参与党内决策过程,及深耕在地,倾听人民声音与扎根,人才为主、数据为辅,蹲点艰困选区,向选民展现扎根地方的诚意与决心等。
但江启臣倘能当选,将会遇到许多艰困。他能否具有魄力和能力领导国民党改革,是首要问题。如果他能像台中市长选举时那样高风格,礼聘郝龙斌出任副主席,协助他处理党务,相信大有裨益。至于国民党每月三千万元的财务缺口,幸亏他有个财力丰厚的前“立委”岳父刘盛良“罩住”。实际上,吴敦义就曾向刘盛良“度水”支付党工薪水。
国民党主席的补选将在三月七日与国民党中常委选举同日举行。按照选举日程安排,昨今两日国民党中央受理参选人领表,参选人需缴交二百万元的选务费,国民党中央组发会也将提供党员名册,供参选人征求连署及拜票使用;二月三日至四日受理参选人登记;二月十二日举办党主席补选候选人政见说明会;三月七日进行投开票。
根据《国民党主席选举办法》规定,曾任中央评议委员或中央委员的国民党党员,经具党权的党员百分之三以上连署者,得申请登记为国民党主席选举候选人。而经组发会盘点,截至本月十五日具有党权的党员约有二十五点八万人,因而连署门槛约为七千七百五十一。不过,按选举办法规定,只要在二月二十三日前缴交二零二零年党费的党员,就具备此次党主席补选的投票权,因此实际的投票人数及连署“门槛”还将会再增加。
这次国民党主席补选,本来不少人看好朱立伦,而且国民党在“总统”大选失利后,“世代衔接与团队翻新”的呼声高涨,但他却以“改造一定在我,改选不必在我”的理由而弃选。由于他曾在党主席的任内的二零一六年“总统”大选中,先后“怯选”、“换柱”,最后亲自出马参选,但却空前大败,可能是心中有愧,估计也是看不好国民党的前景,因而弃选。不过,他却反过来鼓励曾经支持他再度参选党主席的“立委”江启臣,代表年轻世代出来承担,促使江启臣慎重考虑以青壮世代“任务型主席”出马竞选,利用剩下的主席任期进行任务型改革工作,并大量引进青壮世代成员进入党务决策系统,在最短时间回应民意对国民党翻新的期待,重振国民党的声望。
因此,在昨日国民党开始受理参选人登记时,江启臣就像在“立法院”每个会期开始时,“立委”们抢头香报到登记那样,抢先进行党主席补选登记,以示“一马当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