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权:吴敦义再弄权谋“揽炒”国民党中央
中评社香港1月15日电/今天星期三,是民进党和国民党举行例行中常委/中执委会议的日子。澳门新华澳报今天发表富权的文章说,今日的中常委会议较为特别,因为这是二零二零年“总统”和“立委”大选之后的第一次例行会议,国民党和民进党两党都将会对大选结果有所回应。
在民进党方面,因为是胜选,实现了选前预设“总统”连任、“国会”过半”之目标,因而应是将不会发生重大变化。不过,党主席卓荣泰提出,希望蔡英文回任党主席。不过,“总统府”昨晚放言,还是由卓荣泰完成主席任期再说。而按照《民主进步党党章》第十五条之一规定,卓荣泰现任的党主席任期,其实是执行蔡英文兼任党主席辞职后余下的任期,因而是到五月十九日结束。因此,按照“总统府”的意思,是要为蔡英文在五月二十日宣誓就任第十五任“总统”当日,按照党章规定,当然兼任党主席。而在此之前,则仍然由卓荣泰完成此前一任党主席的任期,算是“无缝交接”。这样的安排,对党务运作的影响最小,较为稳定。
国民党则是“大件事”了。国民党“总统”选战惨败,“立委”也选得不好,按照传统,党主席必须辞职。在“形势格禁”下,吴敦义不得不宣布将辞去党主席职务。但他却又丝毫没有吸取教训,继续耍弄权谋,留下了“伏笔”。其一,他在十一日败选当晚的谈话,及昨日党中央的声明稿中,一再提及他将会于今日中常会提出“总辞案”,请辞人员包括与选举相关的党主席、两位副主席、秘书长暨一级主管(副秘书长、中委会各单位主管)以上重要干部等。其二,吴敦义又声称,该“总辞案”必须由今日中常会决议是否准辞。
这当中有猫腻。其一,党主席是由全体党员一人一票选举产生,因而按照此前惯例,无论是马英九还是朱立伦,为对败选负责而辞党主席时,都是即时生效,无需中常会决议批准;其二,接承上题,对败选负责的请辞,都是党主席一人承担,而不会波及副主席、秘书长暨一级主管等重要干部,马英九与朱立伦都是如此,但吴敦义却是要“揽炒”,让党中央全体高干为他“陪葬”;其三,吴敦义一方面说是其“总辞案”必须由中常会核准,但另一方面却又是在中常会召开前提出辞呈,从而造成中常委跟随“总辞”在先,因而无法召开中常会核准“总辞案”,等于是吴敦义“辞职留守候命”,直到三月九日新任党主席补选产生后,才是正式离开国民党中央。因而有人讽刺吴敦义这是“恋栈”。实际上,政坛上就盛传,部分“夫人派”人马,仍然在台面不放弃积极运作吴敦义留任党主席。
但吴敦义提出“总辞案”后,曾永权、郝龙斌等副主席也得跟着吴敦义“被辞职”,因而曾永权就失去“顺位出任代理主席”的机会。实际上,吴敦义昨日就在公文上批示,考量他和曾永权、郝龙斌两位副主席同时请辞后,国民党负责人无代理机制,为使党能够持续发挥最大在野党监督政府功能,建议“拟请于补选新任主席选举之前,请由“立法院”党团总召集人,同时担任中央政策会执行长曾铭宗“立委”暂时代理主席,以继续党务之正常运作”。因此,吴敦义此举,被视为是“卡曾”。亦即是去年十月初以“拔李”来“卡曾”事件的重演及延续。
实际上,去年十月一日,就在“二零二零”大选倒数突破一百天,进入两位数字的关键时刻之际,一向来被批评为“外斗外行,内斗内行”的中国国民党再次内斗,阵前易将,吴敦义主席下令将曾经成功操盘“九合一”大捷的组发会主委李哲华,调任政策会副执行长,原职改由副秘书长杜建德兼任。此一人事调动掀起党内轩然大波,纷纷批评党主席吴敦义私心自用,直到如今还在进行政治算计。就连被视为“吴家军”的诸多中常委,也对此感到不可思议。甚至引发部分地方党部主委反弹,酝酿辞职走人以示抗议。
现在,吴敦义终于找到直接“杀猴”的籍口,就是籍着“总辞案”,迫使曾永权也“被辞职”副主席,导致他不能按照党章的规定,顺位出任代理党主席,以报曾永权反对他参选“总统”及名列“不分区“立委”安排名单的两箭之仇。但回头看,曾永权的说法才是实事求是以至是正确的。
“挺吴派”还有一个可能也是出自吴敦义的“妙计”,就是利用党内不少人要求吴斯怀辞去“不分区“立委”的诉求,进行“火上浇油”。其言下之意,就是好让吴敦义顺位递补“不分区“立委”,亦即吴敦义即使辞去国民党主席,也还有一个“不分区“立委”昨补偿。因此,有人指出,吴敦义必须在辞党主席的同时,退出“不分区“立委”提名名单,亦即避免日后如国民党的“不分区“立委”出缺时,他顺序依照递补。
按照吴敦义的“总辞案”及由曾铭宗接任代理党主席的批示,党中央就将上演曾铭宗的“独角戏”,因为其他高层党干都已“被总辞”,党中央上演“空城计”,形成“真空状态”,只剩下没有行政权力的党工在处理日常事务,几乎等于“停罢”。然而,每月三千万元的党务运作经费仍然需要支出,曾铭宗在“立法院”主导国民党党团的攻防战已经忙得不亦乐乎,是否还会有时间和能力筹款?届时可能又得邀请吴敦义“出山”。这可能也正是吴敦义要指定由自己的亲信临时主掌国民党中央的考量原因之一。
中评社香港1月15日电/今天星期三,是民进党和国民党举行例行中常委/中执委会议的日子。澳门新华澳报今天发表富权的文章说,今日的中常委会议较为特别,因为这是二零二零年“总统”和“立委”大选之后的第一次例行会议,国民党和民进党两党都将会对大选结果有所回应。
在民进党方面,因为是胜选,实现了选前预设“总统”连任、“国会”过半”之目标,因而应是将不会发生重大变化。不过,党主席卓荣泰提出,希望蔡英文回任党主席。不过,“总统府”昨晚放言,还是由卓荣泰完成主席任期再说。而按照《民主进步党党章》第十五条之一规定,卓荣泰现任的党主席任期,其实是执行蔡英文兼任党主席辞职后余下的任期,因而是到五月十九日结束。因此,按照“总统府”的意思,是要为蔡英文在五月二十日宣誓就任第十五任“总统”当日,按照党章规定,当然兼任党主席。而在此之前,则仍然由卓荣泰完成此前一任党主席的任期,算是“无缝交接”。这样的安排,对党务运作的影响最小,较为稳定。
国民党则是“大件事”了。国民党“总统”选战惨败,“立委”也选得不好,按照传统,党主席必须辞职。在“形势格禁”下,吴敦义不得不宣布将辞去党主席职务。但他却又丝毫没有吸取教训,继续耍弄权谋,留下了“伏笔”。其一,他在十一日败选当晚的谈话,及昨日党中央的声明稿中,一再提及他将会于今日中常会提出“总辞案”,请辞人员包括与选举相关的党主席、两位副主席、秘书长暨一级主管(副秘书长、中委会各单位主管)以上重要干部等。其二,吴敦义又声称,该“总辞案”必须由今日中常会决议是否准辞。
这当中有猫腻。其一,党主席是由全体党员一人一票选举产生,因而按照此前惯例,无论是马英九还是朱立伦,为对败选负责而辞党主席时,都是即时生效,无需中常会决议批准;其二,接承上题,对败选负责的请辞,都是党主席一人承担,而不会波及副主席、秘书长暨一级主管等重要干部,马英九与朱立伦都是如此,但吴敦义却是要“揽炒”,让党中央全体高干为他“陪葬”;其三,吴敦义一方面说是其“总辞案”必须由中常会核准,但另一方面却又是在中常会召开前提出辞呈,从而造成中常委跟随“总辞”在先,因而无法召开中常会核准“总辞案”,等于是吴敦义“辞职留守候命”,直到三月九日新任党主席补选产生后,才是正式离开国民党中央。因而有人讽刺吴敦义这是“恋栈”。实际上,政坛上就盛传,部分“夫人派”人马,仍然在台面不放弃积极运作吴敦义留任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