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岱贤:赖主张“脱中入北”违经济自然法则

海峡两岸经贸文化协会秘书长邓岱贤接受中评社访问。(中评社 张嘉文摄)

  中评社台北5月3日电(记者 张嘉文)针对赖清德主张产业“脱中入北”,海峡两岸经贸文化协会秘书长邓岱贤接受中评社访问时直言,这样的路线违反经济自然法则,是不切实际的政治口号。他强调,中国大陆地缘接近、文化相通,是台湾最重要的经贸伙伴,民进党若一味排斥对陆关系,将重创台湾经济,让民生陷入动荡。

  邓岱贤为台湾大学农业经济系学士,美国波士顿东北大学(Northeastern University)经济学研究所硕士。曾任海基会经贸处长、海基会协商代表、国民党智库“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副研究员。现为海峡两岸经贸文化协会秘书长、国民党大陆事务部副主任。

  因应美国对等关税冲击,赖清德除了提出对美展开贸易零关税谈判外,另主张产业要“脱中入北”,台湾企业投资方向要脱离中国大陆,加强投资北方国家,例如美国、日本、欧洲等国。

  邓岱贤对此接受中评社访问时指出,大陆距离台湾咫尺之遥,两岸的血缘、文化同源,经贸往来早已紧密交织。过去多年来,台湾每年从大陆赚得高达700亿至1000亿美元不等的贸易顺差,这是一笔实质贡献台湾经济的资源。

  他批评所谓“脱中入北”的政策目标模糊,所谓的“北”若包括日本、韩国等,这些国家与台湾多为竞争关系,实难期待成为互补的经贸支柱,尤其是韩国、日本,那是台湾的高度竞争对手,怎么可能成为我们经济的依靠?

  邓岱贤说,当前美国在特朗普领导下,后续可能对台湾课征高额关税,贸易环境充满不确定性,此时更应强化与大陆的经贸合作,譬如开放陆客来台、恢复两岸航点,都是迅速刺激观光与服务产业的直接有效方式。

  只要开放大陆观光客,邓岱贤认为,马上可以看到计程车、饭店、航空、伴手礼等产业振兴起来,这是最直接的经济成长动能,为什么不做?在美国不确定的情况下,应该更注重稳定且潜力巨大的大陆市场。

  对于目前台湾社会因民进党强化意识形态操作,导致两岸和平已难以理性讨论,邓岱贤说,一旦政府将不同声音打成“中共同路人”,就等于封杀了两岸和平的可能性,而这样的社会氛围只会让民众对未来失去信心,企业也不会愿意在此长期投资,台湾经济将沦为炒股、炒汇、炒房的短线投机结构。

  邓岱贤提到,近几年几乎没有外资在台湾盖厂,台商回流也大多将钱投入炒股票、炒房,不是真正的产业投资,但这样的情况能长久吗?只有两岸稳定与和平才是台湾经济发展的前提,而不是动辄挑衅对岸、搞得社会人心惶惶。

  邓岱贤也批评,目前民进党政府用意识形态让两岸互动受到多重行政限制,包括打压陆配等等,都伤害了两岸的感情,另外譬如具有官方背景的大陆机构,如机电商会的驻台人员,原本是经审核过后,一年内人员可以随时出入境,但疫情后变成逐案审核,至今都还不改回来,但明明发出的证件是如此,执行的时候却是另外一套,这都会伤害两岸关系,且与所谓的民主法治原则背道而驰。

  这些都导致台湾社会氛围对于讨论两岸和平的空间愈来愈小,邓岱贤说,若这样的态势持续下去,台湾将失去寻求和平与稳定发展的空间,但明明可以跟对岸和平共处,强强互补,为什么一定要走上对抗之路?

  邓岱贤指出,日前海峡两岸经贸文化交流协会主办连胡会二十周年纪念活动,就是为了提醒社会,过去在陈水扁推动“公投入联”,导致两岸极度紧张,大陆通过《反分裂国家法》的时期,时任国民党主席连战仍勇敢展开和平之旅,成功缓解两岸紧张。他呼吁各界要珍惜和平,不要纵容激进势力操弄两岸议题,让台湾陷入险境。

  邓岱贤也说,国民党一直在追随连战的脚步,继续为两岸和平努力,和平不是最好的选项吗?为什么要让台湾靠近战争边缘?而经济不能违反自然规律,政治更不能牺牲民生来换取虚幻的“去中化”,只有两岸和平发展才是台湾真正的出路。

海峡两岸经贸文化协会秘书长邓岱贤接受中评社访问。(中评社 张嘉文摄)

  中评社台北5月3日电(记者 张嘉文)针对赖清德主张产业“脱中入北”,海峡两岸经贸文化协会秘书长邓岱贤接受中评社访问时直言,这样的路线违反经济自然法则,是不切实际的政治口号。他强调,中国大陆地缘接近、文化相通,是台湾最重要的经贸伙伴,民进党若一味排斥对陆关系,将重创台湾经济,让民生陷入动荡。

  邓岱贤为台湾大学农业经济系学士,美国波士顿东北大学(Northeastern University)经济学研究所硕士。曾任海基会经贸处长、海基会协商代表、国民党智库“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副研究员。现为海峡两岸经贸文化协会秘书长、国民党大陆事务部副主任。

  因应美国对等关税冲击,赖清德除了提出对美展开贸易零关税谈判外,另主张产业要“脱中入北”,台湾企业投资方向要脱离中国大陆,加强投资北方国家,例如美国、日本、欧洲等国。

  邓岱贤对此接受中评社访问时指出,大陆距离台湾咫尺之遥,两岸的血缘、文化同源,经贸往来早已紧密交织。过去多年来,台湾每年从大陆赚得高达700亿至1000亿美元不等的贸易顺差,这是一笔实质贡献台湾经济的资源。

  他批评所谓“脱中入北”的政策目标模糊,所谓的“北”若包括日本、韩国等,这些国家与台湾多为竞争关系,实难期待成为互补的经贸支柱,尤其是韩国、日本,那是台湾的高度竞争对手,怎么可能成为我们经济的依靠?

  邓岱贤说,当前美国在特朗普领导下,后续可能对台湾课征高额关税,贸易环境充满不确定性,此时更应强化与大陆的经贸合作,譬如开放陆客来台、恢复两岸航点,都是迅速刺激观光与服务产业的直接有效方式。

  只要开放大陆观光客,邓岱贤认为,马上可以看到计程车、饭店、航空、伴手礼等产业振兴起来,这是最直接的经济成长动能,为什么不做?在美国不确定的情况下,应该更注重稳定且潜力巨大的大陆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