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飞腾答中评:中日韩合作向前推进毋庸置疑
中评社北京1月10日电(记者 海涵)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大国关系研究室主任钟飞腾日前接受中评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中日韩之间的共同利益和共同需求是很多的,三国之间的合作能够向前推进是毋庸置疑的。我们需要在思想上有一个大的调整,不用总寄希望于美国。今后可能有很多国际组织和机构都没有美国的身影,我们应该适应这样一种新的阶段。伴随着中国的崛起以及中国成为一种更大的稳定性力量,中国可以发挥更好的引领作用。
钟飞腾说,第八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得到了各方很高的评价。其中最大的一个外部原因是,当前国际秩序陷入了一种很大的不确定性,中日韩三方都认为要加强合作来降低这种不确定性。另外,中日韩三国的GDP加起来体量很大,位居世界第一,因此三国领导人的峰会向世界发出怎样的声音是值得关注的。
“此外,此次会议备受关注也因为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RCEP的影响。”钟飞腾表示,从舆论上看,RCEP虽然因内部有一些争论尚未签订协议,但是还是有不少相关国正在全力推动RCEP达成协定。这种积极的趋势对于整个亚太地区加强区域合作也产生了舆论上的影响,这对中日韩三国领导人会议也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他谈到,中韩两国的自由贸易协定在2015年年底生效,如今看来成效不错。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2018年,中韩双边贸易额从2527亿美元增长至3134亿美元,中日双边贸易从2751亿美元增长至3277亿美元,显然,中日贸易的增幅不如中韩贸易。
钟飞腾说,日本自称为“自由贸易的旗手”,应当承认日本推动自由贸易是相当积极的。根本原因在于,日本对于世界经济的依赖比中国严重,在美国丧失继续扮演自由贸易领导角色时,日本只能更加努力维护一个比较稳定、开放的世界经济环境。韩国亦是如此,因此,中日韩之间的共同利益和共同需求是很多的,三国之间的合作能够向前推进是毋庸置疑的。
他表示,此外,我们也都注意到,中日韩三国之间的人员往来非常频繁,安倍首相在成都中日韩峰会上提到一个数据,他说2018年就完成了原定于2020年实现每年3000万人员往来的目标。因此,中日韩的合作有深厚的社会民意基础。
“我一贯持有一个观点,不要对美国寄予太多不切实际的希望,人们应该更加理性、全面和客观地评估不断变中的美国。现在我们应重视,美国作为一种破坏性的力量的发展前景。在东北亚地区,实际上看,美国能够发挥的作用已经比较低了。”钟飞腾说,过去我们寄希望于美国扮演一个领导者的角色,推动自由贸易、推动地区和平进程,但现在特朗普政府主导下的美国的这种角色正在淡化。反之,中日韩尤其是中国,应该为此发挥更大、更积极的作用。中国的经济体量、地缘位置以及与包括俄罗斯在内的东北亚诸国良好关系等,都预示着中国的影响力正在快速上升。尤为重要的是,中国提出了一些新的理念,比如“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也搭建了好的平台,比如“一带一路”。韩国也多次提到过“铁路共同体”。从上个世纪90年代冷战结束以来,中日韩三国都为东北亚一体化提出过诸多方案。中日韩三国应该重视三国各自推动东北亚地区发展合作的历史经验,并找到更大的利益契合点,以谋求最大公约数,为应对不确定性的世界下一个稳定锚。
钟飞腾认为,现在,伴随着中国的崛起以及中国作为一种更大的稳定性力量,中国可以发挥更好的引领作用。我们需要在思想上有一个大的调整,不用总寄希望于美国。受惯性的影响,人们习惯于生活在美国这个中心不动摇的时代,现在即便美国中心地位发生根本性动摇,有些国家有些人仍然视而不见或者心存幻想。今后可能有很多国际组织和机构都没有美国的身影,我们应该适应这样一种新的阶段——后美国时代或者说没有美国参与的国际合作时代。中国提出世界进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个大变局既包括世界政治的多极化,也有新型经济全球化,未来的国际合作将会有更多的新型参与者,有更多新的方式。在巨变的时代,我们的思想要能跟上时代的发展。
他表示,讨论中日韩FTA,应该放在东北亚整体的政治、经济、安全场景下来理解。从学理层面讲,东北亚是一个地缘政治概念,而不单纯是一个地理概念,因此东北亚的范围大小、内在互动机制都受制于权力格局影响。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对于东北亚我们应该有新的思考和认识。我们应该向外界发出一个积极信号,确定了大的方向之后,再具体商讨一些技术性的问题。为了推动中日韩FTA,中国领导人提出了一个亚洲方式,即有了不同意见应该坐下来协商,各个国家都有平等的地位,可以就各自的需求进行磋商,以一定的共识往前推进。这就不同于美国从上而下的霸权主导方式,或者欧洲的那种地区一体化模式。东亚地区在过去的经济合作过程中有一些特殊性,且这个地区国家间差异很大,因此,未来推动签订中日韩FTA时应充分考虑到这些特点。
中评社北京1月10日电(记者 海涵)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大国关系研究室主任钟飞腾日前接受中评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中日韩之间的共同利益和共同需求是很多的,三国之间的合作能够向前推进是毋庸置疑的。我们需要在思想上有一个大的调整,不用总寄希望于美国。今后可能有很多国际组织和机构都没有美国的身影,我们应该适应这样一种新的阶段。伴随着中国的崛起以及中国成为一种更大的稳定性力量,中国可以发挥更好的引领作用。
钟飞腾说,第八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得到了各方很高的评价。其中最大的一个外部原因是,当前国际秩序陷入了一种很大的不确定性,中日韩三方都认为要加强合作来降低这种不确定性。另外,中日韩三国的GDP加起来体量很大,位居世界第一,因此三国领导人的峰会向世界发出怎样的声音是值得关注的。
“此外,此次会议备受关注也因为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RCEP的影响。”钟飞腾表示,从舆论上看,RCEP虽然因内部有一些争论尚未签订协议,但是还是有不少相关国正在全力推动RCEP达成协定。这种积极的趋势对于整个亚太地区加强区域合作也产生了舆论上的影响,这对中日韩三国领导人会议也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他谈到,中韩两国的自由贸易协定在2015年年底生效,如今看来成效不错。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2018年,中韩双边贸易额从2527亿美元增长至3134亿美元,中日双边贸易从2751亿美元增长至3277亿美元,显然,中日贸易的增幅不如中韩贸易。
钟飞腾说,日本自称为“自由贸易的旗手”,应当承认日本推动自由贸易是相当积极的。根本原因在于,日本对于世界经济的依赖比中国严重,在美国丧失继续扮演自由贸易领导角色时,日本只能更加努力维护一个比较稳定、开放的世界经济环境。韩国亦是如此,因此,中日韩之间的共同利益和共同需求是很多的,三国之间的合作能够向前推进是毋庸置疑的。
他表示,此外,我们也都注意到,中日韩三国之间的人员往来非常频繁,安倍首相在成都中日韩峰会上提到一个数据,他说2018年就完成了原定于2020年实现每年3000万人员往来的目标。因此,中日韩的合作有深厚的社会民意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