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院年会名家齐聚 论世界变局与中美竞争

由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主办的“国际战略与安全形势2019/2020”学术研讨会1月8日在北京举行(中评社 徐梦溪摄)

  中评社北京1月10日电(记者 徐梦溪)由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主办的“国际战略与安全形势2019/2020”学术研讨会1月8日在北京举行,会议邀请知名国际问题专家就世界大势与大国关系、地区形势与热点问题,以及全球治理与国际秩序的议题展开研讨。

  会上,多名专家指出,目前中美竞争集中于经济和科技领域。

  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阎学通做主旨发言提出,2019年是数字时代两极格局的开始,并对冷战两极和数字两极进行对比。他表示如今意识形态作用越来越弱,中美战略核心是技术创新,争夺的是技术标准。他还提出数字时代的战略决策要求表示,四维世界竞争的决策要求是网络领域优先于自然领域、技术创新优先于意识形态、自下而上优先于顶层设计、及时调整优先于坚持原则。

  原中央外办副主任陈小工指出,目前美国对华战略竞争的重点是在经贸和科技领域,在政治外交、军事安全、社会人文等其他领域予以配合,中美竞争的核心将是对全球产业链和技术主导地位的竞争。他建议,中国在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时要考虑到中美关系的变化,考虑到外部发展环境的变化。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陈东晓表示,我们现在正在经历包括全球战略秩序和大国关系、全球生产力发展加速推进国际生产关系在内的一系列重构。美国对华战略调整后,中美在探索两种政治经济制度如何共存,此外,大国对数据的争夺空前激烈,网信技术和国家安全高度融合,这些对开放性世界经济构成新的挑战。未来,我们要推动大国建立互信措施,要把加强全球供应链安全作为维护全球公共产品的重要问题。

  会议还邀请到经济学家从这一领域分析现在世界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可能的走向。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从经济层面强调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保持历史耐心、战略定力、底线思维的重要性。他指出,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变局,我们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2020年关税战有休战的可能,但科技战、金融战、能源站、规则战可能加剧。他强调,中美战略博弈过程比结果更重要,中国需要建立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推动规则、规制、法治和标准现代化,培育科学、技术、人才和创新。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指出当今世界经济遇到一个重大挑战,即进入到“负利率”时代。全球负利率债务不断升高,趋势在强化,带来的影响将包括挤压商业银行利润,影响企业创新积极性,积累金融风险,加大收入分配的差距,特别重要的是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可能使决策者的决策风险大幅度上升,我们将进入到一个全新的时期。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季志业表示,世界面临经济继续疲软,中产阶级萎缩,贫富差距加大,民粹主义思潮迅速泛滥,强人政治当道,现有国际关系体系遭到严重破坏,高新技术降低了战争的人力成本,一些地区矛盾激化等问题。我们虽然仍处在和平与发展时代,但这些问题都让人忧虑,须给予高度关注。

  中国太平洋经济合作全国委员会会长苏格展望了世界大变局中中国未来的战略决策,表示现在世界经济格局不断发生深刻演变,世界多极化进程不断向前推进,高科技和新兴产业革命方兴未艾,中国和世界正在发生重大变化。我们一定要有底线思维,心中有数,未雨绸缪,对未来有可能反覆出现的矛盾与分歧妥为研判、做好预案。我们必须充分认识中美博弈的复杂性,虽然中美可能就暂停经贸摩擦分歧达成一定的共识,但美国战略“焦虑感”并未消除,全面挤压中国的政策“极限施压”未变。

  最后,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袁鹏做会议总结表示,本次会议是一份新年礼物、一份开年大餐、一次思想盛宴,现在国际形势每天都在变化,越是这个时候,越是需要专家学者拨云见日、指点迷津。

  今年是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成立40周年,现代院成立于1980年,2015年入选首批国家高端智库试点单位,与海外近百家国际问题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现代院作为全天候,全方位从事国际重大战略和前沿问题研究的国家高端智库,研究领域覆盖全球所有国别、地区和综合问题。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从经济层面强调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保持历史耐心、战略定力、底线思维的重要性。(中评社 徐梦溪摄)

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阎学通做主旨发言。(中评社 徐梦溪摄)

原中央外办副主任陈小工(中评社 徐梦溪摄)

中国太平洋经济合作全国委员会会长苏格展望了世界大变局中中国未来的战略决策。(中评社 徐梦溪摄)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陈东晓(中评社 徐梦溪摄)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季志业(中评社 徐梦溪摄)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中评社 徐梦溪摄)

由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主办的“国际战略与安全形势2019/2020”学术研讨会1月8日在北京举行(中评社 徐梦溪摄)

  中评社北京1月10日电(记者 徐梦溪)由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主办的“国际战略与安全形势2019/2020”学术研讨会1月8日在北京举行,会议邀请知名国际问题专家就世界大势与大国关系、地区形势与热点问题,以及全球治理与国际秩序的议题展开研讨。

  会上,多名专家指出,目前中美竞争集中于经济和科技领域。

  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阎学通做主旨发言提出,2019年是数字时代两极格局的开始,并对冷战两极和数字两极进行对比。他表示如今意识形态作用越来越弱,中美战略核心是技术创新,争夺的是技术标准。他还提出数字时代的战略决策要求表示,四维世界竞争的决策要求是网络领域优先于自然领域、技术创新优先于意识形态、自下而上优先于顶层设计、及时调整优先于坚持原则。

  原中央外办副主任陈小工指出,目前美国对华战略竞争的重点是在经贸和科技领域,在政治外交、军事安全、社会人文等其他领域予以配合,中美竞争的核心将是对全球产业链和技术主导地位的竞争。他建议,中国在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时要考虑到中美关系的变化,考虑到外部发展环境的变化。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陈东晓表示,我们现在正在经历包括全球战略秩序和大国关系、全球生产力发展加速推进国际生产关系在内的一系列重构。美国对华战略调整后,中美在探索两种政治经济制度如何共存,此外,大国对数据的争夺空前激烈,网信技术和国家安全高度融合,这些对开放性世界经济构成新的挑战。未来,我们要推动大国建立互信措施,要把加强全球供应链安全作为维护全球公共产品的重要问题。

  会议还邀请到经济学家从这一领域分析现在世界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可能的走向。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从经济层面强调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保持历史耐心、战略定力、底线思维的重要性。他指出,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变局,我们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2020年关税战有休战的可能,但科技战、金融战、能源站、规则战可能加剧。他强调,中美战略博弈过程比结果更重要,中国需要建立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推动规则、规制、法治和标准现代化,培育科学、技术、人才和创新。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指出当今世界经济遇到一个重大挑战,即进入到“负利率”时代。全球负利率债务不断升高,趋势在强化,带来的影响将包括挤压商业银行利润,影响企业创新积极性,积累金融风险,加大收入分配的差距,特别重要的是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可能使决策者的决策风险大幅度上升,我们将进入到一个全新的时期。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季志业表示,世界面临经济继续疲软,中产阶级萎缩,贫富差距加大,民粹主义思潮迅速泛滥,强人政治当道,现有国际关系体系遭到严重破坏,高新技术降低了战争的人力成本,一些地区矛盾激化等问题。我们虽然仍处在和平与发展时代,但这些问题都让人忧虑,须给予高度关注。

  中国太平洋经济合作全国委员会会长苏格展望了世界大变局中中国未来的战略决策,表示现在世界经济格局不断发生深刻演变,世界多极化进程不断向前推进,高科技和新兴产业革命方兴未艾,中国和世界正在发生重大变化。我们一定要有底线思维,心中有数,未雨绸缪,对未来有可能反覆出现的矛盾与分歧妥为研判、做好预案。我们必须充分认识中美博弈的复杂性,虽然中美可能就暂停经贸摩擦分歧达成一定的共识,但美国战略“焦虑感”并未消除,全面挤压中国的政策“极限施压”未变。

  最后,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袁鹏做会议总结表示,本次会议是一份新年礼物、一份开年大餐、一次思想盛宴,现在国际形势每天都在变化,越是这个时候,越是需要专家学者拨云见日、指点迷津。

  今年是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成立40周年,现代院成立于1980年,2015年入选首批国家高端智库试点单位,与海外近百家国际问题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现代院作为全天候,全方位从事国际重大战略和前沿问题研究的国家高端智库,研究领域覆盖全球所有国别、地区和综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