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分析:习近平视察澳门传递三信号

12月20日下午,习近平与夫人彭丽媛离澳返京。

  中评社香港12月31日电(记者 沈而忱)今年是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本月18日,习近平主席赴澳三日,出席庆祝澳门回归祖国二十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五届就职典礼,并视察澳门特区。笔者认为,习主席的澳门之行传递出三个信号,包括坚定澳门实施“一国两制”的信心、鼓励澳门各界继续加强对年轻人“爱国爱澳”精神培育,以及指明了澳门未来的发展方向。

  18日下午,习主席抵达澳门机场并发表讲话,随后会见了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崔世安。19日,习近平视察了澳门政府综合服务中心和英才学校,考察了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综合体,会见了全国政协副主席何厚铧、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立法、司法机关负责人,以及澳门社会各界代表人士和纪律部队代表;晚上,习近平出席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欢迎晚宴并发表重要讲话,观看了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文艺晚会。20日,习近平出席了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见了澳门特别行政区新任行政长官贺一诚、新任行政、立法、司法机关负责人、中央驻澳机构和主要中资机构负责人,并视察了驻澳门部队。

  习主席的澳门之行活动多、范围广、覆盖面全,笔者认为,这清晰传递出了三个重要信号:

  第一,坚定澳门实施“一国两制”的信心。香港反修例风波持续数月,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士借机散播“一国两制”失败论,台湾民进党当局也频频抹黑“一国两制”。显而易见,民进党当局趁机“拒统”,其他别有用心之人则在唱衰“一国两制”,破坏中国和平统一与发展的大业。面对这些魑魅魍魉,习近平主席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中国坚定不移维护“一国两制”的决心。

  就拿习近平在澳门视察期间来说,甫抵澳门,习近平就在机场指出,“澳门认真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取得的经验和具有的特色值得总结”,在随后会见崔世安、何厚铧、贺一诚等人时,习近平也赞扬和肯定了澳门特区政府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接下来,在特区政府欢迎晚宴上的致辞和庆祝澳门回归祖国二十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讲话中,习近平主席共提及“一国两制”三十次,不仅总结了澳门“一国两制”实践的成功之处,更在这个庄严的场合,向全世界宣告,港澳事务纯属中国内政,用不着任何外部势力指手画脚。

  笔者认为,在澳门特区政府换届、香港止暴治乱、两岸融合发展加速的关键时刻,习近平主席频频提及“一国两制”,多次赞扬澳门对“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是对“一国两制”失败论的有力反驳,为澳门继续贯彻落实“一国两制”打了一剂强心针,同时,对香港、台湾的“一国两制”实践也起到了指明方向的作用。

抵达澳门后,习近平在澳门机场发表讲话。

  第二,鼓励澳门各界继续加强对年轻人“爱国爱澳”精神培育。

  笔者认为,“爱国爱澳”和“一国两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爱国爱澳”精神能够凝聚“一国两制”的群众基础,成为“一国两制”在澳门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笔者发现,澳门学校非常重视对年轻人“爱国爱澳”精神的培育,澳门青年从一年级起便要接受汉语拼音的学习;另外,有澳门学者在访谈中对笔者表示,中小学和高校内会定期举行升旗仪式,并正在大力推广宪法和基本法的教育,还组织了多批学生赴内地交流,从多个方面来增加澳门青年对国家的认同感,以及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但是,正如笔者上文提到,“一国两制”频遭居心不良之人的抹黑,尤其是在香港修例风波未平、台湾“大选”之际,加强对澳门青年“爱国爱澳”精神和国家认同感的培养尤为重要和紧迫。因此,笔者认为,仅仅依靠学校的努力远远不够,更要在社会上达成共识,正如习主席指出的,“要坚持和弘扬爱国爱澳核心价值,广泛凝聚共建澳门的社会共识。要加强社团建设,充分发挥众多爱国爱澳社团在政府和市民之间的沟通桥梁作用。”澳门青年是澳门的未来,只有在年轻人心中扎下国家意识和“爱国爱澳”精神的种子,“一国两制”方能生根发芽、薪火永传。

  第三,指明了澳门未来的发展方向。回归祖国20年来,澳门本地生产总值由519亿增至4447亿澳门元,人均GDP由12万升至67万澳门元,特区政府累计财政盈余、外汇储备分别是1999年的193倍和6.2倍,本地居民失业率从6.3%降至1.8%…这一系列的数字证明了澳门回归祖国后经济快速发展、民生极大改善,但是,地域狭小、经济结构单一、人才不足等因素也制约着澳门的发展。

  对此,习近平主席对澳门提出了四点希望,包括坚持与时俱进,进一步提升特别行政区治理水平;坚持开拓创新,进一步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包容共济,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习近平主席在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上,对澳门提出四点希望。

  笔者认为,这四点希望高瞻远瞩、高屋建瓴,精准地把握了澳门发展的要点。有不少澳门受访者对笔者指出,特区政府在加强治理能力、提高行政效率方面有较大的改进空间,认为习主席的第一点和第三点希望反映了群众的期待。笔者相信,习近平视察澳门首站定在政府综合服务大楼也有此意,既对特区政府为提升行政效率所付出努力作出肯定,更饱含了对特区政府能够进一步促进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的期许。

  另外,习近平主席在第二点希望中指出,要结合澳门实际,选准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主攻方向和相关重大项目。笔者认为,这是对《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的“促进经济适度多元发展”作了进一步阐述。或许此前,大家对“经济适度多元化”还有些犹豫和模糊,习主席则明确地要求特区政府能够选准主攻方向,因为只有选准了方向,资金、人力等资源才能物尽其用;只有选准了方向,澳门社会各界才能凝神聚力,向着共同的目标努力,真正实现适度多元化的发展目标。

  习主席的四个希望覆盖了政府效率、民生改善、经济发展方向、“爱国爱澳“精神培育等方面,全面性和精准性兼备,前瞻性和针对性并重,十分具有启发和指导意义。

  澳门应当站在粤港澳大湾区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历史新起点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实现习主席提出的希望和要求。

12月20日下午,习近平与夫人彭丽媛离澳返京。

  中评社香港12月31日电(记者 沈而忱)今年是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本月18日,习近平主席赴澳三日,出席庆祝澳门回归祖国二十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五届就职典礼,并视察澳门特区。笔者认为,习主席的澳门之行传递出三个信号,包括坚定澳门实施“一国两制”的信心、鼓励澳门各界继续加强对年轻人“爱国爱澳”精神培育,以及指明了澳门未来的发展方向。

  18日下午,习主席抵达澳门机场并发表讲话,随后会见了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崔世安。19日,习近平视察了澳门政府综合服务中心和英才学校,考察了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综合体,会见了全国政协副主席何厚铧、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立法、司法机关负责人,以及澳门社会各界代表人士和纪律部队代表;晚上,习近平出席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欢迎晚宴并发表重要讲话,观看了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文艺晚会。20日,习近平出席了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见了澳门特别行政区新任行政长官贺一诚、新任行政、立法、司法机关负责人、中央驻澳机构和主要中资机构负责人,并视察了驻澳门部队。

  习主席的澳门之行活动多、范围广、覆盖面全,笔者认为,这清晰传递出了三个重要信号:

  第一,坚定澳门实施“一国两制”的信心。香港反修例风波持续数月,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士借机散播“一国两制”失败论,台湾民进党当局也频频抹黑“一国两制”。显而易见,民进党当局趁机“拒统”,其他别有用心之人则在唱衰“一国两制”,破坏中国和平统一与发展的大业。面对这些魑魅魍魉,习近平主席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中国坚定不移维护“一国两制”的决心。

  就拿习近平在澳门视察期间来说,甫抵澳门,习近平就在机场指出,“澳门认真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取得的经验和具有的特色值得总结”,在随后会见崔世安、何厚铧、贺一诚等人时,习近平也赞扬和肯定了澳门特区政府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接下来,在特区政府欢迎晚宴上的致辞和庆祝澳门回归祖国二十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讲话中,习近平主席共提及“一国两制”三十次,不仅总结了澳门“一国两制”实践的成功之处,更在这个庄严的场合,向全世界宣告,港澳事务纯属中国内政,用不着任何外部势力指手画脚。

  笔者认为,在澳门特区政府换届、香港止暴治乱、两岸融合发展加速的关键时刻,习近平主席频频提及“一国两制”,多次赞扬澳门对“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是对“一国两制”失败论的有力反驳,为澳门继续贯彻落实“一国两制”打了一剂强心针,同时,对香港、台湾的“一国两制”实践也起到了指明方向的作用。

贸易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