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时起身活动 久坐超8小时增忧郁焦虑
董氏基金会心理卫生中心发布新闻稿指出,根据一篇刊登于公共科学图书馆的研究发现,平日每天久坐时间少于8小时,比久坐时间超过8小时者的忧郁及焦虑程度低。
据中央社报道,该研究为一系统回顾研究,研究者以42名每周工作30个小时以上的成年人为对象。参与者佩戴身体活动测量器持续1周,以身体活动步数作为共变量,依参与者每天坐着的平均时间,分为“低于8小时”、“8至10小时”、“10小时以上”3组,并分析参与者完成的焦虑和忧郁量表及健康状况调查表。
结果显示,平日的久坐时间对焦虑和忧郁以及心理健康和活力有显着的影响,周末则无明显差异。
以平日坐着的时间分组比较发现,“低于8小时”组别成员的焦虑和忧郁程度低于另外两组,且心理健康和活力的得分较高;而“8至10小时”与“10小时以上”两个组别间没有显着差异。
屏东科技大学休闲运动健康系教授徐锦兴表示,坐着的时间愈久,情绪低落就愈明显,如上班族工作时已长时间久坐,回到家又选择静态的看电视,就比较容易会有情绪低落和焦虑感。相反的,如果进行一些有氧活动,当活动的时间够久、强度够高,就会分泌脑内啡、多巴胺等激素,产生愉悦感受。
董氏心卫中心主任叶雅馨则说,“坐”会影响身体与心理,常常是因为坐的时间拉长或工作者只专注于电脑作业,长期下来易造成肩颈腰酸痛、减少与他人的互动,焦虑与忧郁的各种负向情绪没能转换。
叶雅馨说,如果无法改变“坐”的行为,可先从调整坐姿着手,即便是坐着也能进行简单的活动,像是身体扭转、伸展扩胸、脚伸直摆动、提肛等,避免久坐造成身体的僵化及专注力下降、加重郁闷。
叶雅馨也说,建议民众可试着计算自己一天起身的次数,发现自己坐着的时间实在太长,就应调整改变。企业端也不妨增设每天15至20分钟休息时间,鼓励员工起身活动或搭配音乐做操,促进员工身心健康同时也能提升工作效能。
董氏基金会心理卫生中心发布新闻稿指出,根据一篇刊登于公共科学图书馆的研究发现,平日每天久坐时间少于8小时,比久坐时间超过8小时者的忧郁及焦虑程度低。
据中央社报道,该研究为一系统回顾研究,研究者以42名每周工作30个小时以上的成年人为对象。参与者佩戴身体活动测量器持续1周,以身体活动步数作为共变量,依参与者每天坐着的平均时间,分为“低于8小时”、“8至10小时”、“10小时以上”3组,并分析参与者完成的焦虑和忧郁量表及健康状况调查表。
结果显示,平日的久坐时间对焦虑和忧郁以及心理健康和活力有显着的影响,周末则无明显差异。
以平日坐着的时间分组比较发现,“低于8小时”组别成员的焦虑和忧郁程度低于另外两组,且心理健康和活力的得分较高;而“8至10小时”与“10小时以上”两个组别间没有显着差异。
屏东科技大学休闲运动健康系教授徐锦兴表示,坐着的时间愈久,情绪低落就愈明显,如上班族工作时已长时间久坐,回到家又选择静态的看电视,就比较容易会有情绪低落和焦虑感。相反的,如果进行一些有氧活动,当活动的时间够久、强度够高,就会分泌脑内啡、多巴胺等激素,产生愉悦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