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路报:蔡英文是不是被新潮流架空?

蔡英文(资料图片)

  中评社香港12月29日电/国民党“总统”参选人韩国瑜日前公开抨击,蔡英文被新潮流架空,白天蔡英文当“总统”,晚上是新潮流当“总统”,玩弄权力贪污腐败。这番言论立即成为热门话题,真相如何?当然值得深入探讨。

  大华网路报今天专栏文章说,韩国瑜在政见会上公开质疑蔡英文被新潮流这个癌细胞架空,“白天总统蔡英文,晚上总统邱义仁”,新潮流藉民进党这个鸡生新潮流的蛋,控制民进党,更控制“中华民国”,蔡英文却像布袋戏。他并拿出一张“新潮流架空蔡英文”的图板为证。对于如此严重的指控,蔡英文没有强力反击,只说韩国瑜除了骂她之外,听不到政见。

  韩国瑜的说法有无道理?新潮流的势力究竟有多大?可以从几个数据来看。在民进党中央部份,票选中执委新潮流目前有八人,占全体26.6%,中评委有五人,占全体45.4%,票选中常委有二人,占20%,表面上好像并不特别,不过民进党成立三十多年来,新潮流成员虽从未当过党主席,党中央秘书长一职,出身新潮流的人却超过一半以上,党中央各个单位更充斥新潮流人马。不管陈水扁或蔡英文,在竞选“总统”和上台执政都高度倚赖新潮流。

  在公职人员部份,新潮流目前占据“总统府”秘书长、四个部长、七个政次和“警政署长”,公营事业董事长多人。“立委”部分,新潮流拥有十九席,其中一人还是副院长,再加上陈菊嫡系一人,占民进党“立院”党团六十八席将近三分之一,堪称“立法院”最大的次级团体。二十二个县市长中,新潮流出身的一度占据六席,治理全台湾38.6%的人口;现在仍有三个,占民进党执政县市一半;至于县市议员更多,几乎所有县市都有。毫无疑问,新潮流既是目前民进党的最大派系,也掌握了最多的政经资源。

  这样的现象并非偶然,新潮流在派系林立的民进党中变成一枝独秀,也不是始自今日,早在陈水扁执政时期就是如此。2000年至2004年民进党第一次执政,新潮流就是当时民进党内最大的派系,也是陈水扁无法摆脱、必须倚重,却又尾大不掉,难以掌控的党内次级团体。为了巩固本身的权力,陈水扁在第二任期一面默许其他派系联合压制新潮流,一面策动党中央通过“解散派系”决议,明令禁止以派系名义设立办公室、招募会员、召开会员大会、收受会费、对外募款;禁止派系邀请政务官至派系报告政策及决策;并且要求党中央及地方党部党职人员、中央及地方公职人员任职期间,应声明退出派系。新潮流被迫解散后,仍然遭到穷追猛打,留下的十一名“立委”被贴上“十一寇”的标签,在党内初选惨败,仅有四人过关。这表示陈水扁虽然同样重用新潮流,也同样受到新潮流的威胁,但他积极运用派系矛盾,从中操控,使新潮流虽已坐大,却无法通吃,他的大权既没有旁落,也不致受到新潮流的挟持。   然而,蔡英文却几乎被新潮流绑架。2008年七月,蔡英文参与民进党主席选举,就是新潮流在幕后操盘,陈师孟更公开指出,“蔡英文的胜选与新潮流的背后支持有密切关系”。2012年蔡英文第一次参加“总统”大选,竞选总部除了苏贞昌以外,都是新潮流系成员;新潮流的段宜康在竞选总部没有挂名任何职务,却可以任意参与各项会议,甚至指挥干部;2016年亦复如此,新潮流不但是支持蔡英文的主干,直到现在,邱义仁更始终扮演操盘的角色。

  蔡英文当上“总统”后,新潮流以台湾新社会智库之名恢复公开运作,完全不甩民进党全代会的决议,但身为党主席的蔡英文置之不理。新潮流人马更大举进入政府,吕秀莲就批评“看林全‘内阁’或是蔡英文的用人,除了新潮流系以外,其他有经验的人都被踢到一边”;前民进党“立委”林丰喜也表示,现在的民进党已经不是过去的民进党,“蔡英文的脖子早就被新潮流系掐住,人事任用权已经在新潮流身上,蔡英文顶多只是被知会”。2018年九合一选举民进党惨败,前民进党文宣部主任陈芳明指出,败选后蔡英文仍然听命党内派系,尤其新潮流系,“当民进党胜选时,也就是派系胜选;而民进党输掉时,那是党输了,新潮流没有输”。这些绿营人士的批评充分证明,韩国瑜的说法不是无的放矢。

蔡英文(资料图片)

  中评社香港12月29日电/国民党“总统”参选人韩国瑜日前公开抨击,蔡英文被新潮流架空,白天蔡英文当“总统”,晚上是新潮流当“总统”,玩弄权力贪污腐败。这番言论立即成为热门话题,真相如何?当然值得深入探讨。

  大华网路报今天专栏文章说,韩国瑜在政见会上公开质疑蔡英文被新潮流这个癌细胞架空,“白天总统蔡英文,晚上总统邱义仁”,新潮流藉民进党这个鸡生新潮流的蛋,控制民进党,更控制“中华民国”,蔡英文却像布袋戏。他并拿出一张“新潮流架空蔡英文”的图板为证。对于如此严重的指控,蔡英文没有强力反击,只说韩国瑜除了骂她之外,听不到政见。

  韩国瑜的说法有无道理?新潮流的势力究竟有多大?可以从几个数据来看。在民进党中央部份,票选中执委新潮流目前有八人,占全体26.6%,中评委有五人,占全体45.4%,票选中常委有二人,占20%,表面上好像并不特别,不过民进党成立三十多年来,新潮流成员虽从未当过党主席,党中央秘书长一职,出身新潮流的人却超过一半以上,党中央各个单位更充斥新潮流人马。不管陈水扁或蔡英文,在竞选“总统”和上台执政都高度倚赖新潮流。

  在公职人员部份,新潮流目前占据“总统府”秘书长、四个部长、七个政次和“警政署长”,公营事业董事长多人。“立委”部分,新潮流拥有十九席,其中一人还是副院长,再加上陈菊嫡系一人,占民进党“立院”党团六十八席将近三分之一,堪称“立法院”最大的次级团体。二十二个县市长中,新潮流出身的一度占据六席,治理全台湾38.6%的人口;现在仍有三个,占民进党执政县市一半;至于县市议员更多,几乎所有县市都有。毫无疑问,新潮流既是目前民进党的最大派系,也掌握了最多的政经资源。

  这样的现象并非偶然,新潮流在派系林立的民进党中变成一枝独秀,也不是始自今日,早在陈水扁执政时期就是如此。2000年至2004年民进党第一次执政,新潮流就是当时民进党内最大的派系,也是陈水扁无法摆脱、必须倚重,却又尾大不掉,难以掌控的党内次级团体。为了巩固本身的权力,陈水扁在第二任期一面默许其他派系联合压制新潮流,一面策动党中央通过“解散派系”决议,明令禁止以派系名义设立办公室、招募会员、召开会员大会、收受会费、对外募款;禁止派系邀请政务官至派系报告政策及决策;并且要求党中央及地方党部党职人员、中央及地方公职人员任职期间,应声明退出派系。新潮流被迫解散后,仍然遭到穷追猛打,留下的十一名“立委”被贴上“十一寇”的标签,在党内初选惨败,仅有四人过关。这表示陈水扁虽然同样重用新潮流,也同样受到新潮流的威胁,但他积极运用派系矛盾,从中操控,使新潮流虽已坐大,却无法通吃,他的大权既没有旁落,也不致受到新潮流的挟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