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总结澳门经验意义重大

澳门特区第五任行政长官贺一诚宣誓,习近平主席监誓(中评社 林艶摄)

  中评社香港12月21日电(评论员鲁灿)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上,赞扬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同心协力,开创了澳门历史上最好的发展局面,谱写了具有澳门特色的“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华彩篇章。他赞扬澳门回归祖国20年来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习近平主席18日下午抵达澳门机场时就表示:澳门特区政府认真贯彻“一国两制”的方针,所取得的经验和具有的特色都值得总结。

  “一国两制”是全世界范围皆无先例的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并无成功的经验可供参考。很明显,澳门特别行政区在实践“一国两制”取得的成就并非偶然,是经过多方面的系统努力才达至的,不仅与经济繁荣、治安良好有关,还涉及教育、传媒、民生等诸多方面。认真总结澳门的成功经验,对于“一国两制”的制度体系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和深远意义。

  我们认为,澳门实践“一国两制”的成功有目共睹,在回归二十周年的今天,非常值得将澳门的成功实践经验加以梳理与总结:

  第一,澳门特区政府努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据澳门学者提供的数据:在1996年至1999年GDP连续四年负增长,1999年失业率高达6.4%。治安问题严重,营商环境恶化。而回归之后,经济堪称获得了飞跃式的发展,2018年澳门的GDP已经达到4403亿澳门元,人均GDP则达到了8.3万美元,世界排名位列第二,仅次于卢森堡;澳门2018年的失业率仅仅是1.8%,属于完全就业。澳门特区政府在改善民生方面取得的成绩非常显着。有澳门的专家表示,从最低的维生指数,到十五年免费教育,再到双重社会保障、医疗、教育等各个方面,澳门特区政府都做了很多努力。而民生的不断改善,乃是澳门能够保持稳定的基本原因。

习近平主席监誓澳门特区主要官员及检察长宣誓(中评社 林艶摄)

  第二,拥有优秀的保安力量维护社会安定。“繁荣稳定”是一体两面、互为因果的关系:没有经济繁荣,社会不可能稳定;而社会动乱不止,经济也不可能繁荣。从现实的经验看,回归之后澳门大力规范、改善司法体系特别是警察部队,使澳门逐步从一个治安问题相当严重的赌城,变成了世界上最为安全的城市之一。可以说澳门治安状况的巨大变化、令人赞叹的安全稳定,给经济繁荣创造了非常优良的环境。

  第三,澳门在回归后积极进行法制建设,保证了法治社会的有效运行,并通过法制的完善,逐步解决去殖民化问题,保证以爱国爱澳者为管治主体,确保以行政长官为核心的行政主导体制顺畅运行。例如澳门在十年前也就是2009年二月底已经根据《基本法》23条制定了《维护国家安全法》并在立法会获得通过,并在2018年9月设立了澳门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委员会。根据澳门学者提供的数据:回归后特区政府着力推动法律改革,在立法统筹、立法规划、统一立法技术形式的规则和指引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回归至今,澳门立法会已审议通过了289项法律,其中包括新增法律190项和修改法律99项,平均每年通过14项法律,及时响应了澳门社会发展的需要,广大澳门同胞也深刻认同“一国”是“两制”的前提和基础,这些因素都为行政主导的有效运行和澳门社会的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第四,澳门特区政府高度重视公务员队伍的教育。公务员制度是现代政府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行政执法方面,回归后澳门特区政府非常重视对相关人事管理的完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进公务员制度的建设与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有澳门学者称:澳门公务员完成了本地化的进程,澳门公职法律制度不断健全,透过公务员法律教育培训工作,提升了公务员的行政执法质素,为依法行政、保障行政主导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澳门公务员队伍非常重视加强有关“一国两制”、《基本法》知识的培训工作。澳门政府入职考试要有《基本法》的内容,考取之后上岗之前要培训,如果需要晋升还要培训。例如,做澳门的法官要经过一个培训课程,里面有一门必修课程就是《宪法》、《基本法》,这个课程如果不及格就做不了法官。澳门回归20年,没有在《基本法》解释上出什么问题,就是《基本法》培训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五,澳门高度重视中小学到大学的国情教育。据澳门的专家所言,澳门在中小学的教育课纲里把国情教育列为必修课,无论是公立、私立、教会学校、传统学校都是如此。《基本法》作为澳门特别行政区的重要法律,公共教育就开设这门课,并对老师进行培训,良性效果也因此逐步显现。且根据这个成功的经验,澳门高等教育局从去年开始设立《宪法》、《基本法》教学协调小组,大学也将其作为必修课。澳门学生从小到大都要接受《基本法》、《宪法》和国家基本知识的教育,实现所有学校升挂国旗、秦唱国歌全面覆盖,通过刚性的要求与柔性的浸润,多方面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爱国主义精神能够薪火相传,这对于年轻人形成国家认同、身份认同,和对“一国两制”的认同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习近平主席与澳门新一届特区政府主要官员逐一握手,左为保安司司长黄少泽。

  第六,澳门非常重视与内地的良性合作,积极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特别行政区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支持,国家从“十三五规划”开始把澳门纳入到整体发展规划之中,从全局考虑,兼顾澳门发展的需要。如果没有中国内地2003年开放自由行,很难想象澳门旅游博彩业能够获得如此高速的发展。澳门回归20年,积极推动与内地的良性合作关系,而内地的发展红利也带动了澳门的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对澳门给出了很清晰的定位,就是“一个中心,一个平台,一个基地”,从目前的表现看,很多澳门民众都愿意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规划。澳门特区政府亦在积极主动地利用中央政府的有利政策、促进经济繁荣的基础上,通过利益再分配调剂社会各阶层收入,比较有效地消除了一些社会矛盾,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产生了积极作用。

  第七,强化爱国爱澳为主体的社团并形成优势。澳门之所以能够根据《基本法》23条顺利实现《维护国家安全法》立法并在立法会获得通过,并不仅仅在于特区政府的积极主导,还有赖于社会的广泛支持。就是说,爱国爱澳力量不仅能够在管治队伍中占据主导地位,同时在社会力量构成上也能够占据主导地位。当然,特区政府需要旗帜鲜明地支持爱国爱澳社团,共同维护特区的有效管治。

  第八,积极主动地推动“去殖民化”。一个地方脱离殖民管治之后,必须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去殖民化”,否则很难保证平稳发展。澳门在传统上有着比较悠久的爱国爱澳基础,既有中央政府的指引,更有特区政府的主动配合,加之公务员、司法体系以及中小学教育能够配合,“去殖民化”做得比较成功。

  从澳门回归二十年实践“一国两制”的效果来看,在主观的方向把握上更为准确,在客观的效果上更为有利于澳门民众的福祉,在承担的角色方面更加有利于国家的发展战略,在历史的定位方面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有担当。

  “一国两制”的构想与实践前无古人,没有现成的榜样可以仿效。澳门实践“一国两制”的过程如同中国内地的改革开放,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言:“‘一国两制’事业任重道远”。认真总结澳门实践“一国两制”的成功经验,对于国家在坚定不移实施“一国两制”大政方针的前提下,更为有效地帮助、引导、督促特别行政区进一步发展、进步,成为国家发展战略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助力,具有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澳门特区第五任行政长官贺一诚宣誓,习近平主席监誓(中评社 林艶摄)

  中评社香港12月21日电(评论员鲁灿)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上,赞扬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同心协力,开创了澳门历史上最好的发展局面,谱写了具有澳门特色的“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华彩篇章。他赞扬澳门回归祖国20年来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习近平主席18日下午抵达澳门机场时就表示:澳门特区政府认真贯彻“一国两制”的方针,所取得的经验和具有的特色都值得总结。

  “一国两制”是全世界范围皆无先例的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并无成功的经验可供参考。很明显,澳门特别行政区在实践“一国两制”取得的成就并非偶然,是经过多方面的系统努力才达至的,不仅与经济繁荣、治安良好有关,还涉及教育、传媒、民生等诸多方面。认真总结澳门的成功经验,对于“一国两制”的制度体系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和深远意义。

  我们认为,澳门实践“一国两制”的成功有目共睹,在回归二十周年的今天,非常值得将澳门的成功实践经验加以梳理与总结:

  第一,澳门特区政府努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据澳门学者提供的数据:在1996年至1999年GDP连续四年负增长,1999年失业率高达6.4%。治安问题严重,营商环境恶化。而回归之后,经济堪称获得了飞跃式的发展,2018年澳门的GDP已经达到4403亿澳门元,人均GDP则达到了8.3万美元,世界排名位列第二,仅次于卢森堡;澳门2018年的失业率仅仅是1.8%,属于完全就业。澳门特区政府在改善民生方面取得的成绩非常显着。有澳门的专家表示,从最低的维生指数,到十五年免费教育,再到双重社会保障、医疗、教育等各个方面,澳门特区政府都做了很多努力。而民生的不断改善,乃是澳门能够保持稳定的基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