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评:中美言论自由权不同定义之解析

  中评社洛杉矶12月16日电(作者 张一飞)一班人对标题内的言论自由(freedom of speech)和舆论话语(public media)都有了解,但是加上了权(right)和力(power or influence)之后(right of freedom of speech and ,每个人的解释就不一致了,这在乎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的不同,因而在法理和伦理上会产生意识型态的不同。然而对人类社会来说言论自由权和舆论话语力或舆论影响力,才是重要的观念。人们不但必须了解自己是怎么定义的,而且要了解别人的定义,这样才能有包容和兼容的世界大同社会。当今全球是一个两极化的世界,由美中领导的,也可以说有西方和东方文化,哲学影响的两极世界。这个两极世界要能和平相处,公平竞争,首先必须了解和尊重的就是言论自由权和舆论话语力。以下我们就讨论当今美中对此题目的不同定义,从解析中以求增进了解和达到兼容的境界。

  言论自由权是民权中的一项,在近代联合国和多种国际组织和条约中都有声明,有的尚有法律约束力。致于言论自由这个概念在历史里很早就出现了。在西方可以推溯到雅典古希腊时期(BC510 -BC323)及出现在罗马共和到罗马帝国成立期间(BC509-BC27)。近代英国国会在宪法中就定有言论自由权(1689 Bill of Rights)和法国革命中的民权宣言也包含言论自由(1789 Declaration of Rights of Man and Citizens)。法国宣言的定义(第十一条)是:自由交通想法和意见是人的基本权利,所以每个公民有自由说,写和印但也必须依法律规定对上述权利滥用负责。

  联合国的民权公约(1948)第十九条对言论自由的定义是:每个人都有自由发表意见和表达的权利,这个权利包括坚守主张不受干扰的自由和从媒体不论领域去搜寻,接收及传递任何信息和主张的自由。所以当今言论自由权已经在美,欧及国际各种民权宣言中明载。自从约翰米尔敦(John Milton,12-9-1608 - 11-8-1674),英国的名诗人,智识人士,政府工作者,着有多种语言关于言论自由的论述到现在,言论自由除了上面各个宣言所说,最重要的是一个多方面的权利包括在各种媒体-演说,刊印,电视和网络中的搜索,接受和传播信息的权利,不只是内容而包括表达的方法。

  言论自由在东方演进的历史常不被人了解,甚至产生误解,尤其在许多自认为是民权人士的西方人士中。东方包括亚非在近代受西方殖民帝国侵略霸占,民权包括言论自由是丧失掉了,但是言论自由的概念在东方是早就存在并对东方哲学,文化有极大的影响的。由于篇幅有限,我们就以中国历史来看言论自由权。中国就像西方一样早年都是皇权统治,直到近一两世纪才转为共和体制,只是中国的历史比西方长久的多。在很早的中国历史中,虽在皇权制度下,有个特征就是史官保有独立的纪录和纪载权,这种言论自由权的观念何时开始,我们可让历史学家去精确考证,以我们目前讨论的范围,我们就追溯到中国有名的春秋时代(BC770-BC403),中国的思想家学术家溯是百家齐放,各家自由推崇他们的思想和论述,西方最熟悉的孔子在公元前六世纪(BC551-BC474)就只是一家学说而已。   中国成立共和国(中华民国1911 及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后,在宪法中都有言论自由权的定义。譬如,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在中国历史上言论自由曾经遭到践踏,秦朝(BC221 项BC207)秦始皇统一了中国,但是做了“焚书坑儒,独尊法家“,破坏言论自由的恶行。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清时期也有大兴文字狱,直到近代中国的文化大革命(1966-1976)也对宪法上的言论自由作了政治的迫害。这种迫害在皇权统治时代当然是为了巩固皇帝的统治地位,为稳定阶级统治的秩序,不惜实行愚民政策,闭塞人民的思想,尤其是有学识的人的思想。于是压制言论自由,便成了统治政策。这种皇权恐惧民愤的积压,在文革时就疯狂爆发了。所幸,中国对人民发狂的文化革命已经作了历史性的分析和解读,定位为历史上的错误。

  中国变成了共和国后,人民当家,在国际竞争中,愚民就是自找灭亡,人民的教育是建国之本。中国政府充分了解并全力提创教育。在当今网络交通高度发达的情况下,言论自由权得到天然环境的帮助,与几千年前的‘百家齐放’来比,今天网络上的言论,在传递上有火箭的速度,在目标上可同时达到天罗地网无处不及的地步,在内容上更是得多媒体之功情文并茂,引证丰富。言论表意是人的天性,压抑控制固然不对,但是人性绝非完全善良,毫无恶性或恶心。上述推广教育和提高网络开发和应用政策有助于言论自由,但也有助长人性恶性危害到善良人群。在这个严重的问题上,中美的立场和对策有很大不同的地方,因而引起误解,美国指控中国控制言论自由,而中国指控美国让言论自由泛滥,不良文物资讯影响道德水准,败坏风气,增加犯罪事件,误导幼童及青少年也容许商业以不良资讯谋利。这不同的思维当然延伸到两国对媒体的态度和法律上制衡的不同。

  舆论话语力或影响力的定义是没有争议的。当一种说法和意见被广为传播,就可能被广为接受,这就能产生所谓话语权和影响力。这个“广”字,在古时候,只有靠手抄的或印的文书,其广及程度非常有限。也极易被限制。在今日科技进步,多媒体印刷,传播,都能量化,再加上网络普及,电子信箱,通讯,资讯的成本大降的情形下,‘言论广及’在方法上已多元化,至于要达到广为传播和接受,只需要有经费和人力来制造内容和持续传播来达到其影响力。美国是个完全法治的国家,言论自由和媒体管理全依法办事。但法律常不能未雨绸缪预料科技进步,社会变迁,道德标准的变化,等发生犯罪事件,只能判罪而亡羊补牢常生遗憾。而中国社会传统,法理并重,中华文化把伦理道德放在很高地位,尤其在舆论影响力上,伦理道德是站在较高的制高点。因此,中国对言论自由权和舆论影响力就会注重防范犯罪,作未雨绸缪的管理。不错,任何管理都会多少限制言论自由或舆论影响,但是如果出发点和目的是防范犯罪,维护伦理道德,预防撕裂社会秩序,那所牺牲的言论自由权和话语力是值得的。我们来用几个实例来加以阐明。

  首先提个美国的城市杀人案,凶犯察出他的动机受不良网站启动,杀人册划,方法学自网站,以至武器来源也是网购。这凶手最后伏法了,但是网络上以言论自由保护的‘供犯’完全无罪。那被杀的几个人都是活该了。再提现在台湾2020大选的一则大新闻,据报道民进党有顾用‘网军’在网路上摸黑选举对手,购买网站帐号,持续报道不实‘八挂新闻’之事。并动用所顾网军作‘推文’,就是加油加酱,黑上加黑,以讹传讹,结果使无辜后选人要花精力极力解说,这帮网军完全在言论自由权保护下,赚钱快活。相似地,动用‘网军’到竞选者网站‘倒垃圾’和到民调机构‘去灌水’,造成错误讯息和不实民调,选民不奇怪蔡英文政绩不张,论文不实,总统府走私外国香烟,而民调不掉反升?这些弊病使得犯罪已造成不可挽回的结果,要处罚已于事无补了。   中国对新闻管制是美国媒体经常控诉的议题。最近新华社发布一项新闻禁用词汇的条例。这在美国是不可思议的。条例列举五大类:1.政治和社会生活类,2.法律法规类,3.民族宗教类,4.港澳台与主权类,5.国际关系类。这第一批媒体报到中的禁用词,处处显现出人道主义,讲就公平民权,和主权主义,避免给与卖国侵犯中国主权的人有利可乗。这些禁用词虽只是新华社发布的,但不可否认的它希望能立杆见影,能在媒体界发起效法作用。反观美国的媒体,把烧‘同志’(gay)旗报道为仇恨罪(hate crime),而把烧美国国旗报道为言论自由(freedom of speech)。这在中国人看来是很可笑的。这种对言论自由和媒体尺度和影响力的看法,当然是受社会文化的影响。再举个例子,美国的笑话演员经常把岳母甚至亲生父母拿来作骯脏的取笑,这在中国是对长者不敬,大不暐。有必要去污辱父母来取别人一笑吗?

  媒体话语权与影响力是国家的陾实力,不可忽视。但是媒体的力量和影响是无法平均分给每一个公民的。在网络通讯发达时代,人民的言论自由是放大了很多,收到的讯息已多到个人难以负荷。所以,要求无限括大言论自由权和媒体影响力(包括破坏性的影响力)并不见得是智举,反而责成政府,相信政府适当限制言论自由(防止犯罪)和加强管理媒体(维护人民隐私民权)会对国家,社会和人民有利。如今人民在网络上的自由足可保护民权发挥力量。人民要争取的是网络普及和与科技跟进。大家可以期待5G、10G的到临,人民的言论自由和舆论力量会更加大!   中评社洛杉矶12月16日电(作者 张一飞)一班人对标题内的言论自由(freedom of speech)和舆论话语(public media)都有了解,但是加上了权(right)和力(power or influence)之后(right of freedom of speech and ,每个人的解释就不一致了,这在乎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的不同,因而在法理和伦理上会产生意识型态的不同。然而对人类社会来说言论自由权和舆论话语力或舆论影响力,才是重要的观念。人们不但必须了解自己是怎么定义的,而且要了解别人的定义,这样才能有包容和兼容的世界大同社会。当今全球是一个两极化的世界,由美中领导的,也可以说有西方和东方文化,哲学影响的两极世界。这个两极世界要能和平相处,公平竞争,首先必须了解和尊重的就是言论自由权和舆论话语力。以下我们就讨论当今美中对此题目的不同定义,从解析中以求增进了解和达到兼容的境界。

  言论自由权是民权中的一项,在近代联合国和多种国际组织和条约中都有声明,有的尚有法律约束力。致于言论自由这个概念在历史里很早就出现了。在西方可以推溯到雅典古希腊时期(BC510 -BC323)及出现在罗马共和到罗马帝国成立期间(BC509-BC27)。近代英国国会在宪法中就定有言论自由权(1689 Bill of Rights)和法国革命中的民权宣言也包含言论自由(1789 Declaration of Rights of Man and Citizens)。法国宣言的定义(第十一条)是:自由交通想法和意见是人的基本权利,所以每个公民有自由说,写和印但也必须依法律规定对上述权利滥用负责。

  联合国的民权公约(1948)第十九条对言论自由的定义是:每个人都有自由发表意见和表达的权利,这个权利包括坚守主张不受干扰的自由和从媒体不论领域去搜寻,接收及传递任何信息和主张的自由。所以当今言论自由权已经在美,欧及国际各种民权宣言中明载。自从约翰米尔敦(John Milton,12-9-1608 - 11-8-1674),英国的名诗人,智识人士,政府工作者,着有多种语言关于言论自由的论述到现在,言论自由除了上面各个宣言所说,最重要的是一个多方面的权利包括在各种媒体-演说,刊印,电视和网络中的搜索,接受和传播信息的权利,不只是内容而包括表达的方法。

  言论自由在东方演进的历史常不被人了解,甚至产生误解,尤其在许多自认为是民权人士的西方人士中。东方包括亚非在近代受西方殖民帝国侵略霸占,民权包括言论自由是丧失掉了,但是言论自由的概念在东方是早就存在并对东方哲学,文化有极大的影响的。由于篇幅有限,我们就以中国历史来看言论自由权。中国就像西方一样早年都是皇权统治,直到近一两世纪才转为共和体制,只是中国的历史比西方长久的多。在很早的中国历史中,虽在皇权制度下,有个特征就是史官保有独立的纪录和纪载权,这种言论自由权的观念何时开始,我们可让历史学家去精确考证,以我们目前讨论的范围,我们就追溯到中国有名的春秋时代(BC770-BC403),中国的思想家学术家溯是百家齐放,各家自由推崇他们的思想和论述,西方最熟悉的孔子在公元前六世纪(BC551-BC474)就只是一家学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