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路报:“抗中”还是“和中”的选择
文章说,蔡英文上任以来的两岸关系倒退、两岸当局对立升高,乃是事实,这是绝对和台湾整体利益相违背的。然而,在政绩贫乏、弊案连爆、官箴败坏的情况下,蔡与民进党干脆选择加剧和大陆对抗,以刺激民众情绪。这也是民进党的陈水扁于2004年竞选连任时,面临可能败选而采取的手段。陈水扁最后靠制造“两颗子弹”而狡诈胜选,大陆针对其“台独”动向而制订“反分裂国家法”来反制。如今蔡若连任,台海新一轮的危机也就在所难免。
据苏起指出,世界各地的执政者只有台湾百分之百“反中”,又对于大陆所有软硬兼施的对台策略都束手无策,只好倒过来惩罚自己的老百姓。他说,尽管蔡英文自诩台美关系空间良好,其实美国行政部门并没有做出什么对台湾特别友善的行动。而民进党一向寄望一旦两岸开战,美国会向台湾伸出援手,但是,这种可能性很低,甚至美国军方模拟中美两军在台海开打时,“打了十八次,美国输了十八次”。
文章说,蔡得胜则说,当前台湾面临的是生存与发展两大问题,这都涉及两岸关系,台湾执政者不可因处理不了两岸关系,就一切都“阴谋论”。他表示,思考两岸关系不能只是单一角度,也应该思考大陆的想法,才能有效加以处理。如果两岸不坐下来谈,难道要打仗吗?怎么可以把和大陆谈判戴上红帽子呢?他强调,台湾执政者最重要的责任就是远离战争,否则不配担任“总统”。
苏起与蔡得胜的行政经历,都历经海峡两岸的重大起伏,包括1992年两岸建立对一中原则有同、对一中涵义有异的九二共识;1993年辜汪会谈;1995年李登辉访美及台海危机;1996年台湾大选与台海危机;1998年辜汪会晤;1999年李登辉抛出“两国论”又引发台海危机;2000年陈水扁当选后两岸协商中断八年;2008年马英九当选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2016年蔡英文当选后两岸协商又中断等等。
两岸关系的历程明确地显示,唯有双方交流、对话才能保障台海和平稳定。也正是因为蔡英文运用行政权发动“去中国化”,向“台独”挺进,大陆才会出现几十年未闻的“武统”之声。因此,习近平透过“1.2”讲话重申“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台湾本可回应以重建两岸互信来推动和平发展,顺势平息所谓“武统”,蔡英文却反其道而行,使得台海局势更趋不安。
文章说,苏起和蔡得胜根据经验提出的警语是值得选民郑重参考的。“和中”才能保台、保平安,“抗中”只会把台湾不断推向战争边缘。历史殷鉴非常清楚,选民唯有慎选领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