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数据:香港教师政治化混淆是非

图1 香港教师问题舆情热度变化:近一个月与近四年内的走势(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制图)

  中评社香港10月16电/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日前宣布因一名小学教师在课堂“播独”将吊销其教师资格(即“钉牌”),再度引发香港市民对教师政治化问题的高度关注。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通过数据清洗发现,教师政治化问题由来已久,目前香港社会已经出现把是非混为一谈的严重状态。

  “播独”教师被“钉牌”消息公布后,立刻成为香港社交媒体的热门话题,当周“教师”相关话题的讨论热度增长了185%(如图1上),而纵观近年社交媒体,围绕教师的话题一直未有停息,话题内容多为关注教师越来越政治化,甚至出现了严重的极端政治化问题,特别是随着去年修例风波的爆发舆情急剧上升,反映港人对教师涉足政治话题具有强烈的关注(如图1下)。

图2 香港社交媒体对教师“钉牌”主要意见和观点分布(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制图)

  修例风波中,在校学生占被捕人士四成、近百名教师被捕,另有超过两百宗对教师不当言论的投诉案。对于教师将学生导向违法犯罪道路的极端言行,许多家长义愤填膺。不少网民认为,教师在课堂上就应当秉持客观、公正、理性的态度,不能将个人意见灌输给学生,更不能扭曲事实、背离道德,将偏颇的事实与激进的观点在课堂讲授。因此支持此次“钉牌”的网民有近三成的比例(见图2)。这在传统的、年长的家长不愿意在社交媒体上发表意见的常态中,已属于相当可观的比例及观点表述。

  不过,仍有逾四成的网民反对“钉牌”,但是必须指出,其中很多持反对意见的网民是青少年学生而非家长。香港社会,包括政府、教育机构和民间长期以来对教师政治化问题的忽视和纵容,问题相当严重。同时要看到,还有不少“无所谓”、“和稀泥”的声音,认为教师对学生影响有限云云,反而认为政府“钉牌”不仅难以根本解决问题,还会激化社会对立。这样的混淆是非的舆情,如无破解对策,必然会对教师政治化乃至极端政治化的治理产生严重的障碍。

图3 香港社交媒体对教师被“钉牌”与教材送审的关注度对比(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制图)

  相比之下,香港网民对学校课程检讨专责小组提交报告倡议“教科书统一送审”的关注度,却远低于教师被“钉牌”事件(如图3)。这一现象说明,在同一时间,通过与论压制或歪曲建设性方案,导致泛政治化旷日持久、公共政策一事无成。

图4 近年来香港社交媒体对教育各环节问题的关注度对比(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制图)

  综观2016年至今的数据,不难发现主流民意对香港教育问题拨乱反正有共识,但对如何解决现有问题,却出现了莫衷一是的分歧。不过很多意见也非常中肯,如图4所示,有人认为教材问题最严重,有人认为教师问题更突出,因为即使是内容经过审核的教材,也会被不良教师在课堂上扭曲篡改,教师参与或支持暴力更会给青年学生造成不良影响。还有人认为,过去一年来数百起教师投诉时至今日才有第一宗“钉牌”,港府教育主管部门难辞其咎。

  我们认为,清理香港教育界极端政治化问题刻不容缓,同时务必回归到致力树立香港青年正确的国家观、是非观、价值观方向上来。多管齐下、从严治教,势在必行!

  (记者:何诚 分析师:郁光南 工程师:叶源 研究员:冯璀骅)

图1 香港教师问题舆情热度变化:近一个月与近四年内的走势(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制图)

  中评社香港10月16电/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日前宣布因一名小学教师在课堂“播独”将吊销其教师资格(即“钉牌”),再度引发香港市民对教师政治化问题的高度关注。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通过数据清洗发现,教师政治化问题由来已久,目前香港社会已经出现把是非混为一谈的严重状态。

  “播独”教师被“钉牌”消息公布后,立刻成为香港社交媒体的热门话题,当周“教师”相关话题的讨论热度增长了185%(如图1上),而纵观近年社交媒体,围绕教师的话题一直未有停息,话题内容多为关注教师越来越政治化,甚至出现了严重的极端政治化问题,特别是随着去年修例风波的爆发舆情急剧上升,反映港人对教师涉足政治话题具有强烈的关注(如图1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