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现场:专家北京把脉两岸关系
中评社北京12月8日电(林艶张爽)由全国台湾研究会主办的一年一度“台湾政局暨两岸关系回顾与展望”研讨会12月6日在北京友谊宾馆举行,全国台湾研究会副会长汪毅夫、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所长杨明杰等出席研讨会,全国台湾研究会理事、会员代表以及来自台湾的重量级学者近60位,就一年来台湾政局和两岸关系的发展变化进行研讨,评估台海局势以及两岸关系走势。研讨会由全国台湾研究会秘书长杨幽燕主持。
2019年两岸关系对抗性加强
回顾2019年两岸关系,专家学者们普遍认为,台海局势更趋复杂严峻,蔡英文把大陆一切的作为都定位为统战或是渗透,两岸关系自始至终充满着激烈对抗。主要表现在两岸之间分裂与反分裂、维护和平发展与阻挠和平发展、促进统一与抗拒统一的对抗与较量。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华中师范大学台湾与东亚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周志怀表示,2019年,在习近平总书记对台工作纲领性讲话引领下,大陆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继续迈出坚实步伐,可以用一个关键词、两条分离线、三条连接线来概括2019年的两岸关系的发展。一个关键词是制度博弈,他说,年内台海局势更趋复杂严峻,两岸关系自始至终充满着激烈对抗,“制度”成为影响全年两岸关系发展与两岸博弈的关键词。在制度博弈中,大陆看长不看短,不为一时一事所动,着力塑造和平发展长效机制,继续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正确方向。周志怀指出,围绕着“一国两制”的制度博弈和2020年大选,今年的两岸关系显现出两条分离线。第一条分离线是蔡英文的脱中、抗中的分离线;第二条分离线是美大力扶持蔡英文政权进一步加大两岸离心力。他表示,大陆坚持“拉手不松手”的两岸融合发展政策,形成了两岸关系相向而行的三条连接线:第一条是两岸民主协商的连接线;第二条是深化两岸融合发展的连接线;第三条是两岸民间交流的连接线。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黄嘉树认为,今年两岸关系的对抗性明显加强,台湾方面推动了一系列推动“台独”、限制两岸交流的立法。两岸关系外部环境也发生了重大逆转,中美矛盾加深,结构性对抗加强,竞争大于对抗,深刻影响两岸关系。他说,今年在对台工作方面,大陆提出了很多新做法,也采取了很多新措施,继续推动两岸融合发展,夯实和平统一的基础。在某种程度上,大陆的这些做法可能会被台湾当局强化,为其打主权牌、安全牌提供某种可以利用的空间。但大陆不能在乎台当局的抹黑,立足在我,稳步推动。
全国台湾研究会执行副会长王升表示,2019年台湾政局最为突出的特点是“选举大乱斗”,蔡英文一路“神操作”在岛内鼓动了民粹氛围,导致台湾的分离主义倾向恶性发展和两岸关系进一步恶化。他指出,蔡英文当局恶意地把“九二共识”与“一国两制”划上等号,把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与两岸和平统一的方案混淆在一起,意图建立不接受“一国两制”就不能接受“九二共识”、不愿“被统一”就不要和平发展的“神逻辑”,这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损害极大。更为严重的是,蔡英文当局通过修改《两岸人民关系条例》,为两岸协商签订政治性协议设置了严苛的条件和极高的门槛,并且直接排除未来的两岸统一谈判。这样一来,今后不管是台湾哪个政党执政,都难以开启两岸政治谈判,即使两岸双方经过协商签订了政治性协议也难以生效,此举严重威胁到两岸和平统一的前景。王升认为,一年来两岸关系的总体态势显示,两岸之间分裂与反分裂、维护和平发展与阻挠和平发展、促进统一与抗拒统一的对抗与较量,是今年两岸关系的主要特征。目前,蔡英文当局的分裂脚步没有停下来的迹象,加上美国在中美战略博弈的背景下,不时地释放支持台湾与大陆对抗的信号,因此,这种对抗与较量,还会继续,力度也可能还会加大。
中山学术文化基金会秘书长李建荣认为,今年两岸关系从蔡英文的元旦讲话提出所谓的“四个必须、三道防护网”,到习总书记提出的探索“两制台湾方案”,可以看出蔡英文想到对于她有利的机会就是选择对抗,因此他把大陆一切的作为都定位为统战或是渗透。从31条到26条措施,即使是大陆单方面对台湾同胞做出有力的措施,不管是蔡英文的讲话还是陆委会的回应都是负面的,目的就是要加速敌对状况。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李鹏认为,今年的选举大戏看上去很精彩,但却反映出台湾所鼓吹的所谓“民主政治”的倒退。不论是国民党和民进党的党内初选,还是韩国瑜与蔡英文之间的这场竞争,都很难相信这是一场所谓“公平、公正、民主”的选举。国民党和民进党初选时存在很多猫腻,现在韩国瑜被抹黑、造谣、打击,蔡英文为了胜选无所不用其极。蔡英文及民进党当局借着攻击“一国两制”,大肆煽动对大陆的敌视,操纵所谓“亡国感”等两岸议题,这将给今后两岸关系埋下非常严重的隐患。
台湾专栏作家陈淞山表示,香港议题虽然会逐渐落幕,但王立强间谍案的可能后续效应引发台湾民众的“反中”与“恐中”氛围则会再度升高对国民党选情更为不利,蔡英文与民进党的选情则胜选在望,民进党国会过半完全执政机会大为升高,再加上民进党“反渗透法”草案的可能通过三读的立法程序,两岸关系发展将更加地紧绷对立,中国大陆的“武统”声浪很可能再度升高,这应该是面对民进党整体选情比较乐观的情况下,在选前或选后即将发生的两岸关系新变化与发展趋势,令人感到比较担忧的地方。
明年两岸关系大局不乐观要做好防范
展望2020年两岸关系,专家学者们普遍认为,两岸关系会更加严峻复杂,要做好防范。一是要高度关注美台关系发生重大风险易发期和多发期同时出现,二是要遏制“台独”冒险活动,对“台独”保持压力,三是要继续推动融合发展、和平统一各项措施。现场也有台湾学者建议,台湾大选后,两岸当局应找出修补双方关系与重建互信“下台阶”的新政治共识基础,以建立双方有效的政治沟通管道,重新营造两岸的“友善环境与和解氛围”。
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副所长朱卫东认为,未来不论是蔡英文还是韩国瑜上台,影响台海局势发展的一些大格局、大框架和趋势性的东西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从两岸关系角度来说,2020年无论谁上台,两岸围绕要不要坚持“九二共识”、“一中原则”的较量会更加复杂尖锐,中美在台湾问题上干涉与反干涉的较量也会越来越复杂尖锐。年初,他曾在环球时报写过一篇文章预测2019年的台海局势是在颠簸中前行,存在很多风险和挑战,现在看,明年的两岸关系会比19年更加复杂严峻。但朱卫东强调,对大陆而言,所有这些风险和挑战只能构成局部、短期的不确定,不能构成整体的、大方向的不确定。因为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在“陆强台弱”差距越来越大的趋势下,台湾自身的变局正在酝酿着更大的困局,时和势并不站在台湾这一边,更不站在“台独”这一边,而是站在大陆这一边、统一这一边。他用“斗”、“震”、“挑”三个字来预测2020年台湾政局、两岸关系以及美国因素。他指出,无论谁上台都会对两岸关系产生冲击波,岛内政坛的震动、震撼效应以及大陆对“台独”的强力震慑都会释放出来。
黄嘉树认为,明年两岸关系的大局还是不乐观。蔡英文能够连任是比较大概率的事件,在这样的情况下,蔡英文未来会继续与大陆脱钩,不仅要跟“九二共识”脱钩,更要跟一个中国脱钩,会继续给两岸交流施加阻碍,推动各种所谓立法,把“法理台独”逐渐细化;中美关系、香港问题也会持续产生很多影响。整体上说,大陆明年要一方面继续对“台独”保持压力,另一方面继续推动融合发展、和平统一各项措施。
台湾专栏作家陈淞山认为,台湾大选过后,两岸当局是该以理性务实为导向,秉持善意与同理心的执政态度与作为,好好正视并面对“两岸危险严峻情势”的可能变化及发展,找出双方都需要修补关系与重建互信而“找台阶”“下台阶”的新政治共识基础,以建立双方有效的政治沟通管道,重新营造两岸的“友善环境与和解氛围”以修补双方的政治互信关系。陈淞山建议,蔡英文倘若获得连任,应该要主动提出具体且具有建设性的“两岸和解方案”,降低“反中”、“抗中”的政治动作,并试图在“宪法一中”或“两岸一个中华”的精神下找出新的政治论述主张来积极化解两岸的对立僵局,而中国大陆当局也应该在“一中原则”的基础上适度放寛对“一中”的定义与论述内容,让双方都有可以积极有效对接的“政治出口”来寻求两岸政治僵局的解套机会与空间,这才是维护两岸关系发展与两岸人民福祉最迫切需要的正轨之道与正常往来之举,真正可以顾全大局并“得民心”的正确方法及途径。
李鹏表示,大陆对台海局势的判断已经连续三年用了“更加复杂严峻”,明年如果形势不改善也许还要再加一个“更加复杂严峻”,当前形势可以说是相当严峻。在台海局势相当严峻的情况下,这场选举的结果是会导致两岸关系走向缓和,还是会走向危机?他认为,如果是韩国瑜当选的话,两岸关系走向缓和是可期的,但要解决两岸之间结构性问题,依然任重道远,没有那么容易。相反,如果是蔡英文继续连任,由于她在选举期间对两岸议题的过度超弄,几乎无法期待她走回中间路线。形势会不会继续恶化导致危机,主要看她在以下三个方面的判断:一是蔡英文是否会认为她的连任是台湾民意拒绝“九二共识”和反对“一国两制”的胜利,如果她这样认知和宣扬,两岸关系注定很危险;二是是否会将她的连任解读为投靠美国和寻求美国支持是有效的,进而继续配合美国遏制中国大陆的战略,成为中美战略竞争的“马前卒”;三是是否认为大陆今后几年有庆祝建党百年、举行二十大、举办北京冬奥会等重大活动,需要维持稳定的局面,她可以借机持续推进“实质台独”的进程,而大陆只能忍耐。如果这三个判断有一个出现偏差,未来几年台海形势都会出现恶化,甚至是出现严重危机。
中国海洋大学海峡两岸关系研究所所长郭震远表示,2019年美台关系持续密切化,但仍然没有出现重大的实质性突破,2020年会继续保持这一个态势。特朗普执政以后,美台关系明显密切化,美国重新重视台湾以及美台关系对美国的战略意义,实际上就是对中国打台湾牌的重要性。郭震远认为,现在大陆方面面临的是美台关系一个新的风险多发期,而且更严重的是面临美台关系发生重大变化风险易发期,一个多发期,一个易发期同时出现,这是一个值得高度关注的风险。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政治室副主任王治国认为,观察2020的台海形势,也就是所谓的三角关系,要从两个“两个方面”来看:第一个“两方面”就是两岸关系,可以用很多词描述两岸关系风险升高的形势:复杂、尖锐、严峻、险峻。但也要看到两岸关系的主导权仍在大陆手中。从这个角度来讲,台海现状一直在改变当中,大陆未来的重点一方面要防范风险,另外一方面这也是重新划线、打桩的一个重要的时期。第二个“两方面”就是台美关系。从利益角度来看,台美双方有利益合流的需求,也有利益的分歧。美国对中国是斗而不破,对台湾是乱而不破,不希望自己站到第一线。对台湾来说,一方面想依靠美国,另外一方面也害怕被美国作为一个棋子牺牲掉。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涉台事务研究中心主任谢郁表示,如果明年民进党继续执政,两岸关系有四大冲撞点:第一个就是大陆促统和“台独”谋独的博弈,对大陆来说,统一是既定目标,只是统一的方式尚待选择。台湾的“拒独求统”的趋势也非常明显。第二个博弈是融合与阻断的博弈。第三个是明年是中美在台湾战场上的博弈年,美国将进入大选年,如果中国政策成为这场大选的主轴的话,那么台湾问题一定会被反覆拿用出来试用。第四个是两岸民间情绪对抗性的升高,值得高度关注。
周志怀表示,展望2020年,遏制“台独”冒险活动,维护两岸和平前景,捍卫两岸人民共同利益,仍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课题。我们坚信,无论台海局势出现什么样的变化,任何人、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以国家统一为指向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