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府观察:美逼伙伴美中之间选边有用?

拉塞尔对大国竞争导致亚太国家被迫选边表达担忧 中评社记者 余东晖摄

  中评社华盛顿11月28日电(记者 余东晖)特朗普政府在对华战略竞争中逼迫其伙伴在美中之间选边,不仅引发区域国家的担忧,也招来美国资深外交官的批评。美国前亚太助理国务卿拉塞尔(Daniel Russel)指出,美中零和竞争令区域伙伴无所适从,但大国施压不能改变它们走中间道路的动因。

  当美中战略对立走向白热化,特朗普政府高官屡屡公开要求其盟友和伙伴与中国划清界限,并做出“有他没我”的威胁。包括最新德国经济部长因为在华为问题上没有遵从美国的意志,便招来美国驻德大使的斥责。美国逼盟友和伙伴在大国竞争中选边的做法已经引发区域国家深切的担忧,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多次呼吁“不要逼我们选边”。

  现任美国智库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副主席的拉塞尔日前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谈“印太战略下的美日关系”时指出,美中之间正倾向于以“有毒的”方式进行战略敌对,两国战略对话中断,贸易战、技术战、影响力之战、签证战、供应链之战、脱钩···所有这些给各方,尤其是像日本这种与双方都有密切关系的国家带来风险。

拉塞尔承认亚太盟友对美国承诺和处理对华竞争能力有质疑 中评社记者 余东晖摄

  拉塞尔表示,一方面是中国以更坚定的方式施加其日益强大的国家实力和影响力;另一方面是在“美国优先”之下,特朗普政府的行为在区域引发对美国承诺和自由国际秩序可行性的质疑。这种“双重打击”在印太区域引发极大焦虑,并驱动相关国家进行调适(adaptation)。在拉塞尔看来,这种调整可能改变区域规则和秩序,令美国忧虑。

  作为资深“日本通”,拉塞尔高度评价美日同盟关系,以及日本在区域地缘战略和地缘经济中试图发挥更大作用。他认为,面对中国崛起带来的战略不确定性,美日有许多东西可携手做,但特朗普政府频频退群退约,对盟友施加关税,将盟友当“搭便车者”,谈论从区域撤军等“令人困惑”的现象,让区域国家感觉到,美国对印太的手法从“再平衡”变成“不平衡”;区域国家感觉失去了集结的旗帜,没有了联合行动的秘方。这使得人们严重质疑“印太战略”能否完全实施,并对这种被广泛视为“极力反华”的战略持保留态度。

  谈到美中关系越来越紧张,日本却在改善对华关系,拉塞尔认为,这是因为中日双方都有需要。中方希望某种程度上将日本劝离更密切的对美同盟,日方则在美中竞争下为了自身利益,要进行防范和调适。他指出,这是印太区域非常明显的趋势,也就是美中之外的第三方倾向于认为美国的战略能力下降,不能以不影响第三方的方式,有效处理美中战略对立。他说:“我担心的是,日澳等美国密友正稳健地被迫抛弃对美国的依赖,不仅在供应链上,也在政治、安全等关系上实现多样化,以试图保卫他们自己的集体利益。”

  拉塞尔分析,中等国家之间正在加紧协作,这些第三方追求的是包容中间地带或甜蜜点(sweet spot),以让他们能够在对美关系中获得利益最大化,又不牺牲他们的对华关系。他说,这对他们是一条自然的道路,但又有点棘手,尤其是当华府与北京采取“零和或焦土”手法时。如果美国将对华为的策略扩展,全面应用于其它领域,美国就会处于一个被亚洲国家要求不要逼他们选边的位置上。包括日本在内的几乎所有国家都想两边交好,有很大的动因小心翼翼,克服困难(thread the needle)。

  拉塞尔指出,逼第三方选边会将日本置于与美国在法律上“发生冲撞”(run afoul of)的风险中,区域国家确有许多被拆解的感觉。他表示,华府和北京都会向区域国家施压,但他不觉得区域国家追求中间道路的动因会因此改变。

  曾任奥巴马时期白宫国安会亚洲事务高级主任的拉塞尔担心,特朗普会否为了与朝鲜达成协议而过于软弱,承认朝鲜的核国家地位。如果那样的话,日本绝对会改变对自身安全的盘算,追求另一条道路,也会改变其它实体的安全盘算。他说:“无法想象一个核朝鲜,一个核韩国,却没有一个核日本的亚洲,甚至还会有核台湾、核越南、核印尼,那将是巨大的问题。”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中评社记者问:奥巴马时代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对台湾角色的表达一直谨小慎微,但特朗普时代的“自由开放的印太”战略却公开要求台湾扮演中心角色,您觉得这对台湾真有好处吗?如果您还在朝中,也会这么做吗?

  曾是“亚太再平衡”战略执行者的拉塞尔回应:台湾与台湾人民基于其自身价值及对区域的贡献,值得美国尊敬和支持。他强调,台湾不是用来对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然工具,也不是可以被推来推去的议价筹码;美国的政策应当是最大程度地支持两岸关系改善,这种发展应建立在尊重与支持台湾人民与社会的贡献上。

拉塞尔对大国竞争导致亚太国家被迫选边表达担忧 中评社记者 余东晖摄

  中评社华盛顿11月28日电(记者 余东晖)特朗普政府在对华战略竞争中逼迫其伙伴在美中之间选边,不仅引发区域国家的担忧,也招来美国资深外交官的批评。美国前亚太助理国务卿拉塞尔(Daniel Russel)指出,美中零和竞争令区域伙伴无所适从,但大国施压不能改变它们走中间道路的动因。

  当美中战略对立走向白热化,特朗普政府高官屡屡公开要求其盟友和伙伴与中国划清界限,并做出“有他没我”的威胁。包括最新德国经济部长因为在华为问题上没有遵从美国的意志,便招来美国驻德大使的斥责。美国逼盟友和伙伴在大国竞争中选边的做法已经引发区域国家深切的担忧,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多次呼吁“不要逼我们选边”。

  现任美国智库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副主席的拉塞尔日前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谈“印太战略下的美日关系”时指出,美中之间正倾向于以“有毒的”方式进行战略敌对,两国战略对话中断,贸易战、技术战、影响力之战、签证战、供应链之战、脱钩···所有这些给各方,尤其是像日本这种与双方都有密切关系的国家带来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