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中:国民党别忘了“天下为公”的论述
中评社台北11月28日电(作者 张亚中)中国国民党应是孙中山先生的信徒,但是近年来,却对中山先生的理念全然不在意。
孙中山先生最喜欢书写的四个字就是“天下为公”,最推崇的政治理想就是以“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为开头的《礼运大同篇》。“天下为公”用在民族主义上,指的是要追求和平、世界大同;用在民权主义上,便是尊重人民“复决创制”的“公投权利”,反对一党一己、政党政治的专断寻私;用在民生主义上,即主张不让资本主义主导,让“天下为公”的社会主义思路在治国理念上扮演平衡的角色。“天下为公”四个字浅显易懂,是孙中山先生对所有为政者的期许。
国民党或许做得并不理想,但是在台湾执政数十年以来,从来没有“家天下”的自私想法,反观民进党,经常以“民主进步”自居,他们的字典里却没有“天下为公”这个概念。在本质上,民进党是“家天下”的思维,他们认为,是党内前辈的牺牲努力,才换来台湾的民主、自由,因而自以为是站在政治正确的一方。民进党总是有“民主自由是民进党打来的天下”,因而有“国家就是我家”的心态。
“家天下”就是“我群主义”,一切以“我群”利益为主。“家天下”所带来的心态必然是“权力不容分享”、“把对手斗倒”。“家内可斗”,但必须“对外团结”,才能维护“家”的利益。我们看到的民进党的确如此:不同意见的元老们一一被扫地出门,民进党内部有激烈的派系分食斗争,但是在与国民党斗争时又是团结一致。
缺乏廉耻的“家天下”,成为私相授受、相互包庇的黑道政治。远的不说,从“总统府”私烟案到英系大将陈明文的三百万行李箱,总会有人掩护,有人围事,有人筑防火墙,还会有人指导办案。
民进党在野的时候高喊“公投”、“人民作主”,但是在拥有绝对权力以后,就完全不理会公投的结果,而且修改公投规则,派自己党员担任“中选会”主管,没收人民的创制、复决权。
对于“民进党内部再怎么斗,对外也是很团结”的事实,国民党不应佩服或肯定,而应要点破其本质。“家内可斗,对外团结”是“家天下”的特质,不应给予肯定。民进党内部不少派系对党内新潮流系狼吞虎咽、吃像难看已产生不满,可知“家天下”是不可能持久的。民进党终究会在自己的无止境贪婪、相互啃食中消亡。民进党消失本不足惜,但是民进党“家天下”的结果却可能会使“中华民国”陪葬。
“家天下”不可能为两岸带来和平,也不可能为台湾带来安全,更不可能让人民有钱。民进党与国民党最大的不同,就是其基因内从来没有“天下为公”的概念。做为“总统”选举的大论述,国民党要清楚的点出这件事,用“天下为公”唤醒人民:选民是否还要支持一个“家天下”的政党,让蔡英文连任,民进党继续执政,让大家继续忍受吃相难看、会让台湾继续沉沦的四年?
上一篇建言提出了“两岸和平、台湾安全、人民有钱”。“两岸和平”论述是国民党可居优势的论述,“天下为公”则是凸显与民进党“家天下”基因不同的论述。“天下为公、两岸和平、台湾安全、人民有钱”后面八个字是韩国瑜的主论述,前面八个字或可做为国民党对韩国瑜主张的补强,也是民进党无法因应、无法做到的论述。
(作者张亚中,孙文学校总校长、台湾大学政治学系教授)
中评社台北11月28日电(作者 张亚中)中国国民党应是孙中山先生的信徒,但是近年来,却对中山先生的理念全然不在意。
孙中山先生最喜欢书写的四个字就是“天下为公”,最推崇的政治理想就是以“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为开头的《礼运大同篇》。“天下为公”用在民族主义上,指的是要追求和平、世界大同;用在民权主义上,便是尊重人民“复决创制”的“公投权利”,反对一党一己、政党政治的专断寻私;用在民生主义上,即主张不让资本主义主导,让“天下为公”的社会主义思路在治国理念上扮演平衡的角色。“天下为公”四个字浅显易懂,是孙中山先生对所有为政者的期许。
国民党或许做得并不理想,但是在台湾执政数十年以来,从来没有“家天下”的自私想法,反观民进党,经常以“民主进步”自居,他们的字典里却没有“天下为公”这个概念。在本质上,民进党是“家天下”的思维,他们认为,是党内前辈的牺牲努力,才换来台湾的民主、自由,因而自以为是站在政治正确的一方。民进党总是有“民主自由是民进党打来的天下”,因而有“国家就是我家”的心态。
“家天下”就是“我群主义”,一切以“我群”利益为主。“家天下”所带来的心态必然是“权力不容分享”、“把对手斗倒”。“家内可斗”,但必须“对外团结”,才能维护“家”的利益。我们看到的民进党的确如此:不同意见的元老们一一被扫地出门,民进党内部有激烈的派系分食斗争,但是在与国民党斗争时又是团结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