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协定虽得以持续 日韩关系丝毫未改善

  中评社香港11月24日电(评论员陈鸿斌)2016年11月23日,日本与韩国签署了《军事情报保护协定》,并于当天生效。这是两国建交一甲子以来首次签署的军事协定。由于日韩均为美国的盟国,尤其考虑到当时朝鲜不断发射导弹和进行核子试验的严峻态势,美国当然乐见双方签署这一协定,因为这显然有利于通过美国开展三方安全合作,以便于美国政府推进当时正全力实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其实美国很早就在催促韩国签署这一协定,2012年6月几乎已敲定签署,却因韩日两国之间的历史问题引发韩国公众强烈反对而只能搁置。此后由于朝鲜连续发射导弹使韩国也产生了威胁感,再加上美国的一再敦促,其时的朴槿惠总统终于在2016年11月拍板签署。

  协定签署以来,日韩双方曾就朝鲜发射的导弹和朝鲜的国内问题交换过相关情报,包括文件、图像和视频等。据韩国官方统计,截至今年10月18日,近3年来双方先后32次交换过相关情报。

  但由于今年7月4日以韩方要求日本赔偿当年在殖民统治期间强征的劳工为由,日本突然就三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对韩国实施禁运,对韩方的生产链造成了重大冲击。在多次外交谈判无果后,韩国不得不于今年8月22日宣布废弃这一协定,按相关规定这一协定将于本月23日失效。

  其实在此之前,韩日双方在安全领域就已龃龉不断。去年10月日本海上自卫队准备派遣军舰参加韩国举办的国际阅舰式,但却坚持要悬挂旭日旗,韩国政府只能拒绝日本参加这一阅舰式,此后双方之间的防卫交流就一直处于停滞状态。由于这些年来韩国一直在慰安妇和强征劳工问题上追究日本的责任,于是日本媒体上掀起了前所未有的反韩狂潮,甚至有很多人呼吁与韩国断交。   安倍政府对韩方的这一决定深感震惊,竭尽全力通过外交谈判希望对方能回心转意,但这显然是无济于事的。由于韩国与朝鲜本就是同一民族,山水相连,对朝鲜的相关情报的掌控能力远在日本之上,尤其在导弹发射之际的情报把握能力上。对长期将朝鲜视为重大安全威胁的日本而言,尽可能全面掌握朝鲜的相关情报,对维护其国家安全利益至关重要,因此日本对这一协定的依赖程度显然高于韩国。由于这一协定的废弃,日本深感本国的安全环境明显恶化。实际上,目前正在打造的日本“太空自卫队”,其监视对象除了朝鲜、中国和俄罗斯以外,也包括韩国。

  因为韩方做出的这一决定是对日本的禁止出口措施所采取的应对措施,显而易见,只要日本取消这一出口禁令,韩方当然会继续维持这一协定。但日本却坚称这两者之间没有关联,在根本无意松动出口禁令的同时,却指望韩国能做出单方面的让步,包括今年6月下旬安倍在大阪G20峰会期间断然拒绝与文在寅总统会晤,作为东道主欢迎各国领导人的固定安排,安倍仅勉强与文在寅握手8秒钟。如此羞辱韩国领导人,韩国人民当然无法容忍。在日本宣布对韩禁运措施后,80%的韩国人表示将拒绝购买日本产品,赴日旅游的韩国游客更是呈现直线下降之势,今年10月同比下降65.5%之多,以至日本16个城市前往韩国的航线难以为继,相继减少航班或索性取消。由于韩国是日本的第二大游客来源国,这对日本政府所奉行的“旅游立国”政策显然造成了较大冲击。

  从韩国人的民族性格而言,日本希冀韩国让步不啻是缘木求鱼。韩国政府的这一决定,在国内受到了广泛支持。尤其是日本当年曾在朝鲜半岛实施了长达35年的殖民统治,而且此后也没有做出过真诚的道歉,韩国人民的反日情绪犹如一堆乾柴,一点就燃。日本想通过施压来迫使对方让步,显然是打错了算盘。尤其是韩国明年4月将举行大选,如在这一时刻对来自日本和美国的压力表现出动摇,则对志在连任的文在寅而言不啻是自废武功,其对韩国国民的凝聚力将不复存在。

  这一动向显然也打乱了希望通过强化三方合作来加强在本地区军事存在的美国的相关战略安排,于是美国也竭尽全力在日本与韩国之间调停,希望使事情出现转圜,但此前由于日方态度强硬,所以韩国也改变无意妥协。11月15日美国国防部长埃斯珀访韩,分别与文在寅总统和国防部长郑景斗举行了会谈,希望韩方能从大局出发,维持与日本的这一协定,但韩方不为所动。随后11月17日日本防卫大臣河野太郎与韩国国防部长郑景斗在泰国曼谷举行了会谈,河野太郎开场即直截了当告知对方:“目前两国防务部门之间面临极为严峻的局面,希望韩国方面做出明智的抉择。”但郑景斗立即针锋相对地回应:“韩国政府做出这一决定根本没有选择余地,因为日本对韩实施了出口禁运措施。日本欲维持这一协定就应该取消禁运措施。”话不投机半句多,双边谈判依然是毫无交集的两条平行线,会谈仅持续了40分钟。于是随又加上埃斯珀举行了三边会谈,但三边会谈中日韩仍是针尖对麦芒,双方各说各话,于是只能将话题转换到朝鲜发射的导弹问题上,会谈无果而终。虽然三边会谈发表了联合声明,但只是表示将推动安全三边合作而已,美国对这一结果深感无奈。   在三边会谈中,埃斯珀在与郑景斗握手之际,强调“我们是盟国!”但韩方的回答非常干脆:韩国与日本确实都是美国的盟国,但韩日却与盟国八竿子打不上,相距甚远。埃斯珀甚至还如此直来直去:“如果美国与日本和韩国之间的战略合作关系出现罅隙,只会让朝鲜和中国受益!”因为在美国和日本全力推动的“印太战略”中,美日韩三方合作体系是一个重要支撑。如今这一架构摇摇欲坠,美国当然非常忧虑。

  此前,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克·米利、美国印度·太平洋司令部司令菲力浦·大卫森也在11月中旬访问了韩国,并出席了韩美军事委员会会议。此外,美国国防部副部长助理海诺·克林克、国防部主管亚太事务的助理防长兰德尔·施里弗也将于同一时期访韩,并出席15日的韩美安全会议。在此之前,美国国务院主管亚太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史迪威已于11月初访问韩国,会见了康京和外长与青瓦台国家安保室第二次长金铉宗等人,转达了美国政府的立场,劝说韩方重新考虑续签军情协定。尽管美国高官密集访韩劝说,都空手而归。一个事实非常清楚,即美国在拉偏架,否则的话就应付出同样的努力去劝说日本政府取消出口禁令。

  在韩国方面宣布不再延长该协定后,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随即表态:深感失望和担忧。此举不仅使韩国面临危险,同样也提升了驻韩美军的危险程度。9月27日,美国副助理国务卿纳帕又向韩国表示;没有这一协定就无法有效应对危机,希望韩国能慎重考虑,维持这一协定。9月30日,已卸任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博尔顿也对韩国表达不满:说此举明显打击了美国与盟国的合作努力。11月12日,驻韩美军司令艾伯拉姆斯也明显表达了忧虑:废弃这一协定就是在传递错误讯息。最近美国方面甚至如此表示:此举将韩日问题演变成了美韩问题!

  11月15日日本政府做出“最终决定:”不与韩方举行调整贸易政策的谈判,也就是说将继续实施对韩禁运措施,并将这一决定告知了美国。这样的话,与韩方谈判维持这一协定也就纯属多余:既然日本毫无让步迹象,凭什么要让韩国妥协?如果文在寅总统在这一问题上稍有示弱,则明显将影响其支持率乃至执政基础。美国向日本施加了压力,在最后一刻,日本终于表示将重新就相关禁运问题与韩国进行谈判,这才使事情出现了转机,于是韩国也相应在失效6小时宣布将延长这一协定,这才避免了双输的结局。但即便此后日本部分取消或全面取消禁运,但两国关系中出现的巨大罅隙已根本无法弥补,尤其是韩国显然不会放弃为强征劳工索赔的坚定立场,因为去年10月韩国最高法院已做出裁决,日本相关企业必须对此予以赔偿。一关过了一关拦,日韩关系今后仍是荆棘丛生,两国领导人对此仍将无法掉以轻心。   中评社香港11月24日电(评论员陈鸿斌)2016年11月23日,日本与韩国签署了《军事情报保护协定》,并于当天生效。这是两国建交一甲子以来首次签署的军事协定。由于日韩均为美国的盟国,尤其考虑到当时朝鲜不断发射导弹和进行核子试验的严峻态势,美国当然乐见双方签署这一协定,因为这显然有利于通过美国开展三方安全合作,以便于美国政府推进当时正全力实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其实美国很早就在催促韩国签署这一协定,2012年6月几乎已敲定签署,却因韩日两国之间的历史问题引发韩国公众强烈反对而只能搁置。此后由于朝鲜连续发射导弹使韩国也产生了威胁感,再加上美国的一再敦促,其时的朴槿惠总统终于在2016年11月拍板签署。

  协定签署以来,日韩双方曾就朝鲜发射的导弹和朝鲜的国内问题交换过相关情报,包括文件、图像和视频等。据韩国官方统计,截至今年10月18日,近3年来双方先后32次交换过相关情报。

  但由于今年7月4日以韩方要求日本赔偿当年在殖民统治期间强征的劳工为由,日本突然就三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对韩国实施禁运,对韩方的生产链造成了重大冲击。在多次外交谈判无果后,韩国不得不于今年8月22日宣布废弃这一协定,按相关规定这一协定将于本月23日失效。

  其实在此之前,韩日双方在安全领域就已龃龉不断。去年10月日本海上自卫队准备派遣军舰参加韩国举办的国际阅舰式,但却坚持要悬挂旭日旗,韩国政府只能拒绝日本参加这一阅舰式,此后双方之间的防卫交流就一直处于停滞状态。由于这些年来韩国一直在慰安妇和强征劳工问题上追究日本的责任,于是日本媒体上掀起了前所未有的反韩狂潮,甚至有很多人呼吁与韩国断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