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效俭语中评:美不对华脱钩待观察
中评社华盛顿11月12日电(记者 余东晖)美国前驻华大使芮效俭(J. Stapleton Roy)对中评社表示,彭斯最新对华讲话否认美国有对华“脱钩”政策,确实包含了特朗普政府之前没有的正面元素,但这究竟只是空洞的言辞,还是会化作实际政策,目前并无答案,有待观察。
芮效俭日前在此间接受中评社记者采访时谈到对最近美国高官对华政策演讲的感受。他指出,如果看彭斯的第二个对华政策演讲和蓬佩奥最近在纽约的演讲,他们说到不想压倒中国,不想脱钩,想有好的美中关系,所有这些说法没有在当前特朗普政府的对华手法中体现,但这些讲话中确有一些以前没有的正面元素,同时他们对中方的行为仍有不少批评。
“我感到相当惊讶,他们开始否认要压倒中国,否认要对华脱钩,这是一个正面的发展。问题在于,这些言辞会不会转化为政策?在我看来,特朗普政府对华没有实质政策,只有纸面上的政策。”芮效俭说道。他以彭斯在讲话中说到美国基于三个联合公报和“台湾关系法”的“一个中国政策”为例指出,实际上特朗普签署“台湾旅行法”等行为与其一个中国政策并不一致,蓬佩奥在讲话中更没提到美国的一中政策。
“因而问题是:他们的表态是否行动的指导,抑或只是空洞的言辞?我们不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另一方面,现在的言辞包括了以前没有的元素,这是重要的发展。”作为最近“中国不是敌人”百人联署公开信的牵头者之一,芮效俭希望这封呼吁美中应继续接触合作的公开信对特朗普政府产生了影响。
至于蓬佩奥最近纽约讲话将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分开,芮效俭并不觉得有多大意义。他表示,美国习惯于政府未必代表人民,但中国可能不这么想。他倒是注意到最近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强调“确保人民军队绝对忠诚于党和人民”,将“党与人民”并列,他觉得这是一个“有意思的发展”。
虽然特朗普政府高官口头表态不会对华“脱钩”,但美国对华关系学界并不看好美中关系的后势。全美亚洲研究局日前发布报告,称美中要建立持久的关系,应当主动进行“部分脱钩”。华府学界则普遍不看好特朗普想要的美中经贸“第一阶段协议”签署后,美中关系会走向和缓。
日前在乔治·华盛顿大学举行的美中经济关系年会上,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保恩(Chad Bown)说:我们面临着一个全新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美中两国有很多摩擦。他对双方达成任何协议能否持久表示怀疑。他指出,两国除了经济摩擦外,还有很多其它问题摆在桌面上,比如人权、军事、台湾、香港等问题;还有华为和中兴问题,以及实体清单,显示美国仍在考虑如何管制技术出口和对华投资。
谈到15个亚太国家刚结束谈判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对美国的意涵,保恩对中评社表示,过去一年多美中贸易战中,一个有趣现象是,世界并没有屈服于特朗普政府的贸易保护主义冲动,中国在对美国报复性增税的同时,对世界其它地方降税,世界其它地方也在继续签署自由贸易协议。这给白宫施加了一定压力,因为每个协定降税,美国置身其外,美国公司和产业出口就会受到歧视性对待。RCEP虽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区域贸易规则,也不是欧盟式集团在亚太形成,但美国企业仍会因为不在其中而受歧视。
一直批评特朗普政府“退群”和不重视多边机制的保恩指出,美国或许有大战略,但特朗普本人没有,而特朗普又是美国外交政策的决定者,他将焦点对准美中贸易不平衡,但经济学家们承认,这是一个无法很快地以有意义的方式解决的问题。保恩认为,只要还是特朗普执政,看不到美中两国会在应对多边挑战上进行合作;在供应链方面,贸易战打乱之,对美国也会有巨大代价。
中评社华盛顿11月12日电(记者 余东晖)美国前驻华大使芮效俭(J. Stapleton Roy)对中评社表示,彭斯最新对华讲话否认美国有对华“脱钩”政策,确实包含了特朗普政府之前没有的正面元素,但这究竟只是空洞的言辞,还是会化作实际政策,目前并无答案,有待观察。
芮效俭日前在此间接受中评社记者采访时谈到对最近美国高官对华政策演讲的感受。他指出,如果看彭斯的第二个对华政策演讲和蓬佩奥最近在纽约的演讲,他们说到不想压倒中国,不想脱钩,想有好的美中关系,所有这些说法没有在当前特朗普政府的对华手法中体现,但这些讲话中确有一些以前没有的正面元素,同时他们对中方的行为仍有不少批评。
“我感到相当惊讶,他们开始否认要压倒中国,否认要对华脱钩,这是一个正面的发展。问题在于,这些言辞会不会转化为政策?在我看来,特朗普政府对华没有实质政策,只有纸面上的政策。”芮效俭说道。他以彭斯在讲话中说到美国基于三个联合公报和“台湾关系法”的“一个中国政策”为例指出,实际上特朗普签署“台湾旅行法”等行为与其一个中国政策并不一致,蓬佩奥在讲话中更没提到美国的一中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