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系:倒退没有出路

中美经济高度相互依赖,冲突不会有赢家。

  中评社╱题:“中美关系:倒退没有出路” 作者:李庆四(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特朗普对华发起的全面围堵战略使中美关系发生了急转直下的逆转。自2018年3月起美国开启的贸易战至今仍看不到结束的前景,此外还有科技战、网络战、金融战、舆论战,以及纵容台独甚至祸乱香港等手段轮番上阵,可能就差公开动武了。尽管美国两大政党在其国内事务上势不两立,但在对华强硬上却出奇的一致,表明无论是特朗普政府还是之后的其他政府,在对华关系上不可能再回到以前了。但鉴于中美经济高度相互依赖、核大国间发生战争不会有赢家的现实,中美关系倒退绝没有出路。然而,特朗普集团不撞南墙不回头,对此我们应有足够的应对准备。

  当前中美关系可谓是尼克松访华以来的最低点,但并不排除进一步恶化的可能性。中美两个大国在贸易、科技、金融、舆论和安全等领域,都开始走向对抗,不仅严重动摇两国关系,而且将对国际格局产生深远影响。不可否认,美国仍是世界最强大国家,无论谁妨碍其霸权利益都被视为对手而遭打压;而中国发展前景仍然可期,实现民族复兴的目标不会动摇。因此,作为世界经济两强的中美面对的挑战是,无论彼此有多对立,都必须准备长期相处。虽然尚不至于说谁离开对方就难以生存,但中美一方对另一方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尤其在经贸领域。特朗普说贸易战很容易赢,打了一年多最终谁输谁赢还不一定,两败俱伤则很有可能。总之,特朗普咄咄逼人的外交攻势并未达到预期目标。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只要不屈服于美国淫威,美国霸权就是纸老虎。

  一、中美关系的急遽倒退

  首先,特朗普执政使中美关系“高开低走”。

  2017年特朗普入主白宫的当年即访华,成为继奥巴马之后第二位上任当年即访华的美国总统,一度被看做中美关系好转象征,令人充满了期待。中方给予的国事+的待遇和刷新了世界经贸合作纪录的2500多亿美元贸易大单,成为特朗普向选民炫耀的外交资本。但随后在越南岘港参加APEC峰会时他就公开批评中国贸易不公,回国后更是不依不饶,等于撕毁了两国首脑会晤成果,中美关系出人意料地急转直下,重蹈奥巴马对华关系“高开低走”的覆辙。而中国政府一贯从合作共赢大局出发,竭力避免与美为敌,耐心地举行了12轮贸易谈判,期待通过经济合作甚至单方让利,获取中美关系基本稳定。

  对华贸易战可谓蓄谋已久,特朗普一开始就夸口说贸易战“很容易赢”。自2018年4月谈判起,中国对美贸易“兴师问罪”的态度一度示弱,变相纵容了华盛顿强硬派得寸进尺。但凡事过犹不及,越过底线就走向了反面:美方的步步紧逼,使中方确立了“谈,大门敞开;打,奉陪到底”的基本立场。自2019年5月起,中方的反击迫使美国进入互损模式,而不是它过去追求的单赢或独赢,即美国提出要价、中国低头承诺的不公平谈判。6月底大阪G20会议前,特朗普反复表达与习近平主席会谈的愿望,但会后马上扬言对3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税,继续一边谈判、一边毁约的极限施压,与中方期待的取消一切加税的目标背道而驰。

  特朗普上台中美博弈以来,虽然两国维持着正常外交关系,但美国对华围堵和遏制不仅公开化,而且突破底线的动作越来越多,越来越急。一年多来,中方努力克制,试图以将心比心甚至利益让渡期待美方“良心发现”,转变立场。事实证明,这完全是徒劳的。诚如基辛格说:中美关系已不能回到过去了。在美国已明确中国为对手并进行全方位攻击下,克制和忍让无异于自缚手脚与对手搏击。

  其次,层层加码的谈判要价。

  中国在谈判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展现了极大耐心和诚意。但似乎是谁跟特朗普讲理,他就跟谁过不去;谁跟他对着干,他却网开一面。中美谈判根本就不在同一道频谱上:中国要谈判解决问题,而美国谈判只是藉口。对华贸易战只不过是特朗普全面遏制中国崛起进程的表现之一,此外还有科技战、金融战、舆论战等,并伴随轮番上阵的台湾、香港、南海等热点问题以期达到极限施压效果。

  惯于极限施压的特朗普,在贸易谈判上层层加码。2018年5月初单方面公布的对华谈判要求,美方蛮横要求中方停止产业升级和政府退出经济活动的条款,突显出不切实际的立场。2019年5月,特朗普明确说要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旨在破坏中国经济独立性,遏制中国发展,要中国“不战而降”,让中国全盘接受带侮辱性、歧视性的条款,改变中国体制、侵犯中国主权。这在财经评论家马丁·沃尔夫看来非常荒唐,无异于给中国的最后通牒,是任何主权国家都不可能接受的羞辱。

  美方要中国停止《中国制造2025》的目的是让中国困在低端制造不得升级。特朗普联合“五眼联盟”围堵华为未果,为此居然宣布进入“国家紧急状态”,幸被华为的备胎计划破解。在中方祭出实体反制清单后,特朗普和美资电信巨头又纷纷反悔,提出恢复与华为合作,为受损美企争取腾挪时间。华为5G落地英国是对特朗普科技围堵的沉重一击,而类似于谷歌所谓“不解禁华为,反而对美国安全构成威胁”的“神逻辑”背后是美国专利上的两难:任何耍赖的后果都免不了“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如果一直以来通过专利掠夺、敲诈中国的那套把戏无法再玩下去,那么依靠吸食他国高额专利费存活的公司只能关门,致使不承认华为专利的参议员卢比奥气急败坏地反咬华为是“专利流氓”。

  美国对华科技战也许暂时赢得了上风,但有强大制造业支撑才是最后成功的保障。任正非对苹果等的高风亮节与美政客卑鄙龌龊嘴脸形成极大反差,是美国从科技顶峰滑落的表现。华为的技术突破让中国在好几个领域提前与美国巅峰对决。说华为的反击开启了一家企业推倒一个专利帝国的多米诺骨牌也许并不为过。

  最后,是准备脱钩的对华战略。

  特朗普班子一直说美国误判了中国,让中国占了便宜,美国因吃亏而陷入困境。对此,中国商务部白皮书提出了相反证据:美国才是中美贸易真正受益者。而为阻止中国继续“占便宜”,特朗普团队要与中国决裂。美国要脱钩也没有办法,但不意味着世界末日。其实,全面遏制中国不是特朗普心血来潮,而是美国两党和朝野共识,不同之处仅在于遏制方法而已。

  中国是全球最大市场,即便特朗普想脱钩,美国公司也不一定做得到。美国一直以来垂涎于中国市场潜力,30多年来美企在华投资本来各取所需、互利共赢,现在却要改弦更张。一旦撤离中国,再回去的条件未必同样有利。经济上无法脱钩时,科技脱钩迫在眉睫,以阻止中国藉助美国技术发展。为此,继中兴、华为之后,一大批中国优秀高科技产业被列入实体制裁名单。贸易战和晶片卡脖子进一步宣告了造不如买、买不如租以及市场换技术构想的破灭,这些不过是欺骗中国放弃自主制造和核心技术、永远充当美国产品倾销市场的计谋。中兴受辱再次证明掌握核心技术的重要。事实上,美国的打压和切割,将加速中国本该推动的摆脱技术依赖、实现科技独立的进程,华为5G等技术突破加速了这一进程。

  美国一再炫耀其市场经济,压迫中国不要补贴企业。但一大批美企支持特朗普围攻华为,表明在政企关系上,美国与中国没有实质区别,尽管无法复制中国崛起依靠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既然美国无法克服自身毛病复制中国的有利制度,那就只能把自身毛病“传染”给中国,削弱对手的竞争优势。

  二、特朗普为何反转对华政策

  中美关系在特朗普上台以来迅速倒退,有如下方面原因。

  首先,特朗普认为美国过去对华政策是错误的,必须改弦更张。目前流行的说法是:美国帮助中国加入全球化,希望中国实现经济发展和政治民主。但中国并没有按美国意愿政治上实现西化,因此两国主要矛盾是意识形态性质的。这种将美国完全置于受害者地位的描述,十分可笑。①

  特朗普总是把中美贸易逆差一股脑怪罪到之前总统头上,指责他们让中国占尽了便宜,并乘机做大。要改变这一切,必须改变对华政策:确保中国永远供应美国质优价廉产品,并帮其维护国际秩序。美国退群弃约和切断全球供应链,也是认为中国从中得到更多利益的结果。但中国随国力上升而回归自身国家利益诉求是正常的,美国期待中国“一如既往”顺从其利益要求既不合理也不可行。毕竟此一时彼一时,过去收割羊毛的规则,今天则成了累赘。但挑战在于美国能否建立一套新规则并运作起来,美国国力毕竟相对衰落了,破旧已摧毁了信誉,立新能否服众更是问号。

  正如华为的外籍高管安迪·普尔迪(Andy Purdy)所说:美国总从风险角度看问题,而基于风险的视角影响了对华为的看法,进而影响对中国的看法。商人总统特朗普虽是谈判高手,但并不依靠专家学者,而是依赖民粹主义、冷战遗老、右翼鹰派的情绪化煽动,做出不系统、不全面更非长远的对华决策。特朗普对华贸易战也有明显的国内政治考虑,至少对贸易战进程把控及舆论炒作,密切配合着连任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扮演着美国国内政治斗争牺牲品角色。如果选民或华尔街利益都因对华贸易战受损,特朗普的后院未必稳固。

  其次,打压中国的快速发展。

  特朗普班子认为必须遏制中国,因为再过几年就遏制不了了。贸易谈判中,美国以违背市场规则为由指责中国补贴企业、要政府退出经济活动。实际上是只要中国发展了,就被美国看做威胁,就要中国“改革”!美国就利用优势“在对手成功之前将其打败”,如将中国科技产业与世“隔离”,可有效减缓中国发展步伐;而“隔离”也是一种谈判策略,认为短期内中国的损失比美国大。为了废掉中国的优势,美国有的是藉口。从绑架孟晚舟到窃运华为包裹,美国为遏制中国已无所不用其极,更遑论什么契约精神了。中国人均收入还不及美国1/5,美国就已无法容忍,迫不及待压制了,除了直接军事手段,甚至到了只有中国想不到、没有美国做不到的地步!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快速发展很容易与中美关系联起来,甚至有人说没有对美开放就不会有今天的中国,并以此“证明”美国没有遏制中国。中美关系缓和与合作是中国发展的外部因素之一,但不应无限夸大美国作用。早在美国建国之前中国就是世界第一。如果不被美国遏制,中国很可能早已重回世界第一了。像伊朗、朝鲜、古巴等国家被遏制一百年也不会成为世界第二。中国的发展主要是中国人勤劳、智慧、牺牲、奉献、规模禀赋等综合作用的产物。特朗普一再说美国“再造了中国”,编造“对华有恩论”,无非是施压中国做更多让步。面对打压,有人幻想继续韬光养晦,认为只要过了这道坎就不会再受欺负了,但这只能让美国以最低代价赢得与中国的博弈,继续压制。特朗普团队对华贸易战之所以信誓旦旦,正是因为他们以为在中国安插的内应可以发挥作用,必要时里应外合扳倒中国。

  最后,维护美国第一的目标。

  苏联解体成就了美国唯一超级大国地位,因为苏联解体更多是堡垒从内部攻陷的结果,让美国趁机占尽了便宜。赢得冷战并非美国一己之力,却要贪天之功。如无中美关系缓和、没有中国在全球和地区事务上的配合,美国未必能成为冷战赢家。以里根为偶像的特朗普企图让中国重蹈苏联解体覆辙,认为只要打倒实力差距最小的对手,美国霸权地位就不会丢。但中国不是苏联,对中国复制冷战那一套的任何幻想,注定要破产。

  美国一超独霸不受约束的结果,使世界多数国家习以为常,成为“顺民”,尤其安倍为了日本利益投机取巧,无原则无尊严地迎合;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则为虎作伥;国际上一大批见风使舵的骑墙派,以及拍马溜须的极端鹰派内阁,都使特朗普外交随心所欲。美国综合国力第一,军费开支是其后十国的总和,本来不应担心安全。但以全球为对象的美国安全界定过于宽泛,无论何地局势变动都与美国有关。冷战结束三十年了,美国独享霸权,使美国政客无所顾忌,甚至以“撒谎、欺骗、偷盗”为荣耀②!因为如果美国是个锤子,那么整个世界都是钉子③,这与世界和平是何等的格格不入。

  美国曾谋求与中国构建G2集团,要中国做霸权护持打手,而成其他国家嫉恨目标,可谓一箭双雕。但即使退一步,中美合作共生也至少阶段性地变相帮助延续美国霸权。虽然这并非中国甘心情愿的选择,却不能改变这种客观效果。反过来,如中美决裂和冲突,通过打压中国实现美国第一的目标只能适得其反,加速其衰落进程,尽管中国发展也受干扰甚至可能严重受阻。特朗普如何处理与中国关系,无疑直接决定美国霸权命运。

  三、中美关系倒退的影响深远

  中美关系倒退到今天,将影响特朗普能否实现美国第一的目标、中国的崛起进程甚至是地区和世界和平与稳定。

  第一,特朗普能否实现美国第一?

  作为二战和冷战胜利者及受益者,美国可谓享受了无尽霸权红利,自然不心甘情愿和平让渡这地位,而是不计后果拼死维护。防止任何大国在欧亚大陆两端崛起,是美国战略家布热津斯基早就提醒统治者的地缘政治挑战。从历史到现实,挑战者具体就是德苏中日四国。何况特朗普国家安全战略和军事战略报告诸多文件,都确认中俄为并列的首要目标。

  打压中国是否有助于实现美国第一?一年多来的贸易战美国并未讨到便宜,就业率也非吹嘘的前所未有;恢复实体经济虎头蛇尾。2019年6月《纽约时报》称,每个家庭平均为关税多付出414美元消费帐单,还有豆农和制造业甚至高科技产业的损失,都是特朗普鲁莽行为导致的结果。多年的脱实向虚使产业严重空心化,短期难以改变。外交上,欧洲盟友勾心斗角,亚洲盟友同床异梦;尽管对普京惺惺相惜,但美俄关系未能好转;对伊朗委内瑞拉的蛮横外交失分更多。再加退群欠费,美国霸权已无道义基础。过去18年,美国全球领导地位式微,中国的地位却不断加强和巩固。④天下苦美久矣,只差揭竿的领头人。

  打压中国不仅不能挽救美国第一的地位,反而削弱这一地位。冷战后美国长期独大,是建立在发展中国家弱小及苏联解体基础上的。经过20多年全球化进程,发展中国家整体崛起,美国国力相对下降,世界权力中心进一步分散。美国金融霸权已岌岌可危,民主灯塔千疮百孔,能否扭转颓势,并不能通过扳倒对手实现。任何超越自身能力的战略,都难逃帝国过度扩张并衰退的悲剧。如执意与中国纠缠下去,盟友和对手将乘机摆脱控制并做大,这才是美国霸权的噩梦。何况特朗普无法与里根比:那时美国还有庞大的实体经济做家底;苏联也无法与中国比:毕竟苏联内外交困,而中国比美国发展势头快得多,中美此升彼降趋势不会变。

  第二,中国崛起进程能否继续。

  中国和平发展已持续四十年之久,是大国中历来少见的。过去的进程和平,并不意味着未来也如此,必须得有被打断的应对措施。因为美国能与一个弱小而顺从的中国相处,绝不可能与一个强大而独立的中国为伍。美国人的国际关系法则是排他而非共赢的,中国的强大自然视为霸权障碍。中美经济深度融合,并不妨碍美国对华全面围堵,为打断中国发展进程甚至不惜两败俱伤。看看冷战后的国际形势变化,即便虚弱不堪的俄罗斯也要被赶尽杀绝,更不用说中国了。

  贯穿12轮贸易谈判的,是特朗普要求中国经济结构改革、终止政府补贴、废除《中国制造2025》、特别是窒息华为,其目的根本不是扭转逆差,而是让中国失去未来。美国对华定点打击,提醒我们对美斗争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凡是美国反对的,就证明我们的路子走对了。如果没有华为的备胎计画,美国窒息中国高科技的后果不堪设想。而造成右翼错觉的一是美国自以为超人一等,凌驾于中国之上,二是将中国的隐忍当成软弱。这与中国政治生态不无关系,亲美崇美恐美势力兴风作浪,投降主义思潮弥漫,助长了美国野心。但因彼此都是核大国,美国对华直接用武并无把握,朝鲜战争那样差距极大的条件下都无胜算。军事征服如可行,美国绝不会等到现在。中国要崛起,势必过美国这道坎,要过美国坎必须医治恐美症。

  美国的遏制打压,必将干扰中国崛起进程,过去那种相对顺利的经验难成借鉴。但美国只能延缓这一进程,而不可能打断它,因为中国发展速度快于美国。事实上,即使过去的发展经历也不顺畅,而是中国一再隐忍的结果,虽然打压力度小,承受能力也不大。现在打压力度大,承受能力也随之提升,关键在于斗争决心和意志。不搞对抗是中国一贯立场,但被置于死地就不能不抵抗,置之死地而后生。虽然西方历史上少有和平权力转移发生,但并不意味着美国超强地位维持与中国崛起进程必然迎头相撞。

  第三,关系到地区和世界和平。

  美国要继续统治和掠夺世界,又无力将掠夺游戏玩下去,只能不顾规则使用蛮力,成为世界乱象根源。在全力打压中国之外,金融制裁俄罗斯,以贸易、网络、金融和军事围剿伊朗,恣意打压欧洲盟友,公开推翻委内瑞拉民选政府、恶化巴以关系等。特朗普外交表明美国正走向白人至上的民粹主义、野蛮的法西斯主义甚至是恐怖的种族主义。

  或许特朗普就是要用强大军事力量填补贸易战损失的信用度。在他看来,美国没有信用也许不要紧,只要有枪就可以了。尽管美国债务达到了破纪录的22万多亿美元,特朗普还是要增加军费。一是与恢复实体经济比,武力胁迫和勒索全世界是捷径;二是兜售军火牟利更快,为此必须搞乱世界。霸权不受制约,必将为所欲为,祸害全世界。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就是美国霸权不受制约的案例。但随着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力量崛起,特别是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确立,美国的军事冒险不能不有所顾忌,不敢轻启战端,表明中国力量的上升成为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基石。

  特朗普外交大棒挥舞,到处恐吓,实则色厉内荏。俄罗斯在叙利亚奋力一搏扭转了中东局势,也改变了被金融制裁的窘境。特朗普对朝鲜容忍再三,对伊朗先硬后软,对无人机被击落忍气吞声;面对俄罗斯少量特种兵的出现,对后院的委内瑞拉也只能打打嘴炮。特朗普为何能忍常人难忍之事?一是他本来老奸巨猾善于使诈,期望能如同奥巴马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二是美国问题缠身,只能集中力量对付中国,无力再发动战争,落入陷阱;三是中俄等正义力量的崛起,正在终结其为所欲为的任性外交。

  四、中美冲突的未来出路

  特朗普上台以来,把自身问题归咎于中国是不公平的,强词夺理改变不了现实。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和核武大国,迎头相撞的后果是灾难性的,中国必须做好准备。但中国毕竟不同于以往挑战者,不会重蹈覆辙。事实上,中美仍有合作空间,合作才有出路。

  一是美国的问题是自己造成的。

  美国霸权衰弱是自身造成的,而不能怪罪中国和世界。正如前总统卡特接特朗普电话时说的:美国忙打仗,中国重发展。美国为此花费了3万亿美元,而中国高铁则突破3万公里。⑤特朗普及其班子喋喋不休抱怨中国占便宜,是无稽之谈,而事实恰好相反:美国依赖中国才维持了20余年低通胀、高水平的生活!否则,就凭美国在生产领域的投入产出,生活品质早就下滑更多了。

  同样,美国贸易逆差也是自身原因造成的:长期以来产业转移导致的实体经济空心化和就业品质降低,2008年金融危机后政府救市资金并未流入实体经济而是继续扩张金融泡沫。因为美国产业结构没有随其主导的全球化进程而调整,跨国企业和金融企业在美国独特的职业经理人制度下,一味追求短期个人利益,长期无视产业链上下游利益;再加上美元的世界货币角色,决定了美国作为最大市场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必将进口多出口少。所以,想要一次解决贸易失衡问题是不可能的,美国通过对一国加征关税而减少的任何贸易逆差,都将被替代为相对于其他地方的贸易逆差。⑥也就是说,因自身问题造成的对华贸易逆差,惩罚中国是治标而非治本。

  把中国经济发展归功于与美国的关系,意在转嫁责任,也是国内外反华势力勾结否定前30年、最终为推翻中共合法性而制造的舆论。特朗普经济政策成功的前提是迅速拿下中国,中国的反击使其希望落空,于是发动舆论攻势,企图挽回败局,亲美崇美恐美势力便露出了水面。这些人不仅不爱国,还仇视别人爱国,动辄扣上“爱国贼”帽子!不是把特朗普挑起贸易战归咎于美国的霸道,而是归为所谓中国强硬和高调;附和美国说中国未履行入世承诺,不遵从普世价值;认为与强大的美国过招必败无疑,早投降可以少损失;打贸易战对百姓没好处,甚至盼着中国输掉贸易战!总之,就是要把美国利益置于中国利益之上。买办的危害已被中国近代史反复证明过,如今死灰复燃。要理顺与美关系,必须正本清源。

  二是中国必须做好全面摊牌准备。

  面对打压,抵抗和妥协都是手段。但美国的目标不只是经贸问题,而要从根本上打压、遏制中国发展。美国看重的不是动机和目的,而是实力本身,无论中国如何表白或善待美国都不会被豁免。对中国国运的打压,将决定中华民族的生存繁衍,投降意味着要做美国事实上的经济殖民地。贸易战外还有越来越多其他战,有限的反击并不够,与美国的合作更不能一厢情愿,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只有敢于“打得一拳开”,打赢特殊的“上甘岭”战役,中华民族的全面崛起才有希望。

  上世纪70年代起,美国对华和平演变已持续半世纪。尽管套路并非一成不变,但从和平演变对象看,中国早已进入“狼来了”的心理疲惫阶段。事实上,没有什么比对西方普世价值的话题更严重撕裂社会舆论了。中美竞争是在并未消失的东西方制度较量下进行的,鉴于西方对东方仍占有相当优势,中国在竞争中处于被动和不利地位。对付中俄核武大国,美国最可能采用的就是“民主自由模式”,针对内部弱点分拆瓦解,正如香港正在发生的“颜色革命”那样。肆无忌惮践踏中华民族的利益和尊严这本活教材,更好教育了中国人民。

  中美关系历史和现实表明,与美国相处,必须有斗争的胆量和艺术。战场上拿不回来的,谈判桌上绝对拿不回来。维系中美关系的既不能只有可能导致破裂的强硬立场,更不能只有一味的投降让步!斗争与合作是中美关系本质属性。让美国罢手的从来不是让利,而是被打疼。只有打赢这一仗,美国才会有谈判的诚意。在美国不择手段打压下,一些人一味强调合作或曰不应改变对美政策,不过是单向对美让利的同义语;而所谓不对抗,更不能各打五十大板,毕竟中国从不寻求对抗,要对抗的一直是美国,更不能把中国的正当防卫当对抗。只要坚持下去不被打倒,美国就不敢轻易对中国动手。由于当下盛行的自由主义自以为代表了西方的文明先进,总有一种莫名其妙的道德优越感,往往以所谓谦虚为由头,打击国人自信心。所以中国现在硬实力虽不弱,但心理塑造还需要更多自信加持。

  中美关系是外交重中之重、国家核心利益、斗而不破等概念,一定程度上虽体现了双边关系现实,但也窒息了中国外交思维,毕竟中美关系并非中国外交全部。有美国合作固然好,没有天也塌不下来。美国若决意脱钩,谁也勉强不了。但若为合作而无条件地合作,最后也许自取其辱。中国要继续和平自主发展,必须摆脱美国强加的羁绊!

  三是中国不同于之前挑战者。

  中美两国处在权力变迁的历史阶段,也处在西方-非西方权力交替关键时刻,更处在国际治理体系变化的重要节点。⑦虽然美国国务院政策规划办公室前主任斯金纳暗指中美冲突为“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而有意突显这一冲突比美国以往面临的挑战更危险,意味着中美“战略竞争”有着你死我活对决的涵义。但中国与以往挑战者具有质的不同:中国并非霸权更替的竞争者,更无意取代美国领导地位。

  无论法西斯德国和军国主义日本的侵略,还是苏联社会帝国主义的扩张,都对世界和平稳定构成了威胁,也威胁了美国。美国与日德苏的竞争,是争夺势力范围的霸权之争,彼此不仅没有共同利益,而且相互排斥;斯金纳自作多情地认为的这种西方内部的竞争同样你死我活。中国从来就不具扩张野心,更没有与美国争夺领导权或势力范围,中国只不过主张自身应有的权益,与过去争夺霸权者有质的不同。更何况,中美经济上已形成高度共生关系,即便美国想切割,也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让美国矛盾的是,不打贸易战,中国会很快超越;打贸易战,中国的全球供应链和市场位置又难以逾越。

  现实是,美国确实死抱着强权政治、炮舰政策的冷战思维不放,不断加紧遏制中国,企图通过发起新冷战而置中国于死地。美国把中国捍卫正当权益看做对其利益的威胁和危害,是不公正不道德的,丧失了起码的是非观。面对挑战,中国不可能束手就擒。经验表明以斗争求合作则合作存,以妥协求合作则合作亡。东方文化传统的中国一向适可而止,坚持有理有利有节斗争,为避免两败俱伤,给对手下台阶的余地。当然,如果非要你死我活的零和游戏,迫使中国效仿丛林法则,就不仅是中美关系的悲哀,也将是全人类的不幸。

  四是双方仍然有合作潜力。

  在核武制约下的中美竞争谁也不要妄想灭掉谁。既然灭不了,中美就得共处,而且仍有合作空间。现在并非当年的美苏两极世界,冷战式集团对抗已成历史。正如德国总理默克尔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演讲时说:“全球化的进程不可逆转,任何单边主义都将失败,人类需要一个共同的方向,而不是各自为战。”⑧

  从争夺殖民地到划分势力范围再到中美竞争技术、规则、标准和制度,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工业化进行到目前阶段,精细化分工必然导致全球协作,才能实现优势互补和企业利益的最大化。这是任何国家阻挡不了的趋势。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年贸易额超过6千亿美元,中美两国企业和消费者利益高度互补和依赖。何况美国并非全球化的输家,虽然有赢有输,但总体赢的多。跨国资本、华尔街和科技巨头都是赢家,还有总是赢的军工集团。输家是产业转移的低端就业者,无论在哪儿终究要淘汰。当政客指责中国赚便宜时,绝口不提美国企业在华赚了多少。否则,苹果公司在美唯一一条生产线也不会迁来中国。赢家并不露富,特朗普只听到输家诉苦了。由于贸易逆差是中美经济结构及两国全球体系各自定位的结果,美国减少从中国进口,必须从其他国家弥补,而不能降低逆差。

  无论美国经济结构是否调整,中美经贸合作都有潜力可挖。中美生产和消费关系即使畸形,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特朗普要想一夜改变,不切实际,而合作的前景依然庞大。华为总裁任正非说,中美在技术上应为人类多做贡献,而不是相互拆台,毕竟人类征服充满挑战的自然未知领域任重道远,共同利益大于分歧。中国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魏凤和也说:“中美之间的冲突和对抗,不符合两国人民的利益,也不符合世界的利益。”⑨现实正是如此。美国严重破败的基础设施,就需要号称“基建狂魔”的中国施以援手。在登陆月球背面后,中国就承诺为美国提供中继卫星通讯服务,而即使美国当初拒绝中国加入国际空间站,中国空间站也会为美国提供未来合理试验要求。

  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合作是中美唯一正确的选择”,冲突和倒退绝没有出路。中美关系发展到今天确实具有前所未有的现实意义。但毋庸置疑,中美矛盾不仅是中国面对的主要矛盾,而且是当今世界的主要矛盾。为避免悲剧发生,走出所谓“修昔底德陷阱”,需要两国领导人高超的政治智慧和娴熟的外交技巧,同时必须共同努力,相向而行,才有出路。

  注释:

  ①慕峰,“深度全球化与中美之争:美国需要理解自身的问题,中国需要理解世界”,《钝角网》,2019年6月6日,http://dunjiaodu.com/waijiao/4840_3.html

  ②Jonas E.Alexis,NOW Mike Pompeo: "We lied,we cheated,we stole",Veterans Today,https://www.veteranstoday.com/2019/04/27/nwo-mike-pompeo-we-lied-we-cheated-we-stole/

  ③Mythili Sampathkumar,"Trump's national security advisor John Bolton is a hammer and he sees everything as a nail",The Independent,March 24,2018,https://www.yahoo.com/news/trump-apos-national-security-adviser-214033443.html

  ④詹姆斯·路易斯(James A.Lewis),CSIS智库报告全文:创新较量是中美竞争的核心。

  ⑤David Brennan,"Jim Carter took call about China from concerned Donald Trump: 'China has not wasted a single penny on war'",Newsweek,April 15,2019,https://www.newsweek.com/donald-trump-jimmy-carter-china-war-infrastructure-economy-trade-war-church-1396086?fbclid=IwAR2RpWwUWl16RTUKx8GEMyCLsDtpQLFr-waLpu1Tfcl4HnOLIP8FFm8xJIw

  ⑥日本财相:解决贸易逆差需要全球合作,FT中文网,2019年6月3日,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83040/ce?exclusive,登录时间:2019年6月4日。

  ⑦王玮,“权力变迁、责任协调与中美关系的未来”,《世界经济与政治》,2015年第5期,第77页。

  ⑧Joey Garrison,Merkel rebukes Trump politics in Harvard commencement speech: Tear down walls of ignorance,USA Today,May 31,2019,https://www.usatoday.com/story/news/nation/2019/05/31/angela-merkel-rebukes-trump-politics-harvard-commencement-speech/1298475001/

  ⑨《联合早报》,2019年6月2日。

  (全文刊载于《中国评论》月刊2019年10月号,总第262期)

中美经济高度相互依赖,冲突不会有赢家。

  中评社╱题:“中美关系:倒退没有出路” 作者:李庆四(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特朗普对华发起的全面围堵战略使中美关系发生了急转直下的逆转。自2018年3月起美国开启的贸易战至今仍看不到结束的前景,此外还有科技战、网络战、金融战、舆论战,以及纵容台独甚至祸乱香港等手段轮番上阵,可能就差公开动武了。尽管美国两大政党在其国内事务上势不两立,但在对华强硬上却出奇的一致,表明无论是特朗普政府还是之后的其他政府,在对华关系上不可能再回到以前了。但鉴于中美经济高度相互依赖、核大国间发生战争不会有赢家的现实,中美关系倒退绝没有出路。然而,特朗普集团不撞南墙不回头,对此我们应有足够的应对准备。

  当前中美关系可谓是尼克松访华以来的最低点,但并不排除进一步恶化的可能性。中美两个大国在贸易、科技、金融、舆论和安全等领域,都开始走向对抗,不仅严重动摇两国关系,而且将对国际格局产生深远影响。不可否认,美国仍是世界最强大国家,无论谁妨碍其霸权利益都被视为对手而遭打压;而中国发展前景仍然可期,实现民族复兴的目标不会动摇。因此,作为世界经济两强的中美面对的挑战是,无论彼此有多对立,都必须准备长期相处。虽然尚不至于说谁离开对方就难以生存,但中美一方对另一方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尤其在经贸领域。特朗普说贸易战很容易赢,打了一年多最终谁输谁赢还不一定,两败俱伤则很有可能。总之,特朗普咄咄逼人的外交攻势并未达到预期目标。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只要不屈服于美国淫威,美国霸权就是纸老虎。

  一、中美关系的急遽倒退

  首先,特朗普执政使中美关系“高开低走”。

  2017年特朗普入主白宫的当年即访华,成为继奥巴马之后第二位上任当年即访华的美国总统,一度被看做中美关系好转象征,令人充满了期待。中方给予的国事+的待遇和刷新了世界经贸合作纪录的2500多亿美元贸易大单,成为特朗普向选民炫耀的外交资本。但随后在越南岘港参加APEC峰会时他就公开批评中国贸易不公,回国后更是不依不饶,等于撕毁了两国首脑会晤成果,中美关系出人意料地急转直下,重蹈奥巴马对华关系“高开低走”的覆辙。而中国政府一贯从合作共赢大局出发,竭力避免与美为敌,耐心地举行了12轮贸易谈判,期待通过经济合作甚至单方让利,获取中美关系基本稳定。

  对华贸易战可谓蓄谋已久,特朗普一开始就夸口说贸易战“很容易赢”。自2018年4月谈判起,中国对美贸易“兴师问罪”的态度一度示弱,变相纵容了华盛顿强硬派得寸进尺。但凡事过犹不及,越过底线就走向了反面:美方的步步紧逼,使中方确立了“谈,大门敞开;打,奉陪到底”的基本立场。自2019年5月起,中方的反击迫使美国进入互损模式,而不是它过去追求的单赢或独赢,即美国提出要价、中国低头承诺的不公平谈判。6月底大阪G20会议前,特朗普反复表达与习近平主席会谈的愿望,但会后马上扬言对3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税,继续一边谈判、一边毁约的极限施压,与中方期待的取消一切加税的目标背道而驰。

  特朗普上台中美博弈以来,虽然两国维持着正常外交关系,但美国对华围堵和遏制不仅公开化,而且突破底线的动作越来越多,越来越急。一年多来,中方努力克制,试图以将心比心甚至利益让渡期待美方“良心发现”,转变立场。事实证明,这完全是徒劳的。诚如基辛格说:中美关系已不能回到过去了。在美国已明确中国为对手并进行全方位攻击下,克制和忍让无异于自缚手脚与对手搏击。

  其次,层层加码的谈判要价。

  中国在谈判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展现了极大耐心和诚意。但似乎是谁跟特朗普讲理,他就跟谁过不去;谁跟他对着干,他却网开一面。中美谈判根本就不在同一道频谱上:中国要谈判解决问题,而美国谈判只是藉口。对华贸易战只不过是特朗普全面遏制中国崛起进程的表现之一,此外还有科技战、金融战、舆论战等,并伴随轮番上阵的台湾、香港、南海等热点问题以期达到极限施压效果。

  惯于极限施压的特朗普,在贸易谈判上层层加码。2018年5月初单方面公布的对华谈判要求,美方蛮横要求中方停止产业升级和政府退出经济活动的条款,突显出不切实际的立场。2019年5月,特朗普明确说要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旨在破坏中国经济独立性,遏制中国发展,要中国“不战而降”,让中国全盘接受带侮辱性、歧视性的条款,改变中国体制、侵犯中国主权。这在财经评论家马丁·沃尔夫看来非常荒唐,无异于给中国的最后通牒,是任何主权国家都不可能接受的羞辱。

  美方要中国停止《中国制造2025》的目的是让中国困在低端制造不得升级。特朗普联合“五眼联盟”围堵华为未果,为此居然宣布进入“国家紧急状态”,幸被华为的备胎计划破解。在中方祭出实体反制清单后,特朗普和美资电信巨头又纷纷反悔,提出恢复与华为合作,为受损美企争取腾挪时间。华为5G落地英国是对特朗普科技围堵的沉重一击,而类似于谷歌所谓“不解禁华为,反而对美国安全构成威胁”的“神逻辑”背后是美国专利上的两难:任何耍赖的后果都免不了“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如果一直以来通过专利掠夺、敲诈中国的那套把戏无法再玩下去,那么依靠吸食他国高额专利费存活的公司只能关门,致使不承认华为专利的参议员卢比奥气急败坏地反咬华为是“专利流氓”。

  美国对华科技战也许暂时赢得了上风,但有强大制造业支撑才是最后成功的保障。任正非对苹果等的高风亮节与美政客卑鄙龌龊嘴脸形成极大反差,是美国从科技顶峰滑落的表现。华为的技术突破让中国在好几个领域提前与美国巅峰对决。说华为的反击开启了一家企业推倒一个专利帝国的多米诺骨牌也许并不为过。

  最后,是准备脱钩的对华战略。

  特朗普班子一直说美国误判了中国,让中国占了便宜,美国因吃亏而陷入困境。对此,中国商务部白皮书提出了相反证据:美国才是中美贸易真正受益者。而为阻止中国继续“占便宜”,特朗普团队要与中国决裂。美国要脱钩也没有办法,但不意味着世界末日。其实,全面遏制中国不是特朗普心血来潮,而是美国两党和朝野共识,不同之处仅在于遏制方法而已。

  中国是全球最大市场,即便特朗普想脱钩,美国公司也不一定做得到。美国一直以来垂涎于中国市场潜力,30多年来美企在华投资本来各取所需、互利共赢,现在却要改弦更张。一旦撤离中国,再回去的条件未必同样有利。经济上无法脱钩时,科技脱钩迫在眉睫,以阻止中国藉助美国技术发展。为此,继中兴、华为之后,一大批中国优秀高科技产业被列入实体制裁名单。贸易战和晶片卡脖子进一步宣告了造不如买、买不如租以及市场换技术构想的破灭,这些不过是欺骗中国放弃自主制造和核心技术、永远充当美国产品倾销市场的计谋。中兴受辱再次证明掌握核心技术的重要。事实上,美国的打压和切割,将加速中国本该推动的摆脱技术依赖、实现科技独立的进程,华为5G等技术突破加速了这一进程。

  美国一再炫耀其市场经济,压迫中国不要补贴企业。但一大批美企支持特朗普围攻华为,表明在政企关系上,美国与中国没有实质区别,尽管无法复制中国崛起依靠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既然美国无法克服自身毛病复制中国的有利制度,那就只能把自身毛病“传染”给中国,削弱对手的竞争优势。

  二、特朗普为何反转对华政策

  中美关系在特朗普上台以来迅速倒退,有如下方面原因。

  首先,特朗普认为美国过去对华政策是错误的,必须改弦更张。目前流行的说法是:美国帮助中国加入全球化,希望中国实现经济发展和政治民主。但中国并没有按美国意愿政治上实现西化,因此两国主要矛盾是意识形态性质的。这种将美国完全置于受害者地位的描述,十分可笑。①

  特朗普总是把中美贸易逆差一股脑怪罪到之前总统头上,指责他们让中国占尽了便宜,并乘机做大。要改变这一切,必须改变对华政策:确保中国永远供应美国质优价廉产品,并帮其维护国际秩序。美国退群弃约和切断全球供应链,也是认为中国从中得到更多利益的结果。但中国随国力上升而回归自身国家利益诉求是正常的,美国期待中国“一如既往”顺从其利益要求既不合理也不可行。毕竟此一时彼一时,过去收割羊毛的规则,今天则成了累赘。但挑战在于美国能否建立一套新规则并运作起来,美国国力毕竟相对衰落了,破旧已摧毁了信誉,立新能否服众更是问号。

  正如华为的外籍高管安迪·普尔迪(Andy Purdy)所说:美国总从风险角度看问题,而基于风险的视角影响了对华为的看法,进而影响对中国的看法。商人总统特朗普虽是谈判高手,但并不依靠专家学者,而是依赖民粹主义、冷战遗老、右翼鹰派的情绪化煽动,做出不系统、不全面更非长远的对华决策。特朗普对华贸易战也有明显的国内政治考虑,至少对贸易战进程把控及舆论炒作,密切配合着连任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扮演着美国国内政治斗争牺牲品角色。如果选民或华尔街利益都因对华贸易战受损,特朗普的后院未必稳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