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文语中评:美对华政策基调重大转变

史文认为,特朗普政府终于承认接触对美而言是不可避免的必要政策 中评资料相

  中评社华盛顿10月25日电(记者余东晖)美国知名中国问题专家史文(Michael Swaine)对中评社指出,彭斯最新演讲代表了美国对华政策基调的重大转变,特朗普政府终于承认,接触对美而言是不可避免的必要政策;华府看似正从妖魔化运动中后撤,试图建立对华更现实手法。北京也应加强和重估政策,以可信和建设性步骤应对美方和全球关切。

  彭斯24日演讲之后,中评社记者通过电子邮件采访多位美国专家学者。正在中国访问的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高级研究员史文回复道:“确实,我要说,这个演讲代表了美国对华政策基调的重大转变。”

  史文评点道:彭斯重申了他以前对中国的许多批评,他的许多评论有些道理。但与以往一样,关于美国过去的对华政策、中国当前的政策以及美国的观点和利益,也存在着大量的夸大和歪曲,还有相当多的家长式说教和花言巧语。

史文去年曾撰文呼吁不要妖魔化中国

  彭斯在演讲的最后强调,美国不想与中国脱钩,也不想对抗或遏制中国。彭斯说,美国只是希望进行坦率和建设性的谈判,以实现更公平的关系。彭斯还表示,美国因此希望与中国接触。史文指出,这些要点以前从未被明确说明过。因此,华盛顿最终明确承认,对美国而言,接触是不可避免的、必要的政策。

  牵头起草“中国不是敌人”百人联名公开信的史文认为,彭斯论调的转变反映了许多人对特朗普政府的批评和压力,他们认为特朗普政府只强调零和竞争和对中国的“准遏制”(quasi-containment)政策。他猜想,也许今年7月3日发表的公开信在这方面给华盛顿施加了压力?他指出,这也可能反映了美国公众并不完全支持对中国采取对抗和零和策略的事实。

  史文指出,无论如何,看起来华盛顿正在从妖魔化运动中后撤,并试图对中国建立一种更现实的手法。现在需要在此基础上,提出对中国更现实的要求,并进行一定程度的真正建设性接触。史文同时指出,就北京方面而言,它也需要加强和重新评估自己在许多领域的政策,并制定可信的、建设性的举措,以解决美国和全球的关切,不仅在贸易方面,而且在安全领域和网络商业窃密方面。

包道格认为,彭斯讲话既想安抚市场,又想显示特朗普对华强硬 中评资料相

  有美国学者认为,彭斯的最新演讲,反映了特朗普政府“两厢讨好”的心态。

  比较去年10月4日的演讲,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杰出研究员包道格(Douglas Paal)对中评社表示,特朗普曾经指责中国干涉美国2016年大选的程度甚至超过俄罗斯,去年彭斯的演讲是对这一指控的无力辩护。随着穆勒的调查被曝光,特朗普的这番讲话试图证明,在不向中国的批评者妥协的同时,与中国签署一项临时贸易协议是合理的。

  包道格指出,彭斯一方面要在即将到来的美国大选前安抚因贸易战而动荡的市场,另一方面又要向批评中国的人士提供“红肉”,以表明特朗普在与北京打交道方面仍然比前几任总统更强硬,这样人们才不会在大选中抛弃特朗普。

  耶鲁大学法学院“蔡中曾中国中心”高级研究员董云裳(Susan Thornton)对中评社表示,她觉得彭斯似乎是在试图让美国国内观众觉得他很强硬,而对中国观众则比较温和。因此彭斯传递的信息有点令人困惑,但她认为,特朗普政府试图两全其美。

史文认为,特朗普政府终于承认接触对美而言是不可避免的必要政策 中评资料相

  中评社华盛顿10月25日电(记者余东晖)美国知名中国问题专家史文(Michael Swaine)对中评社指出,彭斯最新演讲代表了美国对华政策基调的重大转变,特朗普政府终于承认,接触对美而言是不可避免的必要政策;华府看似正从妖魔化运动中后撤,试图建立对华更现实手法。北京也应加强和重估政策,以可信和建设性步骤应对美方和全球关切。

  彭斯24日演讲之后,中评社记者通过电子邮件采访多位美国专家学者。正在中国访问的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高级研究员史文回复道:“确实,我要说,这个演讲代表了美国对华政策基调的重大转变。”

  史文评点道:彭斯重申了他以前对中国的许多批评,他的许多评论有些道理。但与以往一样,关于美国过去的对华政策、中国当前的政策以及美国的观点和利益,也存在着大量的夸大和歪曲,还有相当多的家长式说教和花言巧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