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权:吴敦义应排不分区“立委”安全边缘位置
李哲华被“拔”掉选战操盘手的原因,台湾政坛有多种揣测,众说纷纭。其中最“主流”的两个说法,一说是吴敦义担心郭台铭和柯文哲的台湾民众党联手抢“立委”席次,对吴敦义念兹在兹的国民党“立委”选情不利,因而要找回郭台铭。但在此风声放出后,郭营有人声称,李哲华对郭台铭的态度极不友善,甚至使用了带有人身攻击的词汇。吴敦义要为“吴郭会”营造良好气氛,因而就搬开这块“绊脚石”,以此来讨好郭台铭。果然,国民党的人事令刚作出,郭营发言人蔡沁瑜就声称两人都有见面意愿,幕僚们正在进行安排。但是,“郭粉”却强烈反弹,认为郭台铭不能面见曾经被其欺骗过的“渣男”,并纷纷退出“果冻粉圈”。这就迫使郭营连忙宣布,不会有“吴郭会”。因而有人谑称,吴敦义曾经欺骗过郭台铭,与马英九、郝龙斌等人合作,引诱他出来参加国民党“总统”初选,以求“卡”住韩国瑜,但却又以对郭台铭绝对不公的民调方式将之淘汰掉。现在,轮到郭台铭“欺骗”吴敦义一次,让他选战尚未开打就先行损失掉一员操盘大将。在这方面,吴敦义与郭台铭两人算是“扯平了”,没有谁亏欠谁的问题。
另一说是李哲华极力反对吴敦义将自己列为国民党“不分区“立委”名单内甚至是第一名。不少人指出,吴敦义从决定参选国民党主席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将眼光盯在二零二零年的“总统”大选。而在履职国民党主席之后,他克服许多困难,筹措国民党党务运作经费特别是党工薪水,更自认为“二零二零,非吴莫属”。尤其是国民党在“九合一”选举中大胜后,吴敦义要实现“总统”梦”的意愿更为强烈。因此,他在党内“总统”初选的过程中,充分运用党主席特权,利用初选方式来“卡”掉威胁自己的“总统”参选人权利的同志,一会儿抛出美国式初选,一会儿主张全党员投票,一会儿又变党员投票与民调各占五成,一会儿又依党内规定党员投票占三成民调占七成,以“A”卡“B”,再以“B”卡“C”。而吴敦义的千变万化,党内或是外界无不解读是为了自己的选“总统”私利。
但在国民党和民进党的公职参选史中,都未曾有过党主席将自己列为“不分区“立委”名单的。如果此说属实,那就是“小公鸡破啼儿--第一次”了。这当然遭到国民党选战操盘部门的抵制和反对,其中就以李哲华的态度最坚决,认为倘将吴敦义列入“不分区“立委”名单,外界观感不好,将会连带影响“总统”和“立委”大选的选情。这就“得罪”了吴敦义,非要“拔”掉他不可了。实际上,组发会主委在国民党六大部门中,重要性仅次于政策会执行长一职,但更重要的是掌管“不分区“立委”提名办法的拟制权及名单建议权。吴敦义不搬开这块“绊脚石”,就根本不可能被列入“不分区“立委”参选人名单,更遑论是第一名。
实际上,“立委”分为“区域“立委”与“全国不分区及侨选“立委”、“原住民“立委”三种。其中“区域“立委”和“原住民“立委”都是一人一票的直接选举,必须实际投入地方选战,选战打得很辛苦,而且未必保证能赢。而“不分区“立委”候选人则是不用直接参选,而是凭藉自己所在政党的得票率而决定是否当选,因而又称“政党票“立委”。在过去实行“联立制”时,“立委”选举只有一张选票,以某政党所有候选人的总得票率,来计算该党的“不分区“立委”分配名额及政党选举补助金。改为类似“并立制”的“单一选区两票制”后,政党票的得票率不再跟随“区域“立委”,而是由另一张“政党票”的得票率,来计算该政党所获分配“不分区“立委”名额及政党选举补助金的数额,因而也叫“政党票”。
“不分区“立委”制度的设计原意,在于“区域“立委”必须投入地方选战,因此在竞选主轴与选民服务上,会偏向地方利益为主.,所以需要有能够代表政党,从整体大方向考量的“立委”.”,不投入地方选战,以便于跟地方势力及利益脱钩。.而且,也是针对“区域“立委”的专业知识尤其是立法技能偏弱,甚至有黑社会角头靠贿选混进“立法院”,导致立法品质欠佳,因而就以“不分区“立委”来补强之。实际上,各政党提名的“不分区“立委”参选人,大多不但是清流人士,而且更是各方面专业的专家。这些人具有专业而不擅长选举,也有因为是弱势阶层需要保障等等因素,而设计出“不分区“立委”的制度。
其实,倘吴敦义“意志坚决”,而非要安排进“不分区“立委”候选人名单的话,也并非完全不可行。关键所在,不是名列“安全名单”名单之内甚至是第一名,而是安排在“安全名单”的边缘。按照自从实行“单一选区两票制”之后,国民党分配到不分区名单的记录,二零零八年二十席最多,二零一二年十六席,二零一六年十一席最少;并结合目前的选情,国民党有可能会获得分配十五席“不分区“立委”名额。因此,吴敦义应当把自己排在“不安全”名单之首,亦即第十六位,并配合打出“抢救党主席”的“告急牌”。这样就可以激励国民党人及其支持者的斗志,并让本来打算“含泪不投票”或投票日“郊游”者出来投票,亦即让赞同“民进党下架”的选民们,即使“总统”票投不下给韩国瑜,亦不能接受自己所在选区的国民党提名“立委”候选人,也要在“立委”选举中的“政党票”部分,投给国民党。这样,国民党就可以拿多一、两个议席,吴敦义才是真正的大公无私,维护好自己的“荣誉权”。
李哲华被“拔”掉选战操盘手的原因,台湾政坛有多种揣测,众说纷纭。其中最“主流”的两个说法,一说是吴敦义担心郭台铭和柯文哲的台湾民众党联手抢“立委”席次,对吴敦义念兹在兹的国民党“立委”选情不利,因而要找回郭台铭。但在此风声放出后,郭营有人声称,李哲华对郭台铭的态度极不友善,甚至使用了带有人身攻击的词汇。吴敦义要为“吴郭会”营造良好气氛,因而就搬开这块“绊脚石”,以此来讨好郭台铭。果然,国民党的人事令刚作出,郭营发言人蔡沁瑜就声称两人都有见面意愿,幕僚们正在进行安排。但是,“郭粉”却强烈反弹,认为郭台铭不能面见曾经被其欺骗过的“渣男”,并纷纷退出“果冻粉圈”。这就迫使郭营连忙宣布,不会有“吴郭会”。因而有人谑称,吴敦义曾经欺骗过郭台铭,与马英九、郝龙斌等人合作,引诱他出来参加国民党“总统”初选,以求“卡”住韩国瑜,但却又以对郭台铭绝对不公的民调方式将之淘汰掉。现在,轮到郭台铭“欺骗”吴敦义一次,让他选战尚未开打就先行损失掉一员操盘大将。在这方面,吴敦义与郭台铭两人算是“扯平了”,没有谁亏欠谁的问题。
另一说是李哲华极力反对吴敦义将自己列为国民党“不分区“立委”名单内甚至是第一名。不少人指出,吴敦义从决定参选国民党主席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将眼光盯在二零二零年的“总统”大选。而在履职国民党主席之后,他克服许多困难,筹措国民党党务运作经费特别是党工薪水,更自认为“二零二零,非吴莫属”。尤其是国民党在“九合一”选举中大胜后,吴敦义要实现“总统”梦”的意愿更为强烈。因此,他在党内“总统”初选的过程中,充分运用党主席特权,利用初选方式来“卡”掉威胁自己的“总统”参选人权利的同志,一会儿抛出美国式初选,一会儿主张全党员投票,一会儿又变党员投票与民调各占五成,一会儿又依党内规定党员投票占三成民调占七成,以“A”卡“B”,再以“B”卡“C”。而吴敦义的千变万化,党内或是外界无不解读是为了自己的选“总统”私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