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关注:美智库推演美中经济冲突持续升级

CSIS就美中经济冲突升级进行推演

  中评社华盛顿9月30日电(记者余东晖)在美中贸易战不断升级时,美国智库进行的美中贸易战模拟推演结果表明,经济冲突可能是美中关系持续多年的长期特征。在两国就相对成本的看法发生转变之前,华盛顿和北京似乎将走上经济冲突不断升级的道路。推演结果称,美中之间不会达成实质性的贸易协议,两国至少会部分“脱钩”。

  美国知名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今年3月和5月就美中经贸冲突专门进行了两次全天的模拟演练,邀请美国有实际经验的专家学者分成美国队和中国队,依据若干模型,推演经贸冲突过程中的各种情形与谈判策略,最后形成了“超越边缘:美中经济关系的升级和冲突”报告。

  这个由CSIS副总裁兼政经项目主席古德曼(Matthew Goodman)牵头进行的模拟推演报告指出,这场冲突以及由此引发的任何“脱钩”的潜在经济代价,不仅对美国和中国,而且对整个全球经济都是巨大的。此外贸易战已经提升了外溢至美中关系其它方面,甚至引发大国冲突的风险。

  模拟推演显示,美国进入贸易战时,对这样一场对抗并没有做好准备,对它将如何展开只有模糊的感觉。如果不认识到贸易战可能导致的后果,美国可能会发现自己在经济、外交和安全方面受到削弱,而不会在中国实现重大的政策变革。最重要的是,政策制定者有误判的风险,可能会陷入新的冷战,甚至更糟。

古德曼总结推演的主要结论 CSIS图

  这份日前发布的86页报告总结了两次模拟推演的主要发现:

  如果一方对风险有很高的胃口,并且低估了其对手忍受痛苦的意愿,那么他将会引发一个不断升级的螺旋。这有助于解释当前贸易战的僵局。北京方面认为,作为协议的一部分,从根本上改革中国经济的成本要高于当前冲突的成本。华盛顿决心继续这场冲突,因为它认为中国的代价更高。

  成功的谈判策略必须在决心和妥协意愿上建立“双重信誉”。华盛顿必须不断说服北京,美国愿意承担比中国更长的巨额成本,而且美国将接受一项妥协协议,这既可解决美国自身的重大关切,也为中国带来好处。

  中国有寻求合作伙伴的冲动,对多边压力敏感。北京高度重视对外关系,但华盛顿在盟友网络方面拥有天然的竞争优势。因为回避多边主义并威胁对传统盟友征收关税,美国正在否定自己在与中国谈判中拥有更强大的影响力。

  如果目标明确,可迫使对方做出有意义的让步。当美国禁止向关键的中国科技公司出口产品时,中方感到最大的威胁。相比之下,中方对广泛征收关税的痛苦要小一些。中方在他们看来非核心问题上更愿意让步,包括知识产权保护和购买商品。美国将不得不施加中国无法承受的代价,但如果没有多边支持,这是不可能的。

  中国更喜欢使用非正式工具。中方经常没有实施对等的反制措施,而是使用“定性”工具来报复美国的行动。这些不是随意使用的,而是针对美方突出的政治利益。利用非正式手段,中国得以向美国施加压力,同时通过名义上经济自由化的法律,以吸引其他外国投资者。北京这种“沉默”的贸易报复很容易造成误判。

  经济冲突要求政府发挥更大作用,更积极地干预国内经济。他们可能试图阻止某些公司与对手进行交易;他们面临补偿因升级而受到损害的利益集团的压力,以维持国内对继续冲突的支持;他们还将面临更广泛的刺激经济增长措施,抵消贸易战升级带来的痛苦,因为任何一方都不希望对方认为,升级行动导致己方增长疲弱或受损。

  最重要的发现是,选择性“脱钩”是经济战升级的必然结果。一旦突破某个门槛,即使双方最初都没有“脱钩”的目标,升级势头也会将两国分开。激进地使用升级策略会侵蚀相互信任,限制双方真诚谈判或信守承诺的可信度。当一方越过某些“红线”或存在更广泛的战略担忧时,这种情况会加剧。即使达成协议,对冲突的记忆仍将影响决策。

  这份报告向美国决策者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建立“双重信誉”。无论华盛顿是想赢得狭隘的经济让步,还是想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政策,它都必须说服北京,让北京相信它愿意两者兼而有之:既愿意施加和维持惩罚并承担相应的代价,也愿意如果达成互利协议,则履行承诺。

  --设定明确的目标,并评估实现目标的成本和收益。

  --加强决策过程。潜在的方案包括在白宫设立“中国政策沙皇”,由总统负责制定和实施战略,并确保美国政府之间的协调。与行业和消费者团体进行更透明和标准化的磋商。

  --建立多边联盟。特朗普政府首先应该深化与欧盟和日本的三边合作。

  --投资国内经济实力。除了短期干预以改善美国的战术地位或抵消国内利益相关者的成本外,应该通过投资于其长期经济竞争力的国内基础,来加强对华谈判地位。这意味着升级美国基础设施,让劳动力具备必要技能和韧性,并加大对研发投资。

CSIS就美中经济冲突升级进行推演

  中评社华盛顿9月30日电(记者余东晖)在美中贸易战不断升级时,美国智库进行的美中贸易战模拟推演结果表明,经济冲突可能是美中关系持续多年的长期特征。在两国就相对成本的看法发生转变之前,华盛顿和北京似乎将走上经济冲突不断升级的道路。推演结果称,美中之间不会达成实质性的贸易协议,两国至少会部分“脱钩”。

  美国知名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今年3月和5月就美中经贸冲突专门进行了两次全天的模拟演练,邀请美国有实际经验的专家学者分成美国队和中国队,依据若干模型,推演经贸冲突过程中的各种情形与谈判策略,最后形成了“超越边缘:美中经济关系的升级和冲突”报告。

  这个由CSIS副总裁兼政经项目主席古德曼(Matthew Goodman)牵头进行的模拟推演报告指出,这场冲突以及由此引发的任何“脱钩”的潜在经济代价,不仅对美国和中国,而且对整个全球经济都是巨大的。此外贸易战已经提升了外溢至美中关系其它方面,甚至引发大国冲突的风险。

  模拟推演显示,美国进入贸易战时,对这样一场对抗并没有做好准备,对它将如何展开只有模糊的感觉。如果不认识到贸易战可能导致的后果,美国可能会发现自己在经济、外交和安全方面受到削弱,而不会在中国实现重大的政策变革。最重要的是,政策制定者有误判的风险,可能会陷入新的冷战,甚至更糟。

逻辑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