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柯联盟破灭 柯P振作拉抬民众党
中评社台北9月17日电/鸿海创办人郭台铭昨晚宣布不参与连署竞选2020大位。台湾民众党主席、台北市长柯文今日在脸书发出声明表示,他从头到尾对参与2020大选的意愿不高,当蓝绿初选结果出炉时,让人非常的焦虑,整个台湾又开始陷入统独的泥淖。柯文哲阐述民众党进入“国会”可成为一个关键少数,具有三个好处。
柯文哲说,郭台铭是跨国大企业的老板,应是危机型的处理人物,郭台铭参选有助于台湾跳脱蓝绿泥淖,郭决定不选,他也只能表达尊重和理解。
柯文哲声明全文如下:
2013年,我在苹果日报有一篇投书,“我的存在,见证台湾的荒谬”,6年后的今天,面对台湾今天的政坛,依旧如此。
其实2020“总统”大选,我从头到尾都没有说过我要去选,可是蓝绿双方一直把柯文哲当成假想敌,甚至把他放在“总统”初选的民调,来做对比式民调,那今天如果柯文哲说他不选了,请问两党的初选是不是要重办?
我的主观认为,刚选完市长就马上就投入“总统”大选,这不是一个正常国家应该有的现象。我也认为,这会影响整个市政的进行。
事实上,我在一开始很不想去选,很大的原因,是因为到了今年年底,我们同时有一万户的公宅(社宅)在开工,环南市场要完工进驻,大龙市场要完工进驻,第一果菜市场跟鱼市场要开工,这些工程加一加就超过两百多亿元,有很多理由,让市政跟“总统”大选没有办法同时去兼顾。
我个人也认为,要相信自己的口号,“改变台湾从首都开始,改变台北从文化开始”,如果我们在台北可以把它做好,政治文化可以改变,也可以把台北当杠杆,来影响整个台湾。
事实上,在过去这段时间,我相信我们在台北的所作所为,不管在财政纪律,从双语教育,到智慧教学,都一步一步去改变整个台湾。
我从一个素人来当台北市长,我非常清楚,其实当台北市长的前两年非常非常的辛苦,因为都搞不清楚状况,一直到第三年第四年才比较顺利,其实我现在如果选上了“总统”,我相信整个故事又要重演一遍,前两年会非常辛苦,对整个状况没办法掌握那么好。
所以,事实上从头到尾,本人对参选2020“总统”大选的意愿本来就不高。
只是,当时蓝绿初选结果出炉的时候,让我们非常的焦虑,我相信这不仅是我,而是全台湾知识份子都有类似的焦虑:“难道我们真的要在草包跟菜包当中做个选择吗?”这种蓝绿对决,或是诉诸意识形态的对决,就会造成到现在为止,蓝绿双方的“总统”候选人很少在谈政见,每天晚上政论节目在谈的,也只是如何去赢得这场选举,从来就没有一个候选人告诉我们,如果他当选的话,台湾会变成什么样子。
当整个台湾又开始陷入统独的泥淖,我个人认为,台湾在现阶段要解决的,还是“国家治理”,效率、务实、注重数字,讲究KPI,这种政治文化才是我们这个时代要建立的。
郭台铭先生是一个跨国大企业的老板,应该是一种危机型的处理人物,所以当时我认为,如果能在企业界存活下来,总是有一定的实力,我也相信,这种企业出身的,受意识形态的包袱会比较低。
当时郭台铭先生表达他想投入大选,特别是在初选之后,那我们也觉得,如果有人愿意出来挑战这一局,让台湾有机会跳脱蓝绿泥淖,我个人是乐观其成,所以还特别还替他取了一个口号:“台湾重开机”。
不过,每个人都有他的人情世故,郭董作为一个跨国企业大老板,他考虑的层面一定更复杂,我想他还是有很多的包袱,所以当他决定不选,我也只能表达尊重,那我也理解,将来大家还是会维持合作关系,在每个人的工作岗位上继续努力。
能够对台湾有好处的事情,我们还是可以在不同岗位,不同角度去努力。
既然这场“总统”大选,会回归到蓝绿对决的局势,那就更凸显我们在“国会”力求三党不过半的重要性。目前的执政党在“国会”也过半,可是我们看到的是执政毫无顾忌,人事浮滥酬庸,特别在选前太多大撒币的政策,在我看起来是完全没有财政纪律,这是目前执政跟“国会”都过半的一个写照。
如果民众党可以进入“国会”成为一个关键少数,我想有几个好处:
第一,有人在问:“为什么要组党?”其实在现行的体制下,我们要进军“立法院”,不得不组党,特别是不分区“立委”,所以我们希望成立政党进军“国会”,把我们的价值理念带进“国会”,将它推广跟实践。
第二,如果我们可以成为一个关键少数,至少在不同的议题,跟不同的政党合作,既可以减少在野党无理取闹,不是纯粹为反对而反对,也可以避免执政党肆无忌惮,我们可以做更好的监督。
最后,我们在“国会”的布局,还是用影子“内阁”的概念,我们会提满34席的不分区“立委”,能够当选的就进入“国会”当“立法委员”,排在后半段的,就进入“国会”当办公室主任,或是幕僚助理,这也是培养下一代的政治人才。
以上是我的声明。
中评社台北9月17日电/鸿海创办人郭台铭昨晚宣布不参与连署竞选2020大位。台湾民众党主席、台北市长柯文今日在脸书发出声明表示,他从头到尾对参与2020大选的意愿不高,当蓝绿初选结果出炉时,让人非常的焦虑,整个台湾又开始陷入统独的泥淖。柯文哲阐述民众党进入“国会”可成为一个关键少数,具有三个好处。
柯文哲说,郭台铭是跨国大企业的老板,应是危机型的处理人物,郭台铭参选有助于台湾跳脱蓝绿泥淖,郭决定不选,他也只能表达尊重和理解。
柯文哲声明全文如下:
2013年,我在苹果日报有一篇投书,“我的存在,见证台湾的荒谬”,6年后的今天,面对台湾今天的政坛,依旧如此。
其实2020“总统”大选,我从头到尾都没有说过我要去选,可是蓝绿双方一直把柯文哲当成假想敌,甚至把他放在“总统”初选的民调,来做对比式民调,那今天如果柯文哲说他不选了,请问两党的初选是不是要重办?
我的主观认为,刚选完市长就马上就投入“总统”大选,这不是一个正常国家应该有的现象。我也认为,这会影响整个市政的进行。
事实上,我在一开始很不想去选,很大的原因,是因为到了今年年底,我们同时有一万户的公宅(社宅)在开工,环南市场要完工进驻,大龙市场要完工进驻,第一果菜市场跟鱼市场要开工,这些工程加一加就超过两百多亿元,有很多理由,让市政跟“总统”大选没有办法同时去兼顾。
我个人也认为,要相信自己的口号,“改变台湾从首都开始,改变台北从文化开始”,如果我们在台北可以把它做好,政治文化可以改变,也可以把台北当杠杆,来影响整个台湾。
事实上,在过去这段时间,我相信我们在台北的所作所为,不管在财政纪律,从双语教育,到智慧教学,都一步一步去改变整个台湾。
我从一个素人来当台北市长,我非常清楚,其实当台北市长的前两年非常非常的辛苦,因为都搞不清楚状况,一直到第三年第四年才比较顺利,其实我现在如果选上了“总统”,我相信整个故事又要重演一遍,前两年会非常辛苦,对整个状况没办法掌握那么好。
所以,事实上从头到尾,本人对参选2020“总统”大选的意愿本来就不高。
只是,当时蓝绿初选结果出炉的时候,让我们非常的焦虑,我相信这不仅是我,而是全台湾知识份子都有类似的焦虑:“难道我们真的要在草包跟菜包当中做个选择吗?”这种蓝绿对决,或是诉诸意识形态的对决,就会造成到现在为止,蓝绿双方的“总统”候选人很少在谈政见,每天晚上政论节目在谈的,也只是如何去赢得这场选举,从来就没有一个候选人告诉我们,如果他当选的话,台湾会变成什么样子。
当整个台湾又开始陷入统独的泥淖,我个人认为,台湾在现阶段要解决的,还是“国家治理”,效率、务实、注重数字,讲究KPI,这种政治文化才是我们这个时代要建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