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人士答中评 寄语祖国70华诞

3000多名粤港澳青年快闪排列出“祖国好”字样(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中评社香港9月28日电(记者 张心怡)“我国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港澳同胞以及在香港、澳门的外资企业和人士也有一份功劳。这一点,祖国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去年,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香港澳门各界庆祝国家改革开放40周年访问团,充分肯定了港澳在国家发展建设中的独特地位与作用。

  紫荆花开,莲花绽放,都离不开中华厚土。港澳同胞始终与祖国血脉相连、休戚与共。新中国70华诞来临之际,不少怀揣拳拳赤子之心的港澳人士心潮澎湃,纷纷向中评社记者讲述了自己与祖国紧密相连的一点一滴,并为祖国70岁生日献上最为诚挚的祝愿。

  “我生在香港,恰好与新中国同岁。日军侵占香港时,父亲参加了抗日游击队,他和战友们浴血苦战,赶走了日本侵略者。”忆起往昔,香港抗战历史研究会会长吴军捷深切感受到香港与祖国同甘苦、共患难。他说,香港人秉持坚毅努力的狮子山精神,承继自强不息的中华传统文化,吸收西方现代理念,令这片洒有前辈血汗的土地成为誉满世界的东方之珠。

  回归祖国后,“一国两制”为香港带来了安定与繁荣。吴军捷坚信,这样的局面是绝大多数香港人内心最基本、最强烈、高于一切的诉求,而学会与十四亿中国人民共命运,才是保有香港前途的唯一可行之道。“每个人都应该认识历史,明白自己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

  香港与“九二共识”有着历史渊源,是两岸政治接触的重要桥梁,也是两岸民间往来的重要平台。在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香港总会会长姚志胜看来,香港与台湾两地人员来往密切,关系特殊,在经贸、文化、教育、科技、媒体、体育、旅游等方面开展了积极联系与合作,未来也必定会继续扮演好推动两岸民间交往的重要角色。

  “两岸统一是大势所趋,任何人都不能阻挡。新中国成立70年,中华儿女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信心更加坚定。”姚志胜祝愿祖国繁荣昌盛,在全球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下,早日实现两岸和平统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华之复兴,国民教育不可或缺。今年年初,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等六个教育机构属下16所中小学共同申报的“香港爱国学校的国民教育实践及探索”项目,荣获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将军澳香岛中学便是获奖学校之一。“越是艰难的时期﹐越能显示出坚持国民教育的重要性。”香岛中学校长邓飞说,希望香港教育工作者和一切关心香港青年的社会人士﹐能够把国民教育办得更好。

  “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与新中国的发展息息相关。”在国庆到来之际,邓飞期望香港尽快走出近期低谷,赶上国家发展大潮,既为国家之复兴作出应有贡献,也为自身发展获得更上一层楼的崭新机遇。

  只有在广袤的祖国大地上留下足迹,才能真正认识国家、把握机遇。9月22日,由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总会主办的“我和我的祖国”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暨粤港澳大湾区青年节交流活动在广州举行,3000多名粤港澳青年快闪排列出“祖国好”字样,同升五星红旗共唱国歌,向祖国表达祝福。

  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总会主席吴学明全程参与了此次活动。“当一面一万五千多呎的国旗从头顶飘过,每个人都非常激动。”吴学明提到,新中国成立70年,香港回归22年,经历过无数的坎坷和风浪。举办这样的活动,就是要让香港青年了解祖国、寻找机遇,也让世界看到香港青年的满满正能量。“我们依然在茁壮成长,依然挺拔,香港一定会重生。” 
 
  “经历了无数次狂风骤雨,大海依旧在那儿!经历了5000多年的艰难困苦,中国依旧在这儿!面向未来,中国将永远在这儿!”习近平主席去年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令吴学明深受震撼,他期待着更多香港青年把握大湾区机遇,迎难而上,乘风破浪。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70年来,祖国与澳门同呼同吸,澳门与祖国命运相连。对祖国的认同、自豪与深切祝福,同样在澳门同胞心中流淌。

  “记得上世纪80年代,澳门才建成了第一所大学,当时澳门居民素质不高,社会缺乏人才。随着中葡签署联合声明,澳门进入过渡期,社会求才若渴。祖国大力支持澳门人才培养的工作,开放国内两所大学招收澳门学生。后来,又开辟了保送生渠道,并于近年大幅度增加了内地知名大学的澳门保送生名额,让不少澳门青年能够入读内地知名大学,加强对国家的认知和认同。”提及国家对澳门人才培养的关心和照顾,澳门发展策略研究中心会长萧志伟满怀感激。他认为,澳门人才的成长,除了特区政府加大资源投入,更离不开国家长期的支持。

  2007年澳门开始推行15年免费教育,成为大中华区首个实行15年免费教育的地区。萧志伟说,更多澳门学生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分享经济发展成果,为澳门“一国两制”的实践提供了稳固的社会基础。他深信,在“一国两制”方针政策的指引下、在中央人民政府的支持下,澳门能够把握历史机遇,为祖国做贡献,与祖国共奋进,共享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荣光。

  9月7日,由澳门工会联合总会与广东省总工会、香港工会联合会联合主办的大湾区职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暨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20周年文艺汇演在广州中山纪念堂上演。作为一名工会工作者,澳门工会联合总会副会长何雪卿对澳门与祖国的紧密相连感触颇深。

  “70年来,澳门各业职工都看到了国家建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亦亲历了澳门回归祖国20年来政治、经济和社会民生所取得的巨大进步。”何雪卿感叹道,日益强大的祖国是澳门繁荣稳定发展的坚强后盾,澳门同胞为新中国成立70年取得的瞩目成就感到骄傲,为亲身参与澳门“一国两制”伟大实践感到自豪。“祝福国家,祝福澳门!”

3000多名粤港澳青年快闪排列出“祖国好”字样(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中评社香港9月28日电(记者 张心怡)“我国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港澳同胞以及在香港、澳门的外资企业和人士也有一份功劳。这一点,祖国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去年,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香港澳门各界庆祝国家改革开放40周年访问团,充分肯定了港澳在国家发展建设中的独特地位与作用。

  紫荆花开,莲花绽放,都离不开中华厚土。港澳同胞始终与祖国血脉相连、休戚与共。新中国70华诞来临之际,不少怀揣拳拳赤子之心的港澳人士心潮澎湃,纷纷向中评社记者讲述了自己与祖国紧密相连的一点一滴,并为祖国70岁生日献上最为诚挚的祝愿。

  “我生在香港,恰好与新中国同岁。日军侵占香港时,父亲参加了抗日游击队,他和战友们浴血苦战,赶走了日本侵略者。”忆起往昔,香港抗战历史研究会会长吴军捷深切感受到香港与祖国同甘苦、共患难。他说,香港人秉持坚毅努力的狮子山精神,承继自强不息的中华传统文化,吸收西方现代理念,令这片洒有前辈血汗的土地成为誉满世界的东方之珠。

  回归祖国后,“一国两制”为香港带来了安定与繁荣。吴军捷坚信,这样的局面是绝大多数香港人内心最基本、最强烈、高于一切的诉求,而学会与十四亿中国人民共命运,才是保有香港前途的唯一可行之道。“每个人都应该认识历史,明白自己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

  香港与“九二共识”有着历史渊源,是两岸政治接触的重要桥梁,也是两岸民间往来的重要平台。在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香港总会会长姚志胜看来,香港与台湾两地人员来往密切,关系特殊,在经贸、文化、教育、科技、媒体、体育、旅游等方面开展了积极联系与合作,未来也必定会继续扮演好推动两岸民间交往的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