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智库:“一带一路”与东南亚
中评社香港9月10日电/“一带一路”从提出到现在已经6年。整体而言,现在的情形可以用“成效显着、挑战凸显”来概括。一方面,成果与影响超出预期,在影响内政的同时,已经成为共和国对世界影响最大的外交决策之一,而且这种影响还在提升与扩大。另一方面,也出现了不少挑战与困难,其中有些是事先没有预计到的(如所谓的“债务陷阱”问题)。习近平在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主旨讲话中明确提出“一带一路”是“世纪工程”,这意味着“一带一路”建设将继续推进下去。而如何高品质、可持续地建设“一带一路”、画好“工笔画”,则是下一阶段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所在。这需要集思广益,既需要来自中国的声音,也需要来自其他国家特别是支持与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国家的观点。为此,我们从去年开始,精选一些国家,对其熟悉中国与“一带一路”的精英人物进行一对一的学术访谈。这些人或者是研究中国问题的代表性学者,或者是高级外交官,或者是政府部门处理对华关系的官员,或者是代表性媒体从业人员,或者是代表性企业家。其观点在东道国中具有相当的代表性。
《中国评论》特与作者合作精选其中若干篇以飨读者。我们选择了日本、韩国、东盟成员国以及台湾的学者进行访谈,从而构成“东亚国家与地区看‘一带一路’小系列”。作为开篇,从新加坡开始是考虑到:新加坡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是东南亚的一大学术中心,汇聚了来自东盟不同国家、中国、欧美的高级研究人员,对“一带一路”的研究非常深入。
新加坡东南亚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地区战略与政治项目协调员达吉·辛格(Daljit Singh)2018年7月6日在新加坡东南亚研究所接受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薛力的访谈,外交学院研究生刘天一对录音进行了整理。中评智库基金会主办的《中国评论》月刊9月号发表了经由薛力研究员校对的整理稿《“一带一路”与东南亚——东亚国家与地区看“一带一路”系列之一》,访谈内容如下:
薛力:在您看来,中国推进“一带一路”的原因是什么?
辛格:我个人认为经济方面的考虑是很大一部分原因。中国有钱进行投资,中国的国内经济发展也很开放,所以对外投资对中国有益。中国的企业确实在别的国家赚取利润,所以肯定存在经济方面的考量。但是,一旦“一带一路”的雄伟抱负得以实现,即使只实现一半,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潜在地或有意地提升中国对其他国家的影响力和联通性。
薛力:中国如何从“一带一路”中获取经济利益呢?因为“一带一路”集中在一些基础设施项目上,这些项目不容易赚钱。
辛格:确实如你所说。中国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是因为其他银行和国家都没有这类打算。美国欧洲的企业大多是私营的。他们很害怕不能够赚取利润,因为基础设施的建设周期很长。所以他们不愿意投资基础设施项目。
薛力:那么中国为什么这么笨,到别国去建设基础设施呢?
辛格:这是因为中国的国内经济已经出现了过剩产能。我不太清楚“一带一路”具体的经济利益,但我肯定其存在经济方面的考量。“一带一路”的长远考量应当是战略方面的。
薛力:您的意思是,长远来看,“一带一路”具有战略意义?
辛格:是的。毫无疑问对中国而言有战略利益。因为“一带一路”的沿线建设道路都连接了北京。曾经,所有的道路一度都连接着华盛顿。在“一带一路”建设完成后,所有的道路都通向北京了。
2.您认为“一带一路”的优点是什么?不足又是什么?您认为对新加坡和中国而言,“一带一路”主要的好处是什么?
辛格:我不太清楚细节,但是对新加坡而言“一带一路”毫无疑问具有经济利益,中国可以利用新加坡的法律服务、保险、物流等等,新加坡是这一地区的中心。所以,中国在利用新加坡这些服务的同时也能为新加坡带来经济上的好处。
薛力:服务设施和物流设施?
辛格:对,还有银行设施,保险设施。如你所知,新加坡是东南亚的中心,所以同新加坡合作能够获益。当然,新加坡是一个小国,所以不能完全直接地参与“一带一路”。
3.您觉得,“一带一路”存在的主要不足(disadvantages)有哪些?
辛格:其他国家我不太清楚,但东南亚的绝大多数国家是支持“一带一路”的。因为他们相信中国有很多钱可以帮助他们建设基础设施。但与此同时,他们也对中国充满疑虑,他们希望得到中国的帮助,但也对中国满腹怀疑。这是主要的问题。
薛力:他们害怕中国日益增长的影响力,是吗?
辛格:是的,他们害怕被中国控制。中国“一带一路”中的一些企业、部门发展得不如日本或其他国家,这也可能产生一些问题。同时,中国也给别国留下了在金融、经济方面同各国合作但同时也具有政治意图这样的印象,这一印象是很广泛的。所以,基本上来说,东南亚国家希望中国援助基础设施建设,因为中国很富有。他们认为只有中国才能做到这一点,因为其他国家没有这类意愿。但是,他们也对中国抱有一些忧虑和疑虑。目前就是这样一种形势。
薛力:新加坡要如何在从中国获取经济利益和免受中国的“负面”影响之间保持平衡呢?
辛格:对新加坡而言,因为新加坡没有中国相关的铁路和港口建设。新加坡并不担心如何平衡这一问题,我们有信心能够同中国解决这一问题,新加坡瞭解中国的制度。但是其他一些较为贫困的发展中国家可能会面临这一问题。我想中国和新加坡在这个问题上还没有达成共识。
薛力:您知道新加坡正在进行中的哪类典型项目是涉及“一带一路”的吗?
辛格:我不清楚。我没有看到过这些项目。
4.您的同事和朋友一般怎样评价“一带一路”?
辛格:我想,“一带一路”有助于挖掘东南亚国家的潜力,可以帮助东南亚国家发展和进一步现代化。但是,这都取决于“一带一路”如何开展以及在开展过程中中国的企业能否获益。从当地国家和我个人的角度来看,“一带一路”是有很多潜力的。
薛力:但是中国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对美国而言,他需要成为其盟国的核心力量。但是中国这么做的动力是什么呢?中国是想成为一个领导吗?
辛格:我认为,从习近平主席的声明和他对未来的使命来看,他对中国的抱负是显而易见的,中国希望成为亚洲最有影响力的大国。所以我认为这可能只有一种方法。中国不仅要以自身利益为基础,更要使别国获益。如果你回顾美国人上世纪60至70年代,你会发现他们在那一时期对日本和韩国开放市场,而韩日两国并没开放自身市场。这是因为美国希望韩日成为强有力的盟友,美国想把他们变强。
5.在“一带一路”政策实施后,中国的外交政策有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辛格:变化是渐进的。你一旦在其他国家有很强的经济利益和资产,自然会想发展强大的海军或其他什么。因此,“一带一路”必将推动中国更向外发展。我想中国已经在这么做了。中国正在建设一支具有战略意义的强大海军。在其他方面,我还没看到“一带一路”对中国外交政策的短期效应。如果一些国家在实施“一带一路”的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就会对中国产生一些负面的认识。
薛力:您的意思是中国要建设海上力量来保护自身的海外利益?
辛格:我不是说中国应该这么做。但我认为采取这样的行为是自然而然的。
薛力:我的意思,正如您所瞭解的,中国现在不可能再通过类似于殖民主义等手段来拓展自身海外利益了。
辛格:是的。但中国已经在设法保护自身的海外利益了。比如说,中国从未有过海外基地,但现在中国正在寻求建立海外基地。同样的,中国正在建造一支强大的海军。我认为这将主要用于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因为中国在那里有很多项目。
薛力:我的意思是,在一个和平的世界里,国家有必要使用军事力量来保护自己的海洋利益吗?因为对日本、对大多数国家来说,他们都没有能力通过武力保护自己的海外利益,对吧?
辛格:你说得对。我在想美国人是如何保护自身海外利益的。即使你没有经济利益,有一支强大的海军以备不时之需也很好。
薛力:只是偶尔使用吗?
辛格:我觉得是这样的,别国政府也可能突然发生变更。
辛格:总的来说,我认为变得更好,虽然一些负面印象正在增加。
7.您认为中国的南海政策对“一带一路”建设有积极影响吗?还是并没有?
辛格:我认为没有产生积极影响。东南亚国家在南海问题后对中国的疑虑更深了。大部分国家是这样的,并不是全部。
薛力:中国的哪种行为使他们加深了疑虑?
辛格:非法的。大多数国家都这样认为,尽管他们不敢说。
薛力:台湾占领了南海最大的岛屿,这也是非法的吗?
辛格:你看,一些国家(和地区):(中国)台湾、越南、菲律宾都在中国南海地区占领岛屿,现在他们都声称这些领土是他们的国家领土。从这个意义上说,所有这些行为都是非法的,包括中国为了占领岛屿而改变岛屿边界的部署。东南亚沿海国家对此束手无策,但他们并不满意。
薛力:仅仅因为中国在这些岛屿上采取了一些行动,是吗?
辛格:不,中国正在建造机场跑道,部署飞机和一些轰炸机。我知道东南亚的主要问题可能是美国海军,是吗?但这些中国的部署也可以用来恐吓东南亚国家。
薛力:您认为中国和东盟之间将来会发生大的冲突吗?可能性低还是高?
辛格:唯一可能是越南和中国之间因为南海问题发生冲突。即便如此,越南仍非常谨慎,因为中国是如此强大。冲突可能发生,但可能性非常低。
8.中国和美国在“一带一路”上的竞争是好事还是坏事?
辛格:美国在“一带一路”上无法跟中国竞争。所以,美国通过推行自由和开放的印太战略作为回应。印太战略有经济考量。但我怀疑,在现阶段,其战略意义大于经济利益。这也是我认为东盟不会支持印太战略的原因。就像“一带一路”一样,东盟国家是否加入印太战略取决于他们自身的意愿。我认为东盟作为一个整体并没有表态支持印太战略,东盟部分国家表示支持,整体上东盟想在中美之间保持中立。
薛力:在中国,有这样一种说法,认为东盟在经济上依赖中国,在军事上依赖美国。您对此有何评论?
辛格:我认为各国的行为都是符合国家利益的。许多国家这样做是因为他们可以从不同的外部力量中获益。
薛力:您认为这是事实,对吗?很多东南亚国家在安全上依靠美国而经济上依靠中国,还是您不同意这一观点?
辛格:我认为大部分国家更多的是依赖美国。美国未来的安全承诺也存在很多不确定性。但从过去到现在,更多依赖美国是一个事实。我的意思是,如果你看看军事贸易、供给、演习、购买武器、设施使用,就会发现目前东南亚国家同美国的关系比同中国更重要,尽管中国正在迅速增长。
9.您认为“一带一路”是长期可持续的还是短期的?
辛格:这是一个非常难的问题。它的一部分将是可持续的,因为“一带一路”是一个长期的项目。我们不应该只看某个地方的挫折或失败。随着“一带一路”的发展这些不足之处将有所改善。“一带一路”能否长期发展取决于中国的政治意愿。目前中国继续推进“一带一路”的政治意愿仍在存在。“一带一路”即使只成功一半也会提升中国影响力。
薛力:一种观点认为,中国想恢复朝贡体系,您同意这种看法么?
辛格:这与“一带一路”无关啊。哦,也许是相关的,因为,当各国看待中西方政治文化的时候,他们发现中国人的等级意识非常强。
薛力:是在历史上,对吧?
辛格:直到今天依然如此。虽然中国的宣传会说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但在现实中,你必须服从和尊重最有权势的人,这有点像朝贡体系。而西方的政治文化则截然不同。例如,如果你对美国政策的某些方面不满意,你可以和国会议员谈谈,他们说欢迎我们谈论。因此,西方政治文化中的等级意识要弱得多。
薛力:美国领导下的国际体系不存在事实上的等级制?
辛格:美国领导下的国际体系等级制度没那么强。当然,在殖民时期,美国并不是如此。
薛力:根据您的回答,是否意味着东盟国家更喜欢同西方的关系而不是同中国的关系?这是否表明他们不喜欢恢复朝贡制度?我的问题是:中国有可能恢复朝贡体系吗?
辛格:问得好。我真的不知道。因为今天的世界是如此的不同。有朝贡体系时,东南亚还没有民族主义。但现在,马来西亚、印尼等都有强烈的民族主义。这些国家也需要尊重。因此想恢复朝贡体系变得更加困难。当然,如果中国拥有压倒性的力量,并且美国退出亚洲,中国就有可能恢复朝贡制度。
薛力:在您看来,美国会从东南亚撤军么?
辛格:我的观点是,自19世纪末以来,美国在东亚的政策一直是不允许任何其他势力主导东亚,即使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孤立主义盛行的时期。因此,在上世纪30年代日本占领满洲里时,美国人没有任何反应。但是当日本随后占领中国,美国就对日本发动了空战。这不仅仅是为了控制中国。因为一旦日本控制中国,它就能控制整个东亚。所以不允许任何其他势力插手东亚是过去一百年多年来美国一贯的政策。
现在不同了,美国公众不想牵扯到其他国家的事务中去。上世纪30年代,美国公众也不想牵涉其中,但美国却仍然卷入其中。我不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
10.您认为,中国应该采取何种方式保护海外利益比较容易被外界接受?
辛格:我认为这很难一概而论。基本上,中国的政策(整体上)都是温和的。但是(其)海外利益有时候存在于一些不稳定的国家。所以有时候,中国在外交政策上应该非常坚定。总的来说,如果中国必须表现得坚定不移,一些举措应该被视为是特例而不是常规。
11.中国利用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走出国门进行“一带一路”建设。一些私营部门也加入了海外建设。私营企业是否适合“一带一路”建设?
辛格:私营部门如果能够盈利,那没问题。我不知道他们是否直接得到政府的支持,因为他们可能无法盈利。好不好都取决于他们能否赚钱。私人公司是靠利润生存的,如果他们不能盈利,除非国家支持,否则他们将无法生存。
12.过去几年,中国和新加坡的关系产生了一些问题,对么?在您看来,中国的哪些对外政策是不可接受的,或者应该改善的?
辛格:我认为这不是战术或风格的问题。新加坡有一定的核心利益、不能改变的重要利益。那么,如果中国施压于这些利益……
薛力:什么样的核心利益?
辛格:比如政治利益。新加坡乐于同美国建立良好的关系,尤其是在安全方面。这种关系不能被任何其他国家所取代。新加坡也希望与中国建立密切关系。这种关系主要是经济的,也包括政治方面。如果中国过分强调同新加坡安全关系,新加坡将陷入困境。因为新加坡也不愿同中国唱对台戏。
13.在您看来,过去几年中国对东南亚的外交存在什么问题么?能举几个例子吗?
辛格:你知道,中国喜欢给东南亚国家施加压力,尤其是在中国南海问题上。东南亚各国不喜欢这种压力。
薛力:什么样的压力?中国是如何施压的?
辛格:在中国南海问题上,很明显,中国不希望新加坡和其他东南亚国家依据国际法支持裁决。但新加坡说,中国南海地区的航行自由和国际法是非常重要的。我认为中国对此非常不满。之后,新加坡就改变了。我们只是强调航行自由和国际法,但不坚持这些应该适用于南海问题。还有一点是,中国总是用经济制裁威胁东南亚国家。许多国家不喜欢这一点。中国不应该这样做。
14.您认为东盟对中国海上交通建设和海洋建设特别重要吗?在一定程度上讲,东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一个关键领域。所以中国和东盟双方需要保持良好的关系。为此,中国应该如何对待处理南海争端?如何减少东南亚国家的猜疑?
辛格:过去几年,中国没有减少东南亚各国的疑虑和顾虑。但东南亚各国仍愿意与中国经济合作,尤其是通过在“一带一路”上的合作争取自己的经济利益。
薛力:我的意思是,虽然经济合作仍在继续,但南海争端可能会影响中国与东盟的合作。要解决这个问题,中国能做些什么呢?
辛格:那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中国不可能退出南海地区。
薛力:签署“南海行为准则”会起什么样的作用?
辛格:我认为,东盟国家应该看看“南海行为准则”是否足够实质性地满足他们的某些利益。它必须具有足够的实质性。东南亚国家也希望南海向所有国家继续开放自由航行。
薛力:这方面实际上并不存在问题,东南亚国家主观上担忧而已。最后一个问题:您觉得中国对东盟外交政策中有什么明显不足?或者说,哪个政策让您印象深刻?
辛格: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因为东南亚国家知道中国现在强大多了。所以,中国必须掌握更大的影响力是自然的。
结语:
受访者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详细谈了他对“一带一路”的看法。他接触过大量的中国学者,对华态度比较友好,所谈观点整体上也是建设性的。但访谈人也注意到他的一些观点或者与事实有一定的出入,或者是笔者所不能同意的。但中国作为一个崛起大国,有雅量接受来自方方面面的批评与建议。这也是大国崛起中的必修课。
受访者简历:达吉·辛格(Daljit Singh),新加坡东南亚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地区战略与政治项目协调员,研究东亚安全与政治问题凡30多年,出版大量的研究报告、论文。
访谈人简历:薛力,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战略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兴趣:国际战略、中国外交、能源政治、亚洲一体化,近年比较关注“一带一路”与南海问题,在《世界经济与政治》、《国际政治研究》等刊物上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30多篇,在FT中文网、《联合早报》、《中国日报》、《环球时报》(中英文版)等海内外报刊杂志上发表时事评论200多篇,出版《“一带一路”与“亚欧世纪”的到来》等著作3部。
中评社香港9月10日电/“一带一路”从提出到现在已经6年。整体而言,现在的情形可以用“成效显着、挑战凸显”来概括。一方面,成果与影响超出预期,在影响内政的同时,已经成为共和国对世界影响最大的外交决策之一,而且这种影响还在提升与扩大。另一方面,也出现了不少挑战与困难,其中有些是事先没有预计到的(如所谓的“债务陷阱”问题)。习近平在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主旨讲话中明确提出“一带一路”是“世纪工程”,这意味着“一带一路”建设将继续推进下去。而如何高品质、可持续地建设“一带一路”、画好“工笔画”,则是下一阶段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所在。这需要集思广益,既需要来自中国的声音,也需要来自其他国家特别是支持与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国家的观点。为此,我们从去年开始,精选一些国家,对其熟悉中国与“一带一路”的精英人物进行一对一的学术访谈。这些人或者是研究中国问题的代表性学者,或者是高级外交官,或者是政府部门处理对华关系的官员,或者是代表性媒体从业人员,或者是代表性企业家。其观点在东道国中具有相当的代表性。
《中国评论》特与作者合作精选其中若干篇以飨读者。我们选择了日本、韩国、东盟成员国以及台湾的学者进行访谈,从而构成“东亚国家与地区看‘一带一路’小系列”。作为开篇,从新加坡开始是考虑到:新加坡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是东南亚的一大学术中心,汇聚了来自东盟不同国家、中国、欧美的高级研究人员,对“一带一路”的研究非常深入。
新加坡东南亚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地区战略与政治项目协调员达吉·辛格(Daljit Singh)2018年7月6日在新加坡东南亚研究所接受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薛力的访谈,外交学院研究生刘天一对录音进行了整理。中评智库基金会主办的《中国评论》月刊9月号发表了经由薛力研究员校对的整理稿《“一带一路”与东南亚——东亚国家与地区看“一带一路”系列之一》,访谈内容如下:
薛力:在您看来,中国推进“一带一路”的原因是什么?
辛格:我个人认为经济方面的考虑是很大一部分原因。中国有钱进行投资,中国的国内经济发展也很开放,所以对外投资对中国有益。中国的企业确实在别的国家赚取利润,所以肯定存在经济方面的考量。但是,一旦“一带一路”的雄伟抱负得以实现,即使只实现一半,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潜在地或有意地提升中国对其他国家的影响力和联通性。
薛力:中国如何从“一带一路”中获取经济利益呢?因为“一带一路”集中在一些基础设施项目上,这些项目不容易赚钱。
辛格:确实如你所说。中国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是因为其他银行和国家都没有这类打算。美国欧洲的企业大多是私营的。他们很害怕不能够赚取利润,因为基础设施的建设周期很长。所以他们不愿意投资基础设施项目。
薛力:那么中国为什么这么笨,到别国去建设基础设施呢?
辛格:这是因为中国的国内经济已经出现了过剩产能。我不太清楚“一带一路”具体的经济利益,但我肯定其存在经济方面的考量。“一带一路”的长远考量应当是战略方面的。
薛力:您的意思是,长远来看,“一带一路”具有战略意义?
辛格:是的。毫无疑问对中国而言有战略利益。因为“一带一路”的沿线建设道路都连接了北京。曾经,所有的道路一度都连接着华盛顿。在“一带一路”建设完成后,所有的道路都通向北京了。
2.您认为“一带一路”的优点是什么?不足又是什么?您认为对新加坡和中国而言,“一带一路”主要的好处是什么?
辛格:我不太清楚细节,但是对新加坡而言“一带一路”毫无疑问具有经济利益,中国可以利用新加坡的法律服务、保险、物流等等,新加坡是这一地区的中心。所以,中国在利用新加坡这些服务的同时也能为新加坡带来经济上的好处。
薛力:服务设施和物流设施?
辛格:对,还有银行设施,保险设施。如你所知,新加坡是东南亚的中心,所以同新加坡合作能够获益。当然,新加坡是一个小国,所以不能完全直接地参与“一带一路”。
3.您觉得,“一带一路”存在的主要不足(disadvantages)有哪些?
辛格:其他国家我不太清楚,但东南亚的绝大多数国家是支持“一带一路”的。因为他们相信中国有很多钱可以帮助他们建设基础设施。但与此同时,他们也对中国充满疑虑,他们希望得到中国的帮助,但也对中国满腹怀疑。这是主要的问题。
薛力:他们害怕中国日益增长的影响力,是吗?
辛格:是的,他们害怕被中国控制。中国“一带一路”中的一些企业、部门发展得不如日本或其他国家,这也可能产生一些问题。同时,中国也给别国留下了在金融、经济方面同各国合作但同时也具有政治意图这样的印象,这一印象是很广泛的。所以,基本上来说,东南亚国家希望中国援助基础设施建设,因为中国很富有。他们认为只有中国才能做到这一点,因为其他国家没有这类意愿。但是,他们也对中国抱有一些忧虑和疑虑。目前就是这样一种形势。
薛力:新加坡要如何在从中国获取经济利益和免受中国的“负面”影响之间保持平衡呢?
辛格:对新加坡而言,因为新加坡没有中国相关的铁路和港口建设。新加坡并不担心如何平衡这一问题,我们有信心能够同中国解决这一问题,新加坡瞭解中国的制度。但是其他一些较为贫困的发展中国家可能会面临这一问题。我想中国和新加坡在这个问题上还没有达成共识。
薛力:您知道新加坡正在进行中的哪类典型项目是涉及“一带一路”的吗?
辛格:我不清楚。我没有看到过这些项目。
4.您的同事和朋友一般怎样评价“一带一路”?
辛格:我想,“一带一路”有助于挖掘东南亚国家的潜力,可以帮助东南亚国家发展和进一步现代化。但是,这都取决于“一带一路”如何开展以及在开展过程中中国的企业能否获益。从当地国家和我个人的角度来看,“一带一路”是有很多潜力的。
薛力:但是中国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对美国而言,他需要成为其盟国的核心力量。但是中国这么做的动力是什么呢?中国是想成为一个领导吗?
辛格:我认为,从习近平主席的声明和他对未来的使命来看,他对中国的抱负是显而易见的,中国希望成为亚洲最有影响力的大国。所以我认为这可能只有一种方法。中国不仅要以自身利益为基础,更要使别国获益。如果你回顾美国人上世纪60至70年代,你会发现他们在那一时期对日本和韩国开放市场,而韩日两国并没开放自身市场。这是因为美国希望韩日成为强有力的盟友,美国想把他们变强。
5.在“一带一路”政策实施后,中国的外交政策有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辛格:变化是渐进的。你一旦在其他国家有很强的经济利益和资产,自然会想发展强大的海军或其他什么。因此,“一带一路”必将推动中国更向外发展。我想中国已经在这么做了。中国正在建设一支具有战略意义的强大海军。在其他方面,我还没看到“一带一路”对中国外交政策的短期效应。如果一些国家在实施“一带一路”的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就会对中国产生一些负面的认识。
薛力:您的意思是中国要建设海上力量来保护自身的海外利益?
辛格:我不是说中国应该这么做。但我认为采取这样的行为是自然而然的。
薛力:我的意思,正如您所瞭解的,中国现在不可能再通过类似于殖民主义等手段来拓展自身海外利益了。
辛格:是的。但中国已经在设法保护自身的海外利益了。比如说,中国从未有过海外基地,但现在中国正在寻求建立海外基地。同样的,中国正在建造一支强大的海军。我认为这将主要用于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因为中国在那里有很多项目。
薛力:我的意思是,在一个和平的世界里,国家有必要使用军事力量来保护自己的海洋利益吗?因为对日本、对大多数国家来说,他们都没有能力通过武力保护自己的海外利益,对吧?
辛格:你说得对。我在想美国人是如何保护自身海外利益的。即使你没有经济利益,有一支强大的海军以备不时之需也很好。
薛力:只是偶尔使用吗?
辛格:我觉得是这样的,别国政府也可能突然发生变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