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止暴制乱与挽回人须双线并行

  中评社北京9月7日电/唐代德宗皇帝李适即位,鉴于藩镇割据,国家出现尾大不掉的乱局,决心整顿。因为处理不好,造成多个藩镇脱离中央,甚而自行称帝。德宗诏军勤王,却一再失当,导致兵变发生。泾原乱兵占据首都长安,德宗仓皇出逃,一路被叛军追杀,不独人身安全不保,国家随时毁于一旦。

  面对国家困局,德宗接受翰林学士陆贽的建议,在兴元元年(公元784年)正月初一颁布了《罪己大赦诏》,指出因决策失当,导致社会动荡,“万品失序”,“罪实在予”;德宗反省自责“罪己”后,提出解决现况的方案,一方面进行大赦,另一方面进行奖赏:“四方人心大悦”,“士卒皆感泣”,结果,一场乱局终于平息。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今天香港因修订《逃犯条例》草案引发的风波,接近三个月尚未平息,示威之后,暴乱继起,民怨沸腾,民心撕裂。香港正陷于“万品失序”的危机,政府也承认考虑未周,处理有失当之处。日前,林郑特首通过电视讲话,提出四项行动:正式“撤回草案”;全力支持监警会的工作,并承诺会认真跟进监警会日后提交的报告建议;特首、司局长落区与市民对话;以及邀请社会领袖、专家和学者,就社会深层次问题进行独立研究及检讨,向政府提出建议。

  假如说香港病了,则四项行动确是第一剂良药,此良药分两服,第一服头两味(项),具止泻作用;第二服后两味(项),有疏风正气之效。当然,两个多月的加上累积良久的沉痼,绝非一剂可以解决,要固本培元,就要耐心服第二剂、第三剂的药,戒急戒躁。

  “反修例风波”的发生潜伏多种因素,而其愈演愈烈的原因可概括为三十二个字:“贫富悬殊,世代之争;抗共情绪,两地摩擦;官民失信,警民矛盾;中美角力,内外挑拨。”要彻底解决,断非短时间可以做到,但社会确需朝着纾解方向努力。笔者在特首四项行动之外,提出一些建议:

  1.政府要清楚为“暴动”定性,向市民清楚解释怎样才算“参与暴动”?免使一般参与“和理非”示威者产生“白色恐怖”的疑虑。

  2.政府政策上须软硬兼顾。“止暴制乱”与“挽回人心”须双线并行,不能有先后。对暴动者及非法集结者要有效执法。加强执法,此刻局势未平,即意味被拘捕者会增加,要加快控告与定罪,以起阻吓作用。判决后,建议特首对判刑轻者作出特赦。

  3.展望未来,教师的角色至为重要。建议教育局成立教师培训及再培训基金,加强准教师和在职教师对国情的认识。例如鼓励教师除通过姊妹学校交流外,组织如“国家科技发展”、“绿色河山之旅”、“国家法制考察”等,让教师多了解国家发展的状况,有哪些优势,有哪些待改善的地方。

  4.语文和文学是品德培养最重要的载体。建议改革中、小学以语文为沟通工具的态势,精选格言、诗歌和经典散文为教材。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情感。

  5.香港的政治体制在“一国两制”下,包括特首在内,没有人可以“想做就做,为所欲为”。政府要做好“文宣”和“教育”工作,向市民和一代继一代的年轻人解释。写旧诗如律诗、绝句有很多限制,如要押平声韵、一韵到底、讲求平仄和对仗等,但无碍李白、杜甫、苏轼等文学家写出千古传诵的作品。期待特区政府努力,在诸多限制下,为香港历史写好新的篇章。

  我们热爱自己生活的地方,都想这个地方好,是为己,更是为他人。当人与人的看法不同,出现矛盾,影响生活之时,我们可否躬自反省,抱着无私的“罪实在予”之心,不诿过,不推卸?人人如是,社会何有纷争?

  (来源:大公报)   中评社北京9月7日电/唐代德宗皇帝李适即位,鉴于藩镇割据,国家出现尾大不掉的乱局,决心整顿。因为处理不好,造成多个藩镇脱离中央,甚而自行称帝。德宗诏军勤王,却一再失当,导致兵变发生。泾原乱兵占据首都长安,德宗仓皇出逃,一路被叛军追杀,不独人身安全不保,国家随时毁于一旦。

  面对国家困局,德宗接受翰林学士陆贽的建议,在兴元元年(公元784年)正月初一颁布了《罪己大赦诏》,指出因决策失当,导致社会动荡,“万品失序”,“罪实在予”;德宗反省自责“罪己”后,提出解决现况的方案,一方面进行大赦,另一方面进行奖赏:“四方人心大悦”,“士卒皆感泣”,结果,一场乱局终于平息。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今天香港因修订《逃犯条例》草案引发的风波,接近三个月尚未平息,示威之后,暴乱继起,民怨沸腾,民心撕裂。香港正陷于“万品失序”的危机,政府也承认考虑未周,处理有失当之处。日前,林郑特首通过电视讲话,提出四项行动:正式“撤回草案”;全力支持监警会的工作,并承诺会认真跟进监警会日后提交的报告建议;特首、司局长落区与市民对话;以及邀请社会领袖、专家和学者,就社会深层次问题进行独立研究及检讨,向政府提出建议。

  假如说香港病了,则四项行动确是第一剂良药,此良药分两服,第一服头两味(项),具止泻作用;第二服后两味(项),有疏风正气之效。当然,两个多月的加上累积良久的沉痼,绝非一剂可以解决,要固本培元,就要耐心服第二剂、第三剂的药,戒急戒躁。

  “反修例风波”的发生潜伏多种因素,而其愈演愈烈的原因可概括为三十二个字:“贫富悬殊,世代之争;抗共情绪,两地摩擦;官民失信,警民矛盾;中美角力,内外挑拨。”要彻底解决,断非短时间可以做到,但社会确需朝着纾解方向努力。笔者在特首四项行动之外,提出一些建议:

  1.政府要清楚为“暴动”定性,向市民清楚解释怎样才算“参与暴动”?免使一般参与“和理非”示威者产生“白色恐怖”的疑虑。

  2.政府政策上须软硬兼顾。“止暴制乱”与“挽回人心”须双线并行,不能有先后。对暴动者及非法集结者要有效执法。加强执法,此刻局势未平,即意味被拘捕者会增加,要加快控告与定罪,以起阻吓作用。判决后,建议特首对判刑轻者作出特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