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现场:太和论坛聚焦中美与科技

以“科学文化·未来伦理·共同价值”为主题的第三届太和文明论坛9月7日在京开幕(中评社 李娜摄)

  中评社北京9月8日电(记者徐梦溪李娜)以“科学文化·未来伦理·共同价值”为主题的第三届太和文明论坛9月7日在京开幕。论坛邀请到来自上海合作组织秘书处、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尼扎米国际中心、中国公共外交协会等组织机构,及部分外国驻华使馆的嘉宾出席论坛,围绕相关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交流探讨。

  本届太和文明论坛轮值主席、太和智库高级学者、上合组织前秘书长拉希德·阿利莫夫在开幕式上致辞。他表示,此次论坛的举行,正值和平与国际关系的困难时期,自二十一世纪之初起,人类就面临一系列新挑战和新威胁,每一个威胁都在挑战着主流世界秩序的基础。比如,单方面企图破坏国际法和违反武器、气候领域的协定,贸易保护主义、恐怖主义、极端主义以及互联网的恐怖主义、毒品及武器贩卖等等其他的问题,要想行之有效地应对这些挑战和威胁,我认为唯有合作才能够真正去应对这些挑战和威胁。

  他表示,在今年的两天五个主题会议中,论坛与会者将讨论目前的国际关系和安全状况,评估“一带一路”倡议的现状,同时我们还要讨论教育、文化、人工智能等其他问题。青年对话论坛也是第一次纳入到论坛框架中,相信一定会非常精彩。

  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Vladimir Norov表示,本届论坛讨论的主题反映出了这个时代亟需解决的问题,也提醒大家考虑该如何处理国家和国际关系的发展与前景。在两极体制崩溃和世界政治版图重新绘制之后,上合组织创始国逐步建立起睦邻互信、相互尊重的友好纽带,这些关系一年比一年强,正因为上合组织各会员国遵循了体现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化的“上海精神”,这些原则也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先生“一带一路”倡议宏伟蓝图的基础。孔子曾说:“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亮一盏蜡烛”,希望我们可以在此次论坛中找到新的、好的想法和做法丰富生活。

  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会长Stephen Orlins在致辞中引用了毛泽东的一句话谈中美关系——“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看到成绩,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他表示,很明显在过去43年来,美中关系现在已经降到冰点,这也是我所目睹的最糟的情况。而毛主席也说过,我们要看到光明。虽然美中关系出现的短期问题,但是长远来看,我仍然乐观。正是因为像太和文明论坛这样的会议仍然能够请到来自与世界各地的参会人,一起为实际问题寻找答案。中美一定会找到方法,一起来合作,去应对真实的挑战。最后他引用一位西方著名人类学家马格丽特·米德的话:永远不要怀疑一小群有思想并实质投入的人能够改变这个世界。事实上,向来都是如此。

本届太和文明论坛轮值主席、太和智库高级学者、上合组织前秘书长拉希德·阿利莫夫在开幕式上致辞。(中评社 李娜摄)

  尼扎米国际中心联合主席Ismail Serageldin表示,长期以来,被视为国际世界秩序演变特征的全球化正受到挑战,科学的有效全球化由于信息和通信技术革命增强了交流而成为了可能。他引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前外交部部长李肇星先生在两个月前参加尼扎米中国外交学会在北京共同举办的高级会议上的一段话,“人类的发展与文明的进步需要思想的指引,中国与阿塞拜疆曾经出现过众多的智者,比如孔子和尼扎米,今天在面对人类共同挑战之时需要更多有识之士贡献其智慧和力量应对本世纪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次会议组织者能够以鼓励讨论和对话的形式,在这场广泛且最具有时代性的会议主题之下,有助于理解这些巨大的变革力量与不断演变的全球秩序是如何相互影响的问题。

  尼扎米国际中心秘书长Rovshan Muradov表示,在讲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之际,我们环顾四周看到,全球不同国家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中面对着许多共同的挑战,在大家还在考虑如何参与到新的发展目标时,中国已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尼扎米国际中心愿意和太和智库共同合作,相互激荡想法,相互启迪共享信息。

  本次论坛设立国际关系、教育文化、前沿科技、“一带一路”安全与发展四个分论坛。国际关系分论坛将围绕中美关系的现实与未来、国际秩序演变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变局中的多元文明互动等议题进行深入研讨,旨在廓清迷雾,弥合分争,寻求管控危机、合作共赢之道。教育文化分论坛将聚焦“5G时代”“职教革新”两个关键词,力求在以产业-教育为纵轴、以中国-世界为横轴划分的四个象限内,探寻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新路径和“一带一路”职业教育合作的新范式。前沿科技分论坛将深入探讨“数字革命”时代科技对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冲击与影响,以及如何化解科技竞争与合作之间的矛盾冲突,促进全球科技的融合发展与共建共享。

  本届论坛还特设立“一带一路”安全与发展分论坛,旨在通过分析探讨“一带一路”建设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机制,为使“一带一路”真正成为“和平之路”“繁荣之路”提供智慧方案。

  三年来,太和文明论坛始终坚持“严谨客观、面向国际、着眼前沿、务求实效”的原则,直面矛盾问题,倾听各方声音,坚持不懈,为构建共同价值、平抑化解矛盾冲突、促进和谐恒续发展凝聚共识力量,致力于成为促进世界融通交流与和谐发展的公共外交平台。

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Vladimir Norov(中评社 李娜摄)

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会长Stephen Orlins(中评社 李娜摄)

尼扎米国际中心联合主席Ismail Serageldin(中评社 李娜摄)

尼扎米国际中心秘书长Rovshan Muradov(中评社 李娜摄)

以“科学文化·未来伦理·共同价值”为主题的第三届太和文明论坛9月7日在京开幕(中评社 李娜摄)

  中评社北京9月8日电(记者徐梦溪李娜)以“科学文化·未来伦理·共同价值”为主题的第三届太和文明论坛9月7日在京开幕。论坛邀请到来自上海合作组织秘书处、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尼扎米国际中心、中国公共外交协会等组织机构,及部分外国驻华使馆的嘉宾出席论坛,围绕相关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交流探讨。

  本届太和文明论坛轮值主席、太和智库高级学者、上合组织前秘书长拉希德·阿利莫夫在开幕式上致辞。他表示,此次论坛的举行,正值和平与国际关系的困难时期,自二十一世纪之初起,人类就面临一系列新挑战和新威胁,每一个威胁都在挑战着主流世界秩序的基础。比如,单方面企图破坏国际法和违反武器、气候领域的协定,贸易保护主义、恐怖主义、极端主义以及互联网的恐怖主义、毒品及武器贩卖等等其他的问题,要想行之有效地应对这些挑战和威胁,我认为唯有合作才能够真正去应对这些挑战和威胁。

  他表示,在今年的两天五个主题会议中,论坛与会者将讨论目前的国际关系和安全状况,评估“一带一路”倡议的现状,同时我们还要讨论教育、文化、人工智能等其他问题。青年对话论坛也是第一次纳入到论坛框架中,相信一定会非常精彩。

  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Vladimir Norov表示,本届论坛讨论的主题反映出了这个时代亟需解决的问题,也提醒大家考虑该如何处理国家和国际关系的发展与前景。在两极体制崩溃和世界政治版图重新绘制之后,上合组织创始国逐步建立起睦邻互信、相互尊重的友好纽带,这些关系一年比一年强,正因为上合组织各会员国遵循了体现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化的“上海精神”,这些原则也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先生“一带一路”倡议宏伟蓝图的基础。孔子曾说:“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亮一盏蜡烛”,希望我们可以在此次论坛中找到新的、好的想法和做法丰富生活。

  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会长Stephen Orlins在致辞中引用了毛泽东的一句话谈中美关系——“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看到成绩,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他表示,很明显在过去43年来,美中关系现在已经降到冰点,这也是我所目睹的最糟的情况。而毛主席也说过,我们要看到光明。虽然美中关系出现的短期问题,但是长远来看,我仍然乐观。正是因为像太和文明论坛这样的会议仍然能够请到来自与世界各地的参会人,一起为实际问题寻找答案。中美一定会找到方法,一起来合作,去应对真实的挑战。最后他引用一位西方著名人类学家马格丽特·米德的话:永远不要怀疑一小群有思想并实质投入的人能够改变这个世界。事实上,向来都是如此。

聋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