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象牙登记制度严格化前登记量骤增

  中评社香港8月10日电/共同社10日从对日本环境省的采访获悉,在7月开始象牙登记制度严格化前,登记量骤增。近年的登记量基本是十几吨,但2018年增至约30吨,2019年仅半年就登记了10吨左右。根据以往制度,证明是合法获得的条件宽松,因此在审查变严格之前出现了大量突击性登记。截至7月底,基于新制度的登记为零。环保团体指出“违法交易和来源不明的象牙可能混在其中”。

  本月17日~28日将在日内瓦召开《华盛顿公约》缔约国会议。认为日本象牙市场诱发偷猎非洲象的批评根深蒂固,要求日本关闭国内市场的决议案已被提出,其走向成为焦点。也可以预见,对在宽松制度下大量登记的质疑和批判将接连涌现。

  因偷猎非洲象问题严峻,基于《华盛顿公约》1990年禁止了象牙的国际交易。在日本国内,完整形态的象牙如果不出示文件证明是在被禁前获得的,并向国家登记,就无法买卖。

  不过,文件上由家人写明获得象牙的过程和日期,申报称是合法获得的即可,条件很宽松。

  因此,曾发生谎称违法获得的象牙是“家人以前就持有的”等并进行登记,然后被查处的事件。此外也有意见指出存在逃过查处的走私品等也能登记的问题。

  环境省严格审查制度,已决定将要求通过放射性碳年代测定来把握象牙的年代。有意见指出,制度变更前的2年间,实施了敦促登记的活动,促使登记量骤增。

  一方面,被切割的象牙、印章等则继续无需证明合法性也允许交易。

  熟悉象牙交易的NPO法人“虎与象保护基金”秘书长阪元雅行称:“由于审查严格化前的登记,走私和违法交易的象牙很有可能以国家做背书的形式大量流通。除关闭市场以外没有根本的解决措施,吹向日本的(批评)风力强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