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特朗普强令美企撤出中国注定幻灭

美国在华企业以实际表态回应特朗普要他们撤出中国的命令 USCBC图

  中评社华盛顿9月5日电(评论员 余东晖)在美中贸易战中,面对中方不急不躁,特朗普似乎沉不住气了。日前他发推特称“我们不需要中国,老实说,没有他们(我们)要好得多”,他甚至进而“特此命令”美国公司“马上开始寻找替代中国的目的地”。此言一出,舆论哗然:号称信奉自由与市场的美国之总统,竟然发出如此专断无理的言论。更有人质疑:特朗普有什么权力这么下命令?

  虽然特朗普拿出美国1977年《紧急经济权力法》作为挡箭牌,但美国经济和法律学界依然质疑:在目前美中经济状况下,特朗普能否真的下令美国企业撤出中国?事实上,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USCBC)最新发布的年度会员报告已经“打脸”特朗普。这个代表主要在华投资美企的报告发现:82%的美资企业仍将中国市场作为最优先或五大优先之一;7成8美国公司在华运营状况与公司总体运营状况一样或更好,比前几年有明显好转;97%的美国公司表示在中国市场是盈利的。

  很难想象,一个能让绝大多数美国企业盈利的世界数一数二的中国市场,是特朗普一声令下,能够说撤就撤的?兴许特朗普称要求美企离开中国,像同一天自诩“天授权力”,遭质疑后又抨击“假新闻”不懂得开玩笑一样,只是说说“君权神授”的笑话罢了。库德罗和姆努钦等白宫经济高官随即澄清,特朗普并不打算动用紧急权力,迫使美国企业将业务迁出中国。但是,特朗普那条推特字里行间透露的美国“鹰派”推动美中经贸和科技“脱钩”的意图却不容忽视。

  诚然,美中贸易摩擦和美中关系紧张已对在华经营的美国企业产生了负面影响。美中关系紧张带来的不确定性,令美国公司对中国市场的投资战略趋于谨慎,也推动了其进行供应链调整的步伐。然而,不管是对华投资趋谨慎,还是将生产线转移出中国,都不是这一年来的事情。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劳动力成本上升,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转移几年前已经开始。与此同时,面对发展壮大的中国内资企业,外企在中国市场轻轻松松赚大钱的时代亦已过去。

美中经贸关系界呼吁美中尽早重回谈判桌 中评社记者 余东晖 摄

  美中贸易战加快了以中国为生产基地、产品外销的美国企业转移生产线的进程,但真正意在中国市场的美国企业却不会轻易离开中国,因为市场一旦离开了,再想回来就难了。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的报告指出,接受调查的大多数美国公司仍致力于中国市场,目前很少有公司剥离现有业务,资产剥离的步伐不太可能在未来几年发生重大转变。美资企业将继续在中国投资,以接触中国消费者,但不断上升的生产成本将迫使更多企业从中国剥离以出口为重点的业务。那些上游投入或向美国出口产品的企业,易受关税影响。

  超过8成的美国公司报告说,贸易紧张影响了他们在中国的业务。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美国公司失去中国市场份额,在中国市场遭遇不公平竞争等。说到底,美资企业主要还是担心,美中贸易战令他们失去中国的市场。这样希望在中国市场继续盈利的美国企业,特朗普若是强行下令将他们赶出中国市场,岂不是自戕行为?天下会有这么蠢的领导人吗?

  这份报告还发现,三分之二的美资企业依然对5年后中国市场前景持乐观程度,持悲观态度的仅占1成4。与过去几年相比,悲观情绪确实有所抬升,尽管贸易冲突短期内是这种情绪的紧迫原因之一,但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的政策和监管环境对企业长期前景的影响要大得多。也就是说,中国能不能继续保持开放的市场,能不能对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能不能继续改善外商投资环境,对美企是留是走的影响,比特朗普的命令,甚至比特朗普发动的关税战要大得多。

  谈到特朗普强令美资企业撤出中国,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高级副会长彭捷宁(Jake Parker)指出,选择退出中国的美国企业将令他们自己和美国失去巨大的商业机遇。他说:“未来几十年,全球增长有很大一部分将由中国贡献。错失机会将削弱美国产业竞争力,并损害美国国内利益。支持全球增长的美国就业也将受到负面影响。”

  《纽约时报》指出,全球四分之一的制成品是中国制造,这在短期内是无法取代的。高效的工厂并不是中国唯一的吸引力。中国消费市场正在增长,中国中产阶级人数比美国还多。服装鞋帽等劳动密集型之外的行业,发现更难与中国切断联系。中国主导着大量零部件生产,可提供一家公司所需的任何产品。而接收生产线的热门地越南,尚未建立起完善的电子产品供应链。至于特朗普一直敦促的制造业回流美国,这不大可能发生。因为美国公司很难找到愿意加班的工人,美国的零部件制造能力也比不过中国。

  经常被特朗普骂为“假新闻”的《纽约时报》,其实捅破了特朗普为了在政治上“打赢”贸易战而吹出的泡泡:美国企业正在蜂拥离开中国,几千亿白花花的银子从中国流入美国,美国经济将中国远远甩到身后···几年后,特朗普或许会发现,强令美国企业撤出中国,不过是一厢情愿的幻想罢了。

美国在华企业以实际表态回应特朗普要他们撤出中国的命令 USCBC图

  中评社华盛顿9月5日电(评论员 余东晖)在美中贸易战中,面对中方不急不躁,特朗普似乎沉不住气了。日前他发推特称“我们不需要中国,老实说,没有他们(我们)要好得多”,他甚至进而“特此命令”美国公司“马上开始寻找替代中国的目的地”。此言一出,舆论哗然:号称信奉自由与市场的美国之总统,竟然发出如此专断无理的言论。更有人质疑:特朗普有什么权力这么下命令?

  虽然特朗普拿出美国1977年《紧急经济权力法》作为挡箭牌,但美国经济和法律学界依然质疑:在目前美中经济状况下,特朗普能否真的下令美国企业撤出中国?事实上,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USCBC)最新发布的年度会员报告已经“打脸”特朗普。这个代表主要在华投资美企的报告发现:82%的美资企业仍将中国市场作为最优先或五大优先之一;7成8美国公司在华运营状况与公司总体运营状况一样或更好,比前几年有明显好转;97%的美国公司表示在中国市场是盈利的。

  很难想象,一个能让绝大多数美国企业盈利的世界数一数二的中国市场,是特朗普一声令下,能够说撤就撤的?兴许特朗普称要求美企离开中国,像同一天自诩“天授权力”,遭质疑后又抨击“假新闻”不懂得开玩笑一样,只是说说“君权神授”的笑话罢了。库德罗和姆努钦等白宫经济高官随即澄清,特朗普并不打算动用紧急权力,迫使美国企业将业务迁出中国。但是,特朗普那条推特字里行间透露的美国“鹰派”推动美中经贸和科技“脱钩”的意图却不容忽视。

  诚然,美中贸易摩擦和美中关系紧张已对在华经营的美国企业产生了负面影响。美中关系紧张带来的不确定性,令美国公司对中国市场的投资战略趋于谨慎,也推动了其进行供应链调整的步伐。然而,不管是对华投资趋谨慎,还是将生产线转移出中国,都不是这一年来的事情。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劳动力成本上升,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转移几年前已经开始。与此同时,面对发展壮大的中国内资企业,外企在中国市场轻轻松松赚大钱的时代亦已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