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中国不存在“汇率操纵”

8月5日,在岸、离岸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双双“破7”,中国人民银行表示,人民币“破7”是由美国单边贸易保护主义造成的。中通社

  中评社香港8月7日电/中方斥美“任性的单边主义”,损人又害己。

  香港文汇报报道,在人民币兑美元汇率11年来首次跌破7元关口后,北京时间8月6日美国财政部宣布,认定中国在操纵人民币汇率。中国人民银行对此表示,美方不顾事实,无理给中国贴上“汇率操纵国”的标签,是损人又害己的行为,中方对此坚决反对。中国将继续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尚有相关新闻刊B1) 

  这是美国1994年以来首次给中国贴上“汇率操纵国”标签,此举令美元重挫,推动金价创六年高位。分析指出,此次美并未使用以往的判定标准,而且美国法律规定,应先与相关国家进行磋商。

  市场力量推动汇率 

  中国央行发表新闻稿表示,美国财政部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中方对此深表遗憾。这一标签不符合美财政部自己制订的所谓“汇率操纵国”的量化标准,是任性的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行为,严重破坏国际规则,将对全球经济金融产生重大影响。

  “这不仅会严重破坏国际金融秩序,引发金融市场动荡,还将大大阻碍国际贸易和全球经济复苏,最终会自食其果。美国这一单边主义行为还破坏了全球关于汇率问题的多边共识,会对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运行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中方奉劝美方悬崖勒马、迷途知返,回到理性和客观的正确轨道上来。” 

  央行强调,中国实施的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在机制上人民币汇率就是由市场供求决定的,不存在“汇率操纵”的问题。

  央行称,今年8月以来,人民币汇率出现一定幅度贬值,主要是全球经济形势变化和贸易摩擦加剧背景下市场供求和国际汇市波动的反映,是由市场力量推动和决定的。人民银行一直以来致力于维护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这一努力在国际社会众所周知。

  汇率符合基本面 

  根据国际清算银行公布的数据,2005年初至2019年6月,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升值38%,实际有效汇率升值47%,是二十国集团经济体中最强势的货币,在全球范围内也是升值幅度最大的货币之一。

  “2018年以来,美国不断升级贸易争端,中国始终坚持不搞竞争性贬值,中国没有也不会将汇率作为工具来应对贸易争端。”央行还指出,在刚刚结束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中国的第四条款磋商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指出人民币汇率大体符合基本面。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中国一直承诺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有力地支持了国际金融市场稳定和全球经济复苏。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高级研究员张斌表示,特朗普政府在判定是否汇率操纵国问题上,已经没有了标准和事实检验,只要货币贬值就是汇率操纵国,汇率操纵国的帽子可以随时戴给任何国家,今天是中国,明天也可以是其他任何国家。

  美国对“汇率操纵”的认定标准有三个条件:一是对美贸易盈余一年超过200亿美元;二是经常项目盈余占GDP比重达到2%;三是通过汇率干预买入的外汇超过GDP的2%,且持续6个月外汇净买入达到这三个条件即认定为“汇率操纵国”。

  兴业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王涵表示,目前中国除对美顺差符合超过200亿美元的标准之外,中国的经常账户盈余远远不到2%,中国央行已退出汇率日常干预,基本是市场力量在起作用。因此美方“汇率操纵国”的指控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中国被列入汇率操纵国后,未来可能面临来自美国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美国标准与中国数据 

  美国最新标准:当一国在过去四个季度满足以下三个标准时会被认定为“汇率操纵国”,如果只满足两个标准,会被列入观察名单;如果只满足第一个标准,但该经济体对美国的总体贸易逆差贡献较大,也可能被列入观察名单。

  标准1:满足对美贸易顺差超200亿美元 

  2018年中国对美货物贸易顺差3,233亿美元,2019年上半年为1,404亿美元 
 
  标准2:不满足 

  经常账户顺差占GDP比重超过2% 

  2018年中国经常账户顺差与GDP之比仅为0.4%左右 

  标准3:不满足 

  单边汇率干预金额占本国GDP比重2%以上且持续时长超过6个月 

  2016年下半年至今,中国外汇储备规模一直稳定在3万亿美元左右,不存在大规模买入外国资产促使本币贬值的可能。

  资料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