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路报:“下架民进党”为何成为全民共识

  中评社香港8月6日电/大华网路报今天专栏说,2018年底的县市长选举,当时最大的党是“讨厌民进党”,成为全民的共识。同样地,2020年“总统”与“立委”选举,“下架民进党”似亦逐渐成为全民的共识。尤其是自从爆发“国安”特勤人员利用“总统”专机走私香烟事件以来,民进党不仅未针对体制系贪污进行彻底检讨改革,反而像切香肠一样,看外界爆料到那里,才决定惩处到那里,更加深民众要“下架民进党”的共识。

  只是“下架民进党”的目标相同,但是选择的方式却不见得一致。就目前而言,选择至少有两项,一是选择国民党的参选人,二是选择台北市长柯文哲新成立之台湾民众党的参选人。若是将可能脱党参选的前鸿海总裁郭台铭,或他党推出的参选人纳入,则选项就不止两项而已。然而不论参选人的选项有多少,国民党仍是下架民进党的最佳选项,甚至是唯一的选项。

  首先,就促进经济发展而言,国民党无疑是最佳选项。不论是从过去国民党带领台湾成为亚洲四小龙之首、创造出“台湾钱淹脚目”之荣景的历史,更引航台湾度过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与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的重大冲击来观察,都可见端倪。若非国民党过去念兹在兹拼经济所奠定的基础,民进党又怎么有机会只出一张嘴,就可宣称现在台湾经济是20年来最好的时刻。

  如今美中贸易战正酣,亟需擅长拼经济的国民党重新执政,带领台湾通过美中贸易战所引发的经济风暴。姑且不论大巨蛋经过了5年犹如废墟般伫立在台北市繁华的东区,仅就台北市近5年的招商数字低到不行而论,就知道柯文哲拼经济的实力有多少,更遑论东区知名餐厅与商店一家接着一家关门。促进一个台北市的经济表现就已不及格,岂有能力带动全台经济发展。

  郭台铭经营企业有成虽然有目共睹,不过振兴全台湾经济与经营一家企业的规模毕竟不同,这也是美国有成功企业家以独立参选人身分参与选举,始终未胜出的重要原因。更何况治国毕竟是需要一群人,而不是一个人而已,没有政党的奥援,能否找到合适治国的足够人选也大有疑问?这恐怕是号称超越党派的柯文哲选市长时不组党,但是选“总统”则必须组党的关键所在。   其次,就对外关系与两岸关系而言,国民党的参选人亦是最好的选择。由于不受限特定意识形态,国民党执政期间不仅免签国达到新高,且能以观察员身分参与世界卫生大会及国际民航组织年会,不用金钱外交就能让邦交国维持不断交。两岸关系也在“九二共识”基础下签署多项协议,陆客观光对台湾经济亦甚有助益。   专栏说,柯文哲不仅将英国“交通部长”所送的怀表当成破铜烂铁,犯了对外关系的大忌,为了讨好年轻人经常在外访时有坐在候机室地上的奇怪举动,实在难以想像成为“总统”后要如何扮演好拼外交的称职角色。提出“两岸一家亲”的主张固然可以让台北、上海的双城论坛顺利举办,但是担心过度触怒独派人士又致歉,如此多变的立场,当选后岂能理顺复杂的两岸关系?

  同样地,郭台铭固然与大陆及外国高层有个人交情,但那是因企业家身分的关系,试问有那位国家领袖会把企业投资往外推呢?当郭台铭不再是众所欢迎的投资者,而是“中华民国总统”的时候,以台湾现有的国际与两岸处境而言,将不再具有过去在对外及两岸关系中的便利性,再加上未必能找到足够的外交与两岸人才,成为“总统”后的对外与两岸关系处境堪虑。

  最后,既然“下架民进党”是全民的共识,就要想方设法让此共识得以实现,应将选票集中在最有可能达成“下架民进党”目标的国民党参选人身上。若在民进党政府不断出现东厂、新东厂的政策措施后,仍能在多组参选人的情况下继续执政,该党本身会误以为自己是站在正义的一方,选后极可能会变本加厉,如此台湾的老百姓将更没有好日子过,“中华民国”的明天亦将岌岌可危。

  当蔡英文政府愈来愈不喜欢“中华民国”,只称“这个国家”或干脆改为“中华民国台湾”,说明2020年的选举确实是“中华民国”保卫战。若是“下架民进党”目标无法达成,则“中华民国”是否还有明天将大有疑问。   中评社香港8月6日电/大华网路报今天专栏说,2018年底的县市长选举,当时最大的党是“讨厌民进党”,成为全民的共识。同样地,2020年“总统”与“立委”选举,“下架民进党”似亦逐渐成为全民的共识。尤其是自从爆发“国安”特勤人员利用“总统”专机走私香烟事件以来,民进党不仅未针对体制系贪污进行彻底检讨改革,反而像切香肠一样,看外界爆料到那里,才决定惩处到那里,更加深民众要“下架民进党”的共识。

  只是“下架民进党”的目标相同,但是选择的方式却不见得一致。就目前而言,选择至少有两项,一是选择国民党的参选人,二是选择台北市长柯文哲新成立之台湾民众党的参选人。若是将可能脱党参选的前鸿海总裁郭台铭,或他党推出的参选人纳入,则选项就不止两项而已。然而不论参选人的选项有多少,国民党仍是下架民进党的最佳选项,甚至是唯一的选项。

  首先,就促进经济发展而言,国民党无疑是最佳选项。不论是从过去国民党带领台湾成为亚洲四小龙之首、创造出“台湾钱淹脚目”之荣景的历史,更引航台湾度过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与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的重大冲击来观察,都可见端倪。若非国民党过去念兹在兹拼经济所奠定的基础,民进党又怎么有机会只出一张嘴,就可宣称现在台湾经济是20年来最好的时刻。

  如今美中贸易战正酣,亟需擅长拼经济的国民党重新执政,带领台湾通过美中贸易战所引发的经济风暴。姑且不论大巨蛋经过了5年犹如废墟般伫立在台北市繁华的东区,仅就台北市近5年的招商数字低到不行而论,就知道柯文哲拼经济的实力有多少,更遑论东区知名餐厅与商店一家接着一家关门。促进一个台北市的经济表现就已不及格,岂有能力带动全台经济发展。

  郭台铭经营企业有成虽然有目共睹,不过振兴全台湾经济与经营一家企业的规模毕竟不同,这也是美国有成功企业家以独立参选人身分参与选举,始终未胜出的重要原因。更何况治国毕竟是需要一群人,而不是一个人而已,没有政党的奥援,能否找到合适治国的足够人选也大有疑问?这恐怕是号称超越党派的柯文哲选市长时不组党,但是选“总统”则必须组党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