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权:在高雄市内 成也韩国瑜败也韩国瑜
澳门新华澳报今天发表富权的文章说,按照《公职人员选举罢免法》规定,发动“罢免案”有三道程序,依照高雄市选举人(即选民)数近二百三十万人计算,第一阶段连署是需二点三万人提议,接着第二阶段要二十三万人联署,最后要有六十万人投下同意罢免票(同意票多于反对票),才能成功罢免韩国瑜。
原本各自行事的“台湾基进党”和《公民割草行动》汇合,可能是考虑到,既然两者的性质高度重迭,而且行动标的一致,联合就比分别进行好,至少是可以避免发生被征求选民进行“重复连署”,因为这将会被选务行政管理机构视为“无效连署”。而联合行动将两案合并为一案,就不会发生“重复连署”情事,导致无效劳动,而且也伤害参与连署的选民的意愿。
但主办者仍然要等到所征集到的连署书达到三万分,比法定要求多出三成之后才宣布“战果”,可能还考虑到,小部分参与连署的群众,其户籍并非在高雄,不具有在高雄市选区的投票权。在连署书送交选务管理机构审核时,将会被剔除出去,因而宁愿超额征集,提供“安全系数”。
倘选务机构查核后确认第一阶段连署“过关”,就将进行第二阶段连署。可能也不困难,因为不但是民进党已经在高雄市经营了二十多年,早已成为“深绿票仓”。去年之所以被打破,是因为一方面代表国民党的韩国瑜是“非典型国民党人”,中间选民及浅绿选民容易接受;另一方面是“讨厌民进党”的氛围弥漫,大部分高雄市民盼望韩国瑜能够带领他们改变“高雄又老又穷”的现象,实现“高雄发大财”的美梦。但民进党的市长候选人陈其迈仍然获得七十四万票,远超过第二阶段所需的二十三万人,及罢免韩国瑜所需的六十万票。至于曾经投票给韩国瑜的八十九万人,可能有部分眼看到自己希望韩国瑜“做好做满高雄市长,改变高雄落后面貌”的良好意愿,遭受韩国瑜“欺骗”,而在“罢免案”投票时将不会再支持他。因此,“罢免案”或能获得通过,并非“耸人听闻”。
不过,正因为《选罢法》有“公职人员就职未满一年者,不得罢免”的硬性规定,对于在此“禁罢期”内就进行征集到底罢免连署书,是否有效?台湾地区实行的是“成文法”,看来两者间会有抵触。不过,倘是将之视为“提前进行预备活动”,也未尝不可,亦即是现在征集到的连署书,在十二月二十五日当天就立即送交选委会,就可比在当天才展开征集连署书活动,节省一些时间。
现在在高雄市内,弥漫着一股“讨厌韩国瑜”的情绪,与他参选高雄市长时代“讨厌民进党”的氛围不遑多让。尤其是他一连多次被中小学生“呛声”,讥讽他“不守承诺”,及陷入登革热、“小三通”等争议不断,并被爆出和妙天、傅崐萁、张荣味等地方派系势力走在一起的情况下,韩国瑜不但在全岛的支持度大幅下跌,即使是连续举办几场参与人数众多的造势活动,也未能止血停损,而且在高雄市内的反感度正在狂升。因而党内人士感叹,“原本一盘好棋被他自己搞砸了”。这端的是在高雄市内,成也韩国瑜,败也将是韩国瑜。
实际上,现在不少国民党人担心,“韩国瑜现象”将会导致国民党“三输”,不但是本来可以“手到擒来”的“总统”大位,将会仍然由蔡英文盘踞,并导致国民党“立委过半”的美梦难圆,而且就连高雄市也将会重新沦落回民进党的手中。这股“怨韩”导致进而“反韩”的不安情绪,首先就出现在高雄市议会的国民党党团,王金平的重要“桩脚”、原来狂热支持韩国瑜的高雄市副议长陆淑美,就公开表态不支持韩国瑜参选“总统”,要他专心搞好高雄市市政。高雄市议会国民党党团总召曾俊杰也持同样的态度。
可能是韩国瑜也察觉到高雄市民的这个重大情绪变化,因而决定取消原定在高雄市举办的最后一场大型造势活动。就是担心,即使是仍然有许多人曾经,但却不是高呼他“冻蒜总统”,而是要求承他遵守承诺做好市长,甚至是像那几个中小学生那样,当面“呛声”。那就倒不如不办了。
现在人们的普遍看法,是韩国瑜将能赢得国民党“总统”党内初选,但在大选中却将会输给们蔡英文。相反,郭台铭虽然将会输掉党内初选名单却是国民党唯一可以在大选中“砌低”蔡英文的战将。而现在到国民党开始进行“总统”参选人民调的七月八日,只有几天时间。而在这几天内,因为是办公时间,韩国瑜不能请假进行各种与选举有关的活动,必须埋身搞好高雄市市政,因而相比于已经辞去鸿海董事长职务,因而可以到处“趴趴走”的郭台铭,就较为吃亏。据说,郭台铭的支持者将会在这几天,蓄势后发,全力催谷郭台铭。在各种民调都已显示在韩国瑜、郭台铭之间出现“死亡交叉”,两人民调差距极为微小下,这些催谷活动可能会让郭台铭超前。
但人们又担心,倘国民党中央宣布“总统”党内初选是由郭台铭选出,不排除会有“韩粉”中的激进者,聚集包围国民党中央大楼抗议。而在大选投票中,多达一百八十万的“韩粉”,除了部分与“柯粉”重迭者,将会流向柯营之外,大部分“韩粉”就将会像四年前的“洪粉”那样,“含泪不投票”。国民党将白白丢掉这个极为难得的翻身机会。
澳门新华澳报今天发表富权的文章说,按照《公职人员选举罢免法》规定,发动“罢免案”有三道程序,依照高雄市选举人(即选民)数近二百三十万人计算,第一阶段连署是需二点三万人提议,接着第二阶段要二十三万人联署,最后要有六十万人投下同意罢免票(同意票多于反对票),才能成功罢免韩国瑜。
原本各自行事的“台湾基进党”和《公民割草行动》汇合,可能是考虑到,既然两者的性质高度重迭,而且行动标的一致,联合就比分别进行好,至少是可以避免发生被征求选民进行“重复连署”,因为这将会被选务行政管理机构视为“无效连署”。而联合行动将两案合并为一案,就不会发生“重复连署”情事,导致无效劳动,而且也伤害参与连署的选民的意愿。
但主办者仍然要等到所征集到的连署书达到三万分,比法定要求多出三成之后才宣布“战果”,可能还考虑到,小部分参与连署的群众,其户籍并非在高雄,不具有在高雄市选区的投票权。在连署书送交选务管理机构审核时,将会被剔除出去,因而宁愿超额征集,提供“安全系数”。
倘选务机构查核后确认第一阶段连署“过关”,就将进行第二阶段连署。可能也不困难,因为不但是民进党已经在高雄市经营了二十多年,早已成为“深绿票仓”。去年之所以被打破,是因为一方面代表国民党的韩国瑜是“非典型国民党人”,中间选民及浅绿选民容易接受;另一方面是“讨厌民进党”的氛围弥漫,大部分高雄市民盼望韩国瑜能够带领他们改变“高雄又老又穷”的现象,实现“高雄发大财”的美梦。但民进党的市长候选人陈其迈仍然获得七十四万票,远超过第二阶段所需的二十三万人,及罢免韩国瑜所需的六十万票。至于曾经投票给韩国瑜的八十九万人,可能有部分眼看到自己希望韩国瑜“做好做满高雄市长,改变高雄落后面貌”的良好意愿,遭受韩国瑜“欺骗”,而在“罢免案”投票时将不会再支持他。因此,“罢免案”或能获得通过,并非“耸人听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