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数据:港人对移居英国兴趣缺
中评社7月31日电/英国当地时间7月1日宣布将向香港的英国国民(海外)护照(BNO)持有人及其家属提供入籍路径,允许BNO持有人逗留英国期限由半年增至5年,居留满6年可申请入籍,引发了香港社交媒体对于其移民新政的讨论。英国推出的新BNO政策涉及近300万出生于主权移交前的香港人,因此一些声音认为本港会再次涌现当年九七前途问题的移民潮,甚至规模比之前更厉害、预计香港将出现巨额走资潮。然而,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发现,这一轮的BNO护照新政吸引力对港人似乎并没有这么大。
首先,港人虽在政策公布的短时间内非常关注BNO新政的相关议题,但对真正打算移居英国的实际讨论却缺乏兴趣。如图1所示,整体来看,讨论移民英国议题的平均关注度未占到讨论整个BNO议题的一半,且两次关注度明显拔升时都是英、中官方政策宣布时。7月23日,中国外交部表态称中方将考虑不承认BNO作为有效旅行证件,并保留采取进一步措施的权利,这一声明引发了港人在社交媒体上的极高关注度,甚至超过了英国宣布BNO新政时的关注度。
再清洗香港社交媒体讨论BNO议题的贴文内容,则发现多是情绪宣泄,除此之外,也发现了讨论最为热烈的两大话题:一个是要求英国可以让1997年后出生的一代有资格申领BNO,二是在中国外交部的声明出来之后,要求香港政府高官和警务工作人员“率先表态”放弃BNO或取消家人的外国国籍。同时也有少部分银发族表示自己虽然有BNO但不会移民离开香港,因为自觉年纪已高,难以适应移民生活。
据瞭解,申请这类“新签证”需要满足的六大条件中,对个人财力的要求限制颇多,而英国颇为昂贵的生活成本和消费水准也是众所周知的,如图2。从社交媒体看,绝大部分有意愿持BNO签证移民英国的港人讨论最多的是在英国的生活成本问题,而如图3,我们看到,他们讨论的内容涉及买楼置业、投资理财、工作机会、教育问题几大方面,其中买楼置业、教育问题以及在英工作收入是他们讨论排名前三的话题,这意味着港人对移居英国会遇到的高楼价、难入学、难找工作的问题感到不小的压力。
另外,涉及到内地因素,虽然目前中央政府还没有正式而明确的政策出台,但关注度并不低。其中,有超过七成的讨论声音都聚焦在“国籍问题”,可见,中国外交部的声明出台后,部分港人已经非常敏感的意识到了若持BNO签证移民英国,很可能在将来失去中国国籍以及香港永久居民身分。
至于社会地位方面,尽管多家英国智库提醒本国政府BNO新政可能带来的一些负面因素,但目前看来,香港社交媒体上对于持BNO证件是否会在英国遭到二等公民待遇或被种族歧视的讨论程度还远不如关注生活成本和内地因素的多。
总的来说,在香港社交媒体上,港人对BNO移民新政的表态较多聚集在议论层面,且具有很强的即时性,是跟随官方声音发布后的一种反应性讨论。而聚焦到实际操作层面,港人则对持BNO移民英国的兴趣缺乏,即使是少部分在思考是否真正移民去英国的持BNO港人,也因为英国高昂的生活成本和将来有可能失去香港永久居民身份望而却步。
(记者:尹子 分析师:游奉亚 工程师:李克思)
中评社7月31日电/英国当地时间7月1日宣布将向香港的英国国民(海外)护照(BNO)持有人及其家属提供入籍路径,允许BNO持有人逗留英国期限由半年增至5年,居留满6年可申请入籍,引发了香港社交媒体对于其移民新政的讨论。英国推出的新BNO政策涉及近300万出生于主权移交前的香港人,因此一些声音认为本港会再次涌现当年九七前途问题的移民潮,甚至规模比之前更厉害、预计香港将出现巨额走资潮。然而,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发现,这一轮的BNO护照新政吸引力对港人似乎并没有这么大。
首先,港人虽在政策公布的短时间内非常关注BNO新政的相关议题,但对真正打算移居英国的实际讨论却缺乏兴趣。如图1所示,整体来看,讨论移民英国议题的平均关注度未占到讨论整个BNO议题的一半,且两次关注度明显拔升时都是英、中官方政策宣布时。7月23日,中国外交部表态称中方将考虑不承认BNO作为有效旅行证件,并保留采取进一步措施的权利,这一声明引发了港人在社交媒体上的极高关注度,甚至超过了英国宣布BNO新政时的关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