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权:王金平弃选可能会促成“郭王配”?
王金平在昨日的声明中,可见他对国民党的初选办法一改再改,明显是“全党为一人”亦即极力迁就韩国瑜,而推出了“奇奇怪怪”的初选办法,而且是颇为不利于他王金平,而极为不满,而且也隐隐约约带有一定的省籍情节。实际上,在此前包括王金平自己在内的已经宣布参选及被动参选的六人中,只有王金平一人是本省籍,因而他的虽然弃选,但却仍然将会“勤走基层、整合各界力量”之说,也是要展示自己在国民党地方派系势力中的实力,并以此来作出一定程度的要挟,迫使担心他会脱党参选的党中央也得“迁就”他,对他作出符合比例的“补偿。
王金平的弃选声明,在党内外都引发一片错愕。而在“冲击波”过后冷静下来时,一些名嘴或媒体作出的分析解读,似乎是颇有道理。实际上,综合各方人士的分析,导致王金平弃选的主要原因是;其一、王金平曾经多次表达对国民党的初选制度不满,但党中央却皆无动于衷,而且每一次调整,都是为了“迁就”韩国瑜而对他造成更大的伤害,并令他在这几个月来为按照以往党内初选的“三分党员投票。七分电话民调”争取到基层党员支持的完美计划破产,甚至连曾经在“九合一”选举中,经由王金平努力游说地方派系实力而获胜的人士,也无视王金平所提出恩惠,撇离他而支持韩国瑜。
其三、有可能在弃选后,仗着自己拥有百分之十的实力,暗助有能力而且也懂得尊重自己的郭台铭,将“不知图报”,反而“截”自己的“胡”的韩国瑜“拉下来”。即使是由于党内初选作业很快执行,无法在初选阶段实施,也可在初选决定提名人后,当韩国瑜遇到各种挑战而无法参加大选或大选胜选无望,而迫使党中央“换柱”时,以自己的实力配以郭台铭,就将能“逆转胜”。
实际上,似乎是韩国瑜与郭台铭配合默契,昨日王金平宣布弃选后,国民党中央提名协调小组也前往鸿海集团在台北的分公司,拜会鸿海董事长郭台铭。郭台铭在全程公开的会谈中提出八点声明,包括国民党要组成一个金牌联盟团队,每位候选人都必须承诺参与并协助辅选。另外也要建立一套备案机制,如果初选出线之候选人因故不能继续参与竞选,则由制度选出备份人选继续上场接替选举。而在此之前,王金平也逐渐表现出倾向于郭台铭的趋势,并附和郭台铭的各种诉求。
文章指出,表面上看,韩国瑜在凯达格兰大道的造势活动爆发出惊人能量,但冷静思考,却可能是并不实在及稳定,“落跑市长”的“非正当性”仍然未能完全消除,届时民进党必然会从两方面下手,一是要迫使韩国瑜辞职参选,腾出的空缺赶在“总统”大选之前进行补选,而韩国瑜和国民党都无法推出比他更强的人选,高雄市地盘就势必定沦落回到民进党人的手中。而高雄市长补选的败选,也必会影响韩国瑜的“总统”选情。
说不准,在国民党进行民调作业前夕,王金平公开表态支持民调最接近韩国瑜的郭台铭,并设法将自己的百分之十的民调基本盘,让渡给郭台铭,让本来民调就较为接近韩国瑜的郭台铭,“逆转胜”。即使是初选由韩国瑜获胜,也不等于是在大选中就一定胜选,因为所遇到的困境仍多,包括背弃对高雄选民的承诺和责任,及民进党迫使他辞职参选等。倘果如此,而且郭台铭的“备胎”建议也获得国民党中央接受,并进行“换柱2.0版”,曾多次说这是他的人生最后一战的王金平,在自己实力确实不足,而无法“代韩出征”时,说不好郭台铭为报答他,并要利用他的一成基本盘以壮大自己,王金平就将“没有鱼,虾也好”,愉快地接受做郭台铭的“总统副手”。
因此,尽管王金平已经宣布弃选,但却仍然决定继续执行于明日及二十三日分别安排在高雄冈山及云林两地举行大型造势活动。而其中明日在冈山的一场,其场地就是当时王金平为韩国瑜操盆“三山大造势”的场地之一,而且其称谓就是“三山地区干部大会”,并由地方派系实力号召高雄的农渔会干部、地方乡长、乡代及地方政坛人士与会。而在云林县的一场造势活动,也是针对已经“移情别恋”韩国瑜的现任国民党籍县长张丽善与夫婿云林县农会总干事张永成,也将会委交北港朝天宫董事长蔡咏锝、云林农田水利会长林文瑞等人主办,动员近万名宗教界人士、地方民代表态“挺王”。这两项活动的“怼韩”意味极为强烈,当然也是在为自己“造势”,向党中央展示实力,并寻求与有此需要的郭台铭合作。因而王金平阵营已经陆续在新北、桃园、宜兰、彰化、台中、高雄、金门、台东、屏东、苗栗及新竹市等县市成立的“王金平之友会”,就正是“筹码”。
王金平在昨日的声明中,可见他对国民党的初选办法一改再改,明显是“全党为一人”亦即极力迁就韩国瑜,而推出了“奇奇怪怪”的初选办法,而且是颇为不利于他王金平,而极为不满,而且也隐隐约约带有一定的省籍情节。实际上,在此前包括王金平自己在内的已经宣布参选及被动参选的六人中,只有王金平一人是本省籍,因而他的虽然弃选,但却仍然将会“勤走基层、整合各界力量”之说,也是要展示自己在国民党地方派系势力中的实力,并以此来作出一定程度的要挟,迫使担心他会脱党参选的党中央也得“迁就”他,对他作出符合比例的“补偿。
王金平的弃选声明,在党内外都引发一片错愕。而在“冲击波”过后冷静下来时,一些名嘴或媒体作出的分析解读,似乎是颇有道理。实际上,综合各方人士的分析,导致王金平弃选的主要原因是;其一、王金平曾经多次表达对国民党的初选制度不满,但党中央却皆无动于衷,而且每一次调整,都是为了“迁就”韩国瑜而对他造成更大的伤害,并令他在这几个月来为按照以往党内初选的“三分党员投票。七分电话民调”争取到基层党员支持的完美计划破产,甚至连曾经在“九合一”选举中,经由王金平努力游说地方派系实力而获胜的人士,也无视王金平所提出恩惠,撇离他而支持韩国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