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权:国民党初选起跑韩国瑜抢先造势挽狂澜
由此,国民党“总统”初选正式起跑。根据五月十五日召开的国民党中常会通过的《“总统”候选人提名特别办法》及《提名作业要点》,国民党中央将于六月十日联系所有可能参选人,向其说明初选规则、时程与选务费用(新台币五百万元),并在当日公布纳入初选者名单;六月二十三日至七月四日举办三场国政电视说明会,七月五日至十五日进行民调。七月十六日公布民调结果,七月十七日中常会核备提名名单,七月二十八日“全代会”通过提名人选。
《“总统”候选人提名特别办法》有三大重点。其一,此次国民党将采全民调决定提名名单,不办理党员投票,民调将委托五家民调机构执行,且每家完成的有效样本数不得低于三千个,藉此降低测量误差。其二,党中央将成立“中央提名协调小组”依选情评估征询党员参选意愿,包括主动及被动推荐,以广邀请最具胜选实力的党员参加初选。其三,被征询参加初选的党员,不受《国民党公职人员选举提名办法》中,需要回复党籍满四个月才能申请提名的规定。
因而可以说,上述《“总统”候选人提名特别办法》中的第二条,是为高雄市长韩国瑜“度身定做”,以为其受感就任高雄市长之困而“解套”,俾其能以“被动参与”的方式参与初选;而第三条则是为郭台铭回复党籍未满四个月,受限于《国民党公职人员选举提名办法》不能申请提名而解套,也是“度身定做”。国民党中央采取这两个灵活方式,使得最有希望胜选的韩国瑜、郭台铭都能解除自身的困扰,投入党内初选,符合党中央和广大党员“以胜选为最大考量”的目标及意愿,当然也是为陷于“瑜亮情结”的韩国瑜、郭台铭两人创造公平公正的参选环境和条件。
在民调作业方面,依照国民党中常会通过的《提名作业要点》,民调将采百分之八十五的政党对比式民调,加上百分之十五的党内互比试民调,而且民调将以户中抽样,也就是不采纳手机民调。政党对比的对手人选是蔡英文或赖清德,至于是否加入柯文哲,将由国民党成立的民意调查执行小组拟定。另外,由于是采用全民调,因而将不会采取“排绿”的方式,亦即在对比式民调中不会刻意排除绿营支持者。
文章说,蔡英文当政三年失尽人心,导致社会上弥漫着“讨厌民进党”的氛围,尽管选民们在“九合一”选举中,已经用手中的选票狠狠地教训了一顿蔡英文及民进党,但由于蔡英文仍不拒绝吸取教训,还在继续重犯此前三年的错误,甚至在对待两岸关系方面比过去还要走火入魔,因而尽管选民们仍然未能完全接受国民党,但在“讨厌民进党”的氛围未解之下,国民党赢的机会较大。因而有六人之多参加初选,与四年前的“大咖”们怯战避战,并演出“防砖”、“换柱”的荒诞剧相比,反差何其鲜明。
周钖玮和张亚中本身就实力不足,在韩国瑜、郭台铭这两盏“大光灯”照耀下更是黯淡无光。但仍报名参选,而且在明知将难以出线的前景下还要缴付五百万元选务费,显然并不是为了出线,而是要争一口气。其中张亚中可能是要做洪秀柱的分身,在参选的过程中宣扬符合“国统会”关于一个中国内涵的“九二共识”,以图匡正国民党的“九二共识”观。周锡玮则似是单纯地申诉个人所遭受的不公。实际上,他本来是台北县长当得好好的,台北县升格为“直辖市”新北市后,民进党要派出强棒(先说是苏贞昌,后来正式是蔡英文)直攻,国民党感受压力,要求周锡玮弃选,由“行政院副院长”朱立伦“空降”,他本已一肚子气。在“九合一”选举中,他又要出来参选新北市长,但却给了侯友宜。他当然是心中不爽,因而要以参选位阶更高的“总统”,来发泄这口乌气。
本来,如果不是刮起“韩流”和“台风”,国民党这次“总统”党内初选,应是朱立伦和王金平之争。朱立伦本来就是政治明星,但三年前的却因爱惜羽毛而使羽毛折损。王金平有地方派系势力加持,他的参选除了是人生“最后一战”之外,可能在心理上,也有要洗脱“黑金”、“司法关说”等污水之意。但在韩国瑜、郭台铭落场之后,两人只有“陪太子读书”的份儿。
而此前还在犹豫不决的韩国瑜,却认为是在其背后插一刀。所发表的“五点声明”,其中有关“权贵”的表述,却令国民党传统支持者极为不满,并同情为了维持党务运作及党工薪水而东借西筹的吴敦义。后来韩国瑜的某些言论,及在高雄市议会备询时代表现,使他民调急挫。而一些曾经义无反顾支持他的名咀名人,也纷纷“反面”。反而郭台铭的出现,使人感到仍有希望。尤其是在中美贸易战中,郭台铭在中国大陆和美国两边都吃得开,可能有利于台湾地区在夹缝中生存。对韩国瑜更不利的是,民进党已经扬言,他必须辞职参选,这个压力巨大。虽然他声称竞选总部设在高雄,当选后也在高雄办公,以抵消“辞职参选”的压力,但似乎效果不彰,昨日在“立法院”质询时,曾经任过民进党高雄市副市长的“立委”刘世芳,就提出了高雄市长补选的问题。因此,韩国瑜无论是辞职参选,或是带职参选而胜选,都有高雄市长补选的问题,高雄市可能又重新落到民进党人的手中。
尽管最新的网络声量排名资料显示,近日声量下滑的韩国瑜,仍稳居第一,但蔡英文已经跃升第二名;而上月才列入百大政治人物名单的郭台铭,却更是攀升至第四名。但更重要的是,在网路声量前五名的政治人物中,郭台铭获得的正面评价最高,负面评价也是最低,这两项指数均优胜于韩国瑜。
因此,人们对高雄市议会的市政总质询尚未结束,韩营就急于打响初选第一枪,北上台北举办“决战二零二零赢回台湾”凯道活动,在初选阶段就如此大阵仗,就有不同看法。尽管也有不少人说,这是韩国瑜告别过去的犹豫不决,正式宣布参选,但也有人认为,这是在党内感受到郭台铭的威胁之下,力挽狂澜之举。另外,也有人认为,这也是对北部名嘴的不太友善的态度,示以强势之举。不管怎样,“抢饮头啖汤”以营造声势,总是对初选民调有利的。
由此,国民党“总统”初选正式起跑。根据五月十五日召开的国民党中常会通过的《“总统”候选人提名特别办法》及《提名作业要点》,国民党中央将于六月十日联系所有可能参选人,向其说明初选规则、时程与选务费用(新台币五百万元),并在当日公布纳入初选者名单;六月二十三日至七月四日举办三场国政电视说明会,七月五日至十五日进行民调。七月十六日公布民调结果,七月十七日中常会核备提名名单,七月二十八日“全代会”通过提名人选。
《“总统”候选人提名特别办法》有三大重点。其一,此次国民党将采全民调决定提名名单,不办理党员投票,民调将委托五家民调机构执行,且每家完成的有效样本数不得低于三千个,藉此降低测量误差。其二,党中央将成立“中央提名协调小组”依选情评估征询党员参选意愿,包括主动及被动推荐,以广邀请最具胜选实力的党员参加初选。其三,被征询参加初选的党员,不受《国民党公职人员选举提名办法》中,需要回复党籍满四个月才能申请提名的规定。
因而可以说,上述《“总统”候选人提名特别办法》中的第二条,是为高雄市长韩国瑜“度身定做”,以为其受感就任高雄市长之困而“解套”,俾其能以“被动参与”的方式参与初选;而第三条则是为郭台铭回复党籍未满四个月,受限于《国民党公职人员选举提名办法》不能申请提名而解套,也是“度身定做”。国民党中央采取这两个灵活方式,使得最有希望胜选的韩国瑜、郭台铭都能解除自身的困扰,投入党内初选,符合党中央和广大党员“以胜选为最大考量”的目标及意愿,当然也是为陷于“瑜亮情结”的韩国瑜、郭台铭两人创造公平公正的参选环境和条件。
在民调作业方面,依照国民党中常会通过的《提名作业要点》,民调将采百分之八十五的政党对比式民调,加上百分之十五的党内互比试民调,而且民调将以户中抽样,也就是不采纳手机民调。政党对比的对手人选是蔡英文或赖清德,至于是否加入柯文哲,将由国民党成立的民意调查执行小组拟定。另外,由于是采用全民调,因而将不会采取“排绿”的方式,亦即在对比式民调中不会刻意排除绿营支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