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美对华脱钩倾向或掀台海波澜

强化美台政治和军事关系是当前民进党当局和绿营“台独”势力射出的“拒统三支箭”之一。(中评社资料照)

  中评社香港5月23日电(评论员 束沐)过去一段时间,中美两国有识之士一再警告、反覆提醒、高度担忧的所谓“脱钩”议题,目前恐怕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进入了美方的政策议程并付诸实践。

  近期,从谷歌扬言中止向华为提供服务,到美国多所高等院校不再招收中国新生,再到媒体曝光美方注销多名中国涉外学者入境签证。可以看到,在美国国内政治势力的操作下,中美的产业、人文、科研等领域的交流合作都面临严重干扰。可以预见,随着中美贸易谈判进程进入曲折阶段,所谓“脱钩”的涉及面开始从经贸向民间、文教领域蔓延。而这一趋势又为某些人炒作“新冷战”、进一步恶化中美关系提供了借口,十分令人担忧。

  当然,中美不少政界、商界、舆论和智库人士多次指出,制造“脱钩”议题在应然和实然层面均完全不符合中美关系发展的现况,根本不存在现实基础与成功可能。然而,即便“脱钩”与主流国际关系理念与历史发展趋势背道而驰,未来一段时间,美国对华搞骚扰、围堵、封锁升级,确实是大概率事件,是躲不掉的。因此,中方在坚持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基础上,仍要对中美“脱钩”问题及其影响做好充分准备。

  在这里,我们要提醒的是,美国对华搞所谓“脱钩”,有可能会在两岸关系造成连锁反应,进而在台海出现新的风险隐患点。

  尽管民进党当局目前的任期只有一年,但在2020选举“绿色政权保卫战”的压力和中美博弈复杂激烈的外部环境影响下,对美方亦步亦趋的台湾当局和岛内“台独”势力,不排除将那一套“脱钩”招数用在两岸关系上,甚至不惜变本加厉。而且,从近段时间绿营的一系列言行来看,这种苗头已经出现。   总结概括发现,当前民进党当局和绿营“台独”势力射出了“拒统三支箭”:第一支箭,强化美台政治和军事关系,积极参与“印太战略”,塑造出“美台关系位阶高于两岸关系”的政策和舆论环境;第二支箭,渲染“武统”氛围,鼓吹所谓大陆对台“混合战”已开打,大肆营造“亡国感”、“末日感”;第三支箭,借执政便利,动用手中权力阻挠和打压两岸交流,建构所谓“民主防护网”强化两岸敌我意识。事实上,上述“三支箭”既服务于绿营政治利益与“台独”意识形态,也是配合美国对华遏制大战略的体现。

  看完宏观战略,再来看具体政策措施。绿营近期的不少行为,无论在主观上还是客观上,都是在响应美方的“脱钩”动作。例如,“华为事件”爆发没多久,台湾当局相关部门就颁布“禁令”限制大陆通讯产品在岛内使用范围,台湾中华电信昨日也传出不再进货销售华为手机。再如,前不久“台独”势力借两岸媒体人峰会无端抹黑、攻击两岸新闻交流,岛内有人提出要仿照美国的“外国代理人登记法”,像西方社会对付“孔子学院”一样对所谓“同路媒体”和“亲中组织”进行管制。还有一个又一个民进党当局和绿营针对两岸民间、宗教、学术、青年交流发起的个案,无一不体现出他们千方百计让两岸关系“脱钩”、让大陆与台湾的各领域联系“脱钩“的政治企图。

  美国对华继续增加惩罚性关税、颁布多项措施限制双方交流合作以来,遭到美国大众舆论、主流商界和智库学者的反对。同样,台湾政界、媒体和广大民意也纷纷站出来对民进党当局针对两岸关系倒行逆施、煽动两岸敌对意识表达强烈不满。这充分说明,中美关系难“脱钩”,让两岸关系“脱钩”更是天方夜谭。

  不过,未来一年时间里,由于中美贸易“边打边谈”带来不确定性的增加,再加上岛内2020激烈选情的催化,“台独”势力虽然难以在总体上“脱钩”两岸关系,但在局部问题、个别领域上撕裂两岸交流的可能性仍然存在。目前来看,两岸高科技产业合作、网络与新媒体交流、民间文教往来都有可能受到影响甚至冲击,进而在台海掀起波澜。对此,两岸各界有识之士应倍加警惕。

强化美台政治和军事关系是当前民进党当局和绿营“台独”势力射出的“拒统三支箭”之一。(中评社资料照)

  中评社香港5月23日电(评论员 束沐)过去一段时间,中美两国有识之士一再警告、反覆提醒、高度担忧的所谓“脱钩”议题,目前恐怕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进入了美方的政策议程并付诸实践。

  近期,从谷歌扬言中止向华为提供服务,到美国多所高等院校不再招收中国新生,再到媒体曝光美方注销多名中国涉外学者入境签证。可以看到,在美国国内政治势力的操作下,中美的产业、人文、科研等领域的交流合作都面临严重干扰。可以预见,随着中美贸易谈判进程进入曲折阶段,所谓“脱钩”的涉及面开始从经贸向民间、文教领域蔓延。而这一趋势又为某些人炒作“新冷战”、进一步恶化中美关系提供了借口,十分令人担忧。

  当然,中美不少政界、商界、舆论和智库人士多次指出,制造“脱钩”议题在应然和实然层面均完全不符合中美关系发展的现况,根本不存在现实基础与成功可能。然而,即便“脱钩”与主流国际关系理念与历史发展趋势背道而驰,未来一段时间,美国对华搞骚扰、围堵、封锁升级,确实是大概率事件,是躲不掉的。因此,中方在坚持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基础上,仍要对中美“脱钩”问题及其影响做好充分准备。

  在这里,我们要提醒的是,美国对华搞所谓“脱钩”,有可能会在两岸关系造成连锁反应,进而在台海出现新的风险隐患点。

  尽管民进党当局目前的任期只有一年,但在2020选举“绿色政权保卫战”的压力和中美博弈复杂激烈的外部环境影响下,对美方亦步亦趋的台湾当局和岛内“台独”势力,不排除将那一套“脱钩”招数用在两岸关系上,甚至不惜变本加厉。而且,从近段时间绿营的一系列言行来看,这种苗头已经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