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路报:台湾保证法是安全阀还是引信?

  中评社香港5月10日电/大华网路报今天专栏文章说,五月七日美国联邦众议院全院无异议通过了“2019年台湾保证法”(Taiwan Assurance Act of 2019)以及一项决议案,重新确认美国对台湾及对执行台湾关系法之承诺。根据这项法案及决议案,美国国会将要求特朗普政府派遣现任军官常驻台湾、更积极地协助中华民国参与国际组织、支持美国对中华民国的军售常态化。这个法案还有待参院讨论,但在当前美国反中挺台的气氛下,通过应是可预期之事。从表面上看,台湾保证法象征了台美关系的升级,有人视之为安全阀,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它也可能是台海危机的引信,我政府国安单位实不能等闲视之。

  在大陆与美国关系正常化之前,武力解放台湾一直是大陆的主要对台战略,直到一九七九年后,和平统一才取而代之,但从那个时候开始,大陆也一直强调不会放弃武力。对大陆来说,放弃使用武力等于放弃统一,但也对外宣称,武力所针对的并不是台湾民众。例如习近平在告两岸同胞书四十周年讲话时亦强调,“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选项,针对的是外部势力干涉和极少数台独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动,绝非针对台湾同胞。”这里所谓外部势力干涉,明显就是指美国而言。

  在美中台战略三角中,台湾只是附从被动的角色,美中关系的变化,带给台湾的不是连带利益(collateral benefits),就是连带损害(collateral damages)。台湾夹在两大之间,必需时时注意两大之间的变化,尤其是结构性的变化,并据以调整自身的位置,才有可能增加连带利益或降低连带损害,这是当家者无可逃卸的责任。我人担心的是,台湾正逢大选期间,民进党为了谋一党之私,趁此中美进入战略竞争时期,把台湾完全推向美国一边,以获取短期连带利益,却视连带损害于不顾。   专栏指出,美中台战略三角一直是不对称的三角,美中实力的差距大小自然会影响中美之间的政策空间。从过去四十年的历史来看,美中实力差距缩小的结果,就是大陆对台政策愈来愈强硬,而美国对大陆的作为也愈来愈无能为力。从军事上来看,大陆虽然仍远远落后于美国,但大陆的重点是在拒止美国的干预,美国却甩不开世界警察的责任,备多而力分。最近这几年,连美国都承认,大陆在拒止美国干预台海的能力上有大幅成长,换言之,美国如果要干预,不仅成本高,而且恐怕会失控。

  从外交上来说,大陆现在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更是今非昔比。近年来,大陆阻止台湾参与世界卫生大会及国际活动,挖台湾“邦交国”,甚至强行要求跨国企业不得将台湾列为国家,但美国几乎没有发挥足以阻挠大陆的力量。即使是美国后院的中美洲国家与台湾断交,美国也无能为力。由此可知,就算美国通过了台湾保证法,也未必能保证台湾不再失去邦交国,能参与世界卫生大会,相反的,大陆会视此为美国的挑衅,反而加强对台湾国际空间的压制。

  我人不能不再一次提醒民进党政府,切勿将台湾保证法视之为安全阀而心中窃喜,因为它的另一面可能是引爆台湾危机的引信。   中评社香港5月10日电/大华网路报今天专栏文章说,五月七日美国联邦众议院全院无异议通过了“2019年台湾保证法”(Taiwan Assurance Act of 2019)以及一项决议案,重新确认美国对台湾及对执行台湾关系法之承诺。根据这项法案及决议案,美国国会将要求特朗普政府派遣现任军官常驻台湾、更积极地协助中华民国参与国际组织、支持美国对中华民国的军售常态化。这个法案还有待参院讨论,但在当前美国反中挺台的气氛下,通过应是可预期之事。从表面上看,台湾保证法象征了台美关系的升级,有人视之为安全阀,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它也可能是台海危机的引信,我政府国安单位实不能等闲视之。

  在大陆与美国关系正常化之前,武力解放台湾一直是大陆的主要对台战略,直到一九七九年后,和平统一才取而代之,但从那个时候开始,大陆也一直强调不会放弃武力。对大陆来说,放弃使用武力等于放弃统一,但也对外宣称,武力所针对的并不是台湾民众。例如习近平在告两岸同胞书四十周年讲话时亦强调,“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选项,针对的是外部势力干涉和极少数台独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动,绝非针对台湾同胞。”这里所谓外部势力干涉,明显就是指美国而言。

  在美中台战略三角中,台湾只是附从被动的角色,美中关系的变化,带给台湾的不是连带利益(collateral benefits),就是连带损害(collateral damages)。台湾夹在两大之间,必需时时注意两大之间的变化,尤其是结构性的变化,并据以调整自身的位置,才有可能增加连带利益或降低连带损害,这是当家者无可逃卸的责任。我人担心的是,台湾正逢大选期间,民进党为了谋一党之私,趁此中美进入战略竞争时期,把台湾完全推向美国一边,以获取短期连带利益,却视连带损害于不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