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府智库专家:美声明损害中美关系区域形势
中评社华盛顿7月16日电(记者 余东晖)中国南海问题专家洪农指出,蓬佩奥的南海声明彻底改变了美国在南海问题上保持中立的立场和政策,很多指责并无法律和事实依据。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中美关系,并危及中国与东盟之间的信任建设,南海形势更加严峻。
华府智库中美研究中心(ICAS)执行主任、中国南海研究院研究教授洪农15日透过电子邮件向中评社记者表达了她对美方最新关于南海问题声明的看法。
洪农说,蓬佩奥的声明彻底改变了美国在南海问题上保持中立立场和政策。很多指责并无法律和事实依据。举个小例子:在争议地区的一千多个的钻井里,没有一个是由中国拥有的。美方的声明使用了误导性的措辞。南海还并未划界,只存在各国主张的专属经济区,所以,关于中国在其他国家的专属经济区进行所谓“非法行动”的指责在法理上是错误的。
洪农强调,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之前中美两国在维护这一重要双边关系上的所做的努力,使南海地区的形势更加严峻,中美关系更加岌岌可危,并且危及中国和东盟之间的信任建设。
华府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14日举行第十届“南海会议”,洪农参加了这个网络研讨会。
洪农分析,过去两年本来趋于稳定的南海形势今年以来又恶化了,2020年将是南海形势从稳定到动荡和更多不确定性的转折点和过渡期。从2016年7月开始,中国努力与东盟及有关国家恢复合作和双边关系,而声索方试图最大化其利益的单边行动与反行动循环,有损区域努力。区域外大国与一些声索方加强接触,干预影响区域政治环境,不利于区域稳定与合作。担任东盟轮值主席国的越南,在与美国加强军事合作的同时,劫持了东盟在中国倡导的行为准则磋商谈判、南海共同开发等各种问题。
洪农指出,最关键和最具挑战性的因素是:美中关系总体恶化之下,在南海问题上的较量也更加紧张。蓬佩奥在南海海洋声索立场的声明,明确显示美国完全改变了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南海领土争端中不选边的政策。这将在很大程度上破坏管控这个重要而关键的双边关系的努力,也将中国与东盟努力进行信心建设和行为准则谈判置于险地。她说:“我能感觉到来自中方的失望感与受挫感,不仅来自政府的反应和政策分析师,也来自一直努力与美国同行进行沟通以期缩小看法差距的中国学者。”
特朗普政府执政以来,美军已经在南海进行了20多次“自由航行行动”。洪农预期,今后美方会有更多这种行动。11月美国大选之前,美国在南海的军事活动范围扩大,频率增加,包括针对中国的联合军演、军售、军舰靠港,以及使用在争端区域的军事基地等。
为了克服有损南海和平稳定的障碍,洪农建议,各方应减少公开舆论造势,退出针锋相对游戏;鼓励更多的区域合作;互相尊重声索方以及利益相关方的正当权益,域外大国不要干涉;探讨中美在南海和更广泛海洋领域的利益融合,无论美中立场多么不同,底线是避免发生海上事件;善用现有的双边和多边海上避险机制。
对于美方在谈南海问题时频频拿来说事的国际法、《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南海仲裁案”,洪农也分别做了回应。
洪农指出,对国际法要有专业的理解与解读。对中国和其他南海主权声索国来说,最重要的是如何在新的海洋制度(如《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作为条约法所倡导的专属经济区)和被公认为国际惯例法的历史性概念(如历史水域、历史所有权或历史权利)之间取得平衡。《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目标是建立一套治理体系,而不是处理所有实质性问题。在应对当前海洋治理面临的最紧迫问题方面,沿海国家承担的责任很大,而不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制度本身。
洪农表示,“南海仲裁案”是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强制争端解决机制有效性的检验。本区域管理海事争端的国家实践表明,解决争端的最佳办法没有独特或单一的答案。今后,无论中国采取何种方式解决海上争议,无论是通过谈判、调解、诉讼还是仲裁,重要的原则都是国家同意和相互尊重。
中评社华盛顿7月16日电(记者 余东晖)中国南海问题专家洪农指出,蓬佩奥的南海声明彻底改变了美国在南海问题上保持中立的立场和政策,很多指责并无法律和事实依据。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中美关系,并危及中国与东盟之间的信任建设,南海形势更加严峻。
华府智库中美研究中心(ICAS)执行主任、中国南海研究院研究教授洪农15日透过电子邮件向中评社记者表达了她对美方最新关于南海问题声明的看法。
洪农说,蓬佩奥的声明彻底改变了美国在南海问题上保持中立立场和政策。很多指责并无法律和事实依据。举个小例子:在争议地区的一千多个的钻井里,没有一个是由中国拥有的。美方的声明使用了误导性的措辞。南海还并未划界,只存在各国主张的专属经济区,所以,关于中国在其他国家的专属经济区进行所谓“非法行动”的指责在法理上是错误的。
洪农强调,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之前中美两国在维护这一重要双边关系上的所做的努力,使南海地区的形势更加严峻,中美关系更加岌岌可危,并且危及中国和东盟之间的信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