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中日两国建立利益共同体是可能的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中日两国关系停滞不前。双方都希望尽快结束过去,开辟未来,为中日两国合作乃至于东北亚地区国家合作创造良好的政治条件。
日本首相多次明确表示,支持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愿意与中国积极开拓第三方市场,大力推进地方合作,巩固节能环保、科技创新、高端制造、金融财政、共享经济、养老医疗等六大领域的合作成果,共同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打造公平、公正、非歧视的营商环境。这说明中日两国不仅有加强经济合作的美好愿望,而且具有开展经济合作的具体项目。
日本之所以在对华关系方面作出重大调整,是因为日本已经意识到,如果在东亚地区建立遏制中国的包围圈,那么,日本不会从中获取更多的利益,中国也不会遭受重大损失。为了配合美国的印度洋太平洋战略,日本积极联络亚洲其他国家,试图将中国孤立起来。然而,形势比人强。首先,美国对中国发动贸易战争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中国对美国的出口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大幅度增加。
中美两国即将达成一揽子协议,如果贯彻对等的原则,那么,中美之间的贸易协议有可能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协定。日本政府担心中美两国开展经济合作,日本会被排除在外,因此,日本迫切希望改善与中国的关系,加强与中国的贸易合作,从而使日本在亚太地区能乘坐中国经济发展的“便车”。
日本首相已经迫切地意识到,随着亚欧大陆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亚欧大陆交通的互联互通和贸易的便利化将会给亚欧大陆国家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日本作为一个岛屿国家,如果不能从中国上岸并且加入到亚欧大陆一体化进程中,那么,日本有可能会被世界抛弃。
按照结构经济学的观点,世界经济发展总是呈现出“中心——边缘”结构,一些国家处于世界经济的中心,而一些国家被彻底的边缘化。如果日本拒绝与中国合作,那么,就意味着拒绝与亚洲主要国家合作。日本作为岛屿国家必须寻找登陆点,而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毫无疑问是日本必须合作的对象。如果日本不抓住有利时机,强化与中国的合作,那么日本要想寻找更多的商业机会是不可能的。日本与中国的合作,不仅仅着眼于中国的市场,同时还着眼于整个亚欧大陆市场。日本希望借助于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力,在亚欧大陆市场获取更多的商业机会。
传统的地缘政治关系以及经济中心的变化,使得日本政府审时度势,作出了加强与中国合作的重大战略。
中国政府意识到,作为世界上重要经济体,也是亚洲地区最大的发达国家,日本在亚洲经济发展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日本掌握大量先进的科学技术,虽然近些年来,日本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出现问题,日本科技创新速度放缓,日本对外贸易受到世界市场疲软的影响,但是,日本仍然是一个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中国加强与日本的合作对于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对于巩固传统的贸易市场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日本虽然在建筑机械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日本缺乏地理上的优势,如果与中国开展合作,那么,日本企业就能跻身于亚洲基础设施建设市场。
当年中国和日本在印度尼西亚争夺雅加达到万隆高速铁路建设项目。中国因拥有世界上最长的高速铁路网络,因此,被印度尼西亚政府看重。为了弥补日本没有获得高速铁路建设合同所带来的遗憾,印度尼西亚政府在随后将大量的合同交给日本。这说明中日两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都具有比较优势,在国际市场竞争中不相伯仲。如果中日两国开展合作而不是开展竞争,那么,中日两国的利益都将会得到有效的保护,中日两国企业将会在国际市场特别是在亚洲基础设施建设市场获取更多的份额。中国愿意和日本开展卓有成效的合作,充分利用两国的比较优势,在亚洲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帮助发展中国家解决问题。
可以这样说,日本政府之所以改变态度与中国开展合作,是因为中国是亚欧大陆国家,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开展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合作具有地理上的优势。中国已经帮助老挝、柬埔寨、泰国和越南修建高速铁路,中国将在东南半岛建立现代化的铁路网络。虽然马来西亚政府更迭之后,曾经一度暂停与中国的高速铁路合作项目,但是,马来西亚政局稳定之后,马来西亚政府已经改变了自己的立场,通过调整部分线路使中国与马来西亚的铁路建设合作项目重新启动。
日本不是亚欧大陆国家,日本要想加入亚欧大陆国家铁路网络建设行列,就必须寻找战略合作伙伴。中国作为亚洲基础设施建设的领导者,毫无疑问是日本合作的对象。中国不会拒绝日本提出的合作要求。但是,中国希望日本把合作作为中日两国经济关系发展的基本原则,共同开拓第三方市场。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行长多次明确表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与亚洲开发银行不是竞争关系而是合作关系。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已经与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开展合作,通过多边投资协议共同加快亚洲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中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消除了日本政府官员的疑虑,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与亚洲开发银行的良好合作使得日本政府决心加强与中国的合作。
日本政府之所以强化与中国的合作,就是希望在未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机会。中国将会以真诚态度欢迎日本加入亚洲基础设施建设合作伙伴计划之中,如果日本企业需要,中国愿意向日本开放中国建设的经济走廊,无论是中国与巴基斯坦的经济走廊,还是中国在印度洋建设的港口,都愿意接纳日本的企业。中国希望日本企业为亚洲基础设施建设添砖加瓦。
第三,中日两国经济合作必然会改变地缘政治关系。现在绝大多数亚洲国家在经济上高度依赖中国,在军事安全领域高度依赖美国。正是这种特殊的结构,使得一些亚洲国家在经济方面加强与中国的合作关系,在军事安全领域强化与美国的合作关系。中国试图改变这样的格局,一方面加强与其他亚洲国家的经济合作,另一方面通过对话增加互信,强化与其他亚洲国家的军事安全合作,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与亚洲国家的合作朝着全面纵深的方向发展。
日本政府希望加强与中国的经济合作,但是,短期内日本政府无法摆脱对美国军事安全严重依赖,日本政府试图借助于美国的力量强化军备,日本首相试图通过强化与美国的军事安全合作,使日本成为正常的国家。不过,美国与日本联合生产最先进隐形战斗机摔落在大海之中是一个不祥之兆,它说明日本与美国的军事安全合作可能会出现问题。日本过度依赖美国的军事装备,但是,日本已经意识到,如果不建立自己的军事工业体系,那么,日本有可能会不断地向美国增加缴纳“保护费”。正因为如此,日本希望组装最先进的隐形战斗机,以便让自己的军事工业体系迅速发展壮大。可是,战斗机在训练中散落大海从一个侧面说明,日本走军国主义的发展道路必然会遭到亚洲国家的抵制,美国为了维护自己在亚太地区的地缘政治利益一定会采取各种方式阻碍日本军事现代化。
日本政府必须充分意识到,如果仅仅是借助于中国登上亚洲大陆,试图在亚欧大陆一体化进程中与中国开展竞争,那么,最终必然会失去所有。中国不担心日本在亚洲大陆与中国开展竞争,但是,中国希望日本按照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以及国际公认的投资原则强化与中国的贸易投资关系。中国愿意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之上与日本、韩国签订自由贸易区协定。中国与日本的合作是真诚的,希望日本与中国的合作同样是真诚的。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中日两国关系停滞不前。双方都希望尽快结束过去,开辟未来,为中日两国合作乃至于东北亚地区国家合作创造良好的政治条件。
日本首相多次明确表示,支持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愿意与中国积极开拓第三方市场,大力推进地方合作,巩固节能环保、科技创新、高端制造、金融财政、共享经济、养老医疗等六大领域的合作成果,共同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打造公平、公正、非歧视的营商环境。这说明中日两国不仅有加强经济合作的美好愿望,而且具有开展经济合作的具体项目。
日本之所以在对华关系方面作出重大调整,是因为日本已经意识到,如果在东亚地区建立遏制中国的包围圈,那么,日本不会从中获取更多的利益,中国也不会遭受重大损失。为了配合美国的印度洋太平洋战略,日本积极联络亚洲其他国家,试图将中国孤立起来。然而,形势比人强。首先,美国对中国发动贸易战争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中国对美国的出口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大幅度增加。
中美两国即将达成一揽子协议,如果贯彻对等的原则,那么,中美之间的贸易协议有可能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协定。日本政府担心中美两国开展经济合作,日本会被排除在外,因此,日本迫切希望改善与中国的关系,加强与中国的贸易合作,从而使日本在亚太地区能乘坐中国经济发展的“便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