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评:美中国政策的演变 敌友、迎合到短视
孙子兵法是世界著名的军事战略兵书,中外军事家和政治家都对孙子理论非常尊敬。除了用兵作战的谋略和计术,孙子兵法还是一部外交和国际关系的哲学著作。孙子曰: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孙子的哲学是打仗是最终不得已的选项,外交和国际关系政策在国与国竞争中至为重要,不用兵而赢是至高目的,军事力量应作为后盾。这种哲学对中国将领和领导者影响很大,所以中国数千年历史中,避免的战争远多于发生的战争,非常不同于欧洲或西方的历史。
在观念上比较,西方的军政领袖人物似乎多相信‘修昔底德理论‘,大约400BC古希腊传下来的战争历史的记录和分析。竞争的国家最终会走向战争,由崛起的国家向存在的强国挑战。当今中美就被视为这种情况,Graham Allison 就写了一本书讨论它(Destined to War: Can America and China Escape Thucydides Trap? 2017).另外一本经典的西方军事著作(On War,by Prussian general Carl von Clausewitz,1780-1831)却说:战争不必要有所目的,而是政治和政策的工具。这与孙子警告不要随意打无目的的战争是大相径庭的。Clausewitz 说:“战争的最后结果是使敌人政治上变成无助,军事上完全崩溃。”这与孙子把军事力量做为后盾,防备而非攻击,以求不战而用外交和政策得胜是不同的。
孙子只是中国历史上许多哲学家中的一位主张相似的理念,专注于维持和平及和协的世界。这种理念帮助了中国和中华人民团结为一个国家,尽管从春秋战国(~500BC)到现在中华民族一直有许多不同民族并受到很多外族的侵侮。中华民族一直厌恶战争向往一个大同和协的世界。很不幸的,在中国近代两百年(~1797-1997 香港回归中国之年),中国逐渐衰弱受侵以致被西方列强及日本帝国霸占。中华人民在极艰苦的环境中挣扎想更新建国,被外人讥笑为东亚病夫,中国被讥讽为无军事力量,无外交能力的次殖民国家。可悲的是,中国是从世界第一经济大国衰败下来变成侵略强国屠夫沾板上的肉块。
一九一一年中国革命成功建立了民国,但西方强权势力仍在。国父孙中山先生在革命时受到国美国人的帮助是中美关系由敌变友的一个关键。日本野心侵华和第二次世界大战阻碍了中国建立共和国的进度。日本的侵略带来了惨酷的战争,唤醒了中华人民拼死抗日的精神,二战发生之后也使得殖民帝国撤出中国。二战胜利给了中国一个新生命,但是在美俄的影响下,中国的两个政党互相对抗,以致分别占据了中国大陆(CCP)和中国台湾(KMT)。美国支持Taiwan-KMT,把台湾当作她围堵共产国家,俄国,朝鲜和中国的岛链中的一环。美中关系在美苏冷战高峰时(北约对抗华沙,武器竞赛和地区争端)起了一个巨大的变化。一九七九年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PRC 中国大陆)为唯一的中国,代表全部中国包括台湾,并联合中国一起对抗苏联。不管是美国的歉咎意识还是自私的外交政策,美国国会通过了一个台湾关系法,冠面堂皇的是防止台湾被武力强迫统一。美国这一招有相当深度,进退都可,可说是美国中国政策的阳谋阴招。除非台湾要从中国分裂出去,中国大陆也并不想武力统一台湾,也就默认和统为目的。这个思维与孙子哲理完全吻合。
美国的中国政策在对付苏联是完全成功的,最终导致苏联在1990完全瓦解。美国成了世界第一和唯一超强国家,中国也试着接受资本主义并开始寻找一个可持续维持适合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美国起初反对后来支持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无疑地,世贸会帮助了中国的经济开发,但是更重要的事实是中国老百姓在穷了几十年的环境里,外在打压禁运的情况下,努力奋发,造成了成功的种子。每一个开发了的国家都承经吸收和利用了先进国家的技术和经验来进步,但更重要的是在这过程中,自己要变成能靠自己和超过先进国家。中国的崛起与美国当年的发达利用了英国和欧洲的先进技术和与日本的发达和再复兴利用了美欧的先进技术没有什么不同。只不过是中国的崛起的速度很快和规模很大。中国能够把几亿的人逐年拉超过贫民线完全是中国人自己的功劳。在资源困难的情况下,中国能每年造就几百万的理工(STEM)毕业生,就是明证。
到了二十一世纪,中美的迎合关系(engagement)似乎开始改变。中国的迅速发展被美国注意到了,但是美国太忙于对付恐怖主义和中东复杂的战乱。中国继续开发经济保持几近两位数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美国国内开始辩论是否应放弃迎合政策。辩论中很少听到讨论上述的中西对战争哲学的不同概念。传统的军事策略家似乎占着话语权并趋向于修昔底德的理论,忽略了有些学者提出的自我检讨,是否美国的经济开发模式出了问题。在世贸组织下,所有参与国家在贸易,投资,合并或购并都出于自愿,不像十九世纪殖民主义者开着炮舰到港口强迫弱国签不平等贸易条约和强迫买卖。
目前的美国中国政策变的比较透明而且近视,没有远程和清楚的目标。美国的中国政策中一直有很多打压工具透过媒体对付中国,例如,1,独裁政府,2,人权问题,3,提升军备(南海纠纷),4,贸易不平(投资货币),5,科技竞争,和6,两岸关系(台湾牌)。独裁政府已经转变为一党专政的题目但是已是七十年的老话题并不很新鲜,特别是现在许多开发中国家都在羡慕中国政府的效率和成就。中国的成效,特别在扶贫去贫以亿计算的成功,谁能说中国政府对老百姓不好?人权也是一个老问题,这问题见仁见智,要看七十年来的进展。譬如西藏,它不但在经济上有明显的进步,在真的宗教自由上,藏民生活程度提高再也不会被藏教和尚奴隶过着次等人的生活。西藏人民的未来要比美过的印第安人要光明的太多。
中国在新疆的回族人民职技训练营被美国媒体描绘成集中营,反中议员在国会里收集来美的民运人士作证宣扬,但与真实事实相去甚远。其实美欧许多国家都面临穆斯林难民问题。中国有很长的国界与穆斯林国家相邻,中国的政策要使国内回族或穆斯林生活程度改善,不会受外边的伊斯兰极端分子和恐怖分子影响或渗透是很容易了解的。最近的观察,在中国新闻方面,美国媒体变的透明,不在乎的发表许多有问题,不实的,摸黑中国的文章(像新疆情况)而不报告西方的难民处理实况。中国曾经被称为一言国,所有新闻都被认为是官方宣传,如今中国有钱了能够在媒体上争发言权。譬如中国的全球电视网(China Global Television Network)经常邀请各国学者,专家,政经评论人士发表他们的意见,辩论议题及驳斥伪新闻,如气候变化和环保问题以及国际时事讨论。美国一向占有国际话语权,对中国的声音不太能适应,不愿接受。但是这违背了孙子,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或者说知己知彼不战而胜的大道理。
中国的军备增长,从孙子哲学看是很容易了解的,军备是为国防,为防御不为攻击。中国感到威胁或受到恐吓,就会增强军备。南海的发展就是一个明显例子,从美国縦恿菲律宾上调解法庭告中国南海小岛主权到美国提出南海自由航行权都提醒了中国,她在南海没有安全保障。中国60%的进出口货物都经过南海来往中国的港口。中国比任何国家,特别是美国,更需要南海的自由航行权。美国的海军在南海随意展现威力,逼得中国必须考虑对她在南海的货运船只穿梭于中国海港能否有保障。在谋略上,把几个南海小岛现代化造有机场港口比制造航母,军舰,潜艇要便宜有效的多。这些小岛有永久性,对外来海军的防卫功用大。这又是根据孙子思维的国防做法。
贸易当然对中国很重要。近两年来美国挑起的贸易战肯定对中国有伤害,但是对美国本身和全球都有害,可能引起通货膨胀和世界经济的动荡。与贸易有关的是科技竞争。指控中国偷窃美国技术是乱找借口,自欺欺人。在美欧都对中国禁供科技产品及技术情况下,中国自行研发已经在太空领域,飞弹,卫星,太空探索,月球登陆等都赶上西方,而且有她自己的北斗卫星定位系统。中国造出了世界最快的计算机超过美国。美国对中禁卖高科技产品,当然对贸易不平衡无助。事实上,越是对中禁卖科技产品,中国越多自造产品。美国需要诚实的面对竞争,从教育和基本政策上找寻答案而不是希望别人停止竞争。
处罚中国的科技公司,中兴,违反了美国对伊朗的禁运,结果是促使中国开发高端芯片,可能会伤害到美国在这领域的领先地位。看到美国媒体对中国报道的改变,很明显的美国已经把中国政策从迎合改为定准中国为竞争对手。美国主流媒体已经联合做摸黑打击的工作。可是由于上述的几种打压工具都不太有效,且遭到中国有力的辩正,这使得美国公民糊涂和困惑不解,会在爱国,外交罗辑和正义中打转。当美国官方说出华人学者和研究人员都可能是中国的间谍的时候,来美的华人甚至包括离开中国响往美国自由民主的民运人士都有了第二想,美国还是不是爱和平欢迎移民的国家?
美国在对台军售上作文章到国会提出台湾旅行法都对中国送出一个错误的信息,也误导了民进党。扩大在台办事处并允许它发言支持执政的民进党(明知台湾选民民意已表示对民进党执政和它的反中政策不满),这种干涉内政和选举行为在美国国内通俄门闹的沸沸扬扬的时候是自己打脸,遭国际取笑,目的何在?台湾前总统陈水扁,民进党前主席,贪污被判刑入狱,他把贪污的钱拿到美国洗钱,现今保外就医,还企望特赦重回政坛。台湾自称台独工作者的赖清德,抱着急独旗子将挑战蔡英文,可以想见2020的大选必有大乱。美国此时打台湾牌支持蔡,尤为不智。最新消息,美国莫健(AIT Chairman,James F.Moriarty)公开表示美国尊重台湾民主选举,会与任何当选人合作。希望此话表里一致,大家可注意观察。也希望华盛顿高层能跳出修昔底德陷井。不过我也不会奇怪喜欢惊奇和注重个人关系的特朗普会推特出他喜欢郭台铭,我们是好朋友的话!
从以上对美国历年中国政策的分析和对近日中美关系的观察,我们可以说美国中国政策明显地经过敌友变迁,而近来从‘迎合’政策透明地走向把中国定位为竞争对手的政策。各种政治喊话,媒体报道和外交动作似乎都给美国在贸易谈判上占点上风或卖军火上赚点小利。但是我们可以预期中国必会准备了长期的对策,不只是对2020,2024,甚至到2052。中美两国都是核武国家,所以美国说可以打局部的核战争可以有把握打赢是很不智的。中国会尽可能避免战争,但是她也一定会准备好她的反击能力(second strike)。中国说她不会首先用核武是很诚意的,我们也要相信她会打出报复性的反击,彻底毁灭她的攻击者。中国周围有十四个邻国,有些军事很强而且不很友善,中国要有极强的反击力量是很容意了解的。中国会继续强化她的国防能了,南海小岛,航母,等等,原因是她不停地继续受到威胁。如果美国不懂中国的国防理念,只会走上军备竞争的路,没有好的下场。
这篇文章只是一个声音,但它代表一个客观的看法:人类文明不应当被修昔底德理论绑架,人类的智慧应当比数千年前高明。我们必须深思和了解战争不是选项,不战而胜是至高目的,有国际竞争才能促成文明进步!美国应当小心她的中国政策走向,台湾更要有明智长远的考量!
孙子兵法是世界著名的军事战略兵书,中外军事家和政治家都对孙子理论非常尊敬。除了用兵作战的谋略和计术,孙子兵法还是一部外交和国际关系的哲学著作。孙子曰: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孙子的哲学是打仗是最终不得已的选项,外交和国际关系政策在国与国竞争中至为重要,不用兵而赢是至高目的,军事力量应作为后盾。这种哲学对中国将领和领导者影响很大,所以中国数千年历史中,避免的战争远多于发生的战争,非常不同于欧洲或西方的历史。
在观念上比较,西方的军政领袖人物似乎多相信‘修昔底德理论‘,大约400BC古希腊传下来的战争历史的记录和分析。竞争的国家最终会走向战争,由崛起的国家向存在的强国挑战。当今中美就被视为这种情况,Graham Allison 就写了一本书讨论它(Destined to War: Can America and China Escape Thucydides Trap? 2017).另外一本经典的西方军事著作(On War,by Prussian general Carl von Clausewitz,1780-1831)却说:战争不必要有所目的,而是政治和政策的工具。这与孙子警告不要随意打无目的的战争是大相径庭的。Clausewitz 说:“战争的最后结果是使敌人政治上变成无助,军事上完全崩溃。”这与孙子把军事力量做为后盾,防备而非攻击,以求不战而用外交和政策得胜是不同的。
孙子只是中国历史上许多哲学家中的一位主张相似的理念,专注于维持和平及和协的世界。这种理念帮助了中国和中华人民团结为一个国家,尽管从春秋战国(~500BC)到现在中华民族一直有许多不同民族并受到很多外族的侵侮。中华民族一直厌恶战争向往一个大同和协的世界。很不幸的,在中国近代两百年(~1797-1997 香港回归中国之年),中国逐渐衰弱受侵以致被西方列强及日本帝国霸占。中华人民在极艰苦的环境中挣扎想更新建国,被外人讥笑为东亚病夫,中国被讥讽为无军事力量,无外交能力的次殖民国家。可悲的是,中国是从世界第一经济大国衰败下来变成侵略强国屠夫沾板上的肉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