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莹颖案嫌犯曾承认有谋杀想法
王志东表示,目前辩方或已经将案件关注重点转移到了量刑阶段。如果克里斯滕森被定罪,可能被判死刑或终身监禁。
北青报此前报道,2017年4月,章莹颖前往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学习,同年6月9日在搭乘一辆黑色轿车后失联。事件曝光后引发国内外关注。美国联邦调查局于同年6月30日逮捕了嫌疑人克里斯滕森,并指控他涉嫌绑架和杀害章莹颖。案件将在今年6月3日开庭审理。
文件内容显示,3月30 日,克里斯滕森再次前往咨询中心,告知咨询师因其妻欲决定和他开始开放式婚姻而感到十分痛苦,并萌生了自杀的念头。在随后的咨询中,嫌犯又向另一名咨询师透露了自己因婚姻问题意图自杀,且自己时常有谋杀他人的想法。他承认自己购买了运输和处理尸体的工具,但已经将这些工具退货。
律师观点
案件或已从定罪阶段转移到量刑阶段
王志东律师告诉北青报记者,上述信息得到公开,在定罪阶段应视为对检方有利,对辩方不利。“我们知道,审判过程中陪审团要对定罪阶段和量刑阶段的证据分别进行考量。本案中前者大约持续两周,后者大约持续三周。之前的法庭文件表明双方关注的焦点在定罪阶段。而从这三份文件中可以看出,辩方已经将案件关注重点转移到了量刑阶段。可以推测,辩方已经认识到检方对克里斯滕森的犯罪事实有了足够的证据。”
如果克里斯滕森被定罪,可能出现的量刑结果只有死刑或者终身监禁两种情况。辩方目前所做的企图是让罪犯避免死刑。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章莹颖的家人对辩方律师无所不用其极地为嫌犯开脱、使之免于死刑的做法,表示强烈的愤怒和谴责。“家人的立场依旧明确,即希望以死刑罪名给嫌犯定罪,通过审判使正义得到伸张。”王志东律师补充道。
(来源: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