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劲升创9个月新高 步入技术性牛市

恒生指数昨大升510点至9个月以来新高。

  中评社香港4月2日电/随着内地制造业数据好过预期,以及憧憬中美贸易谈判达成协议,港股昨升至9个月新高,收市报29562点升510点,5日连升累涨1038点或3.6%,大市总成交有1286亿元。港股由去年10月底的低位24540点,反弹至昨日盘中高位29612点,累积升幅逾两成,技术上步入牛市。分析认为,内地经济能否进一步改善仍须其他经济数据配合,加上中美贸易谈判前景尚不明朗,港股短线料受制3万大关,支持位50天线约28300点。

  香港商报报道,上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回升至50.8,高过市场预期中值及2月的49.9,创8个月新高,是4个月以来首次重返扩张水平。此消息亦刺激内地股市全线上升,上证指数升超过2%,深证成分指数更突破1万点收市,沪深两地股市总成交亦增至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带动恒生指数裂口高开332点后升幅扩大,最多涨561点,至29612点逾9个月高位。

  中资金融股成升市功臣

  恒指昨日高开超过300点之后,早段曾升破29600点,其后在高位窄幅上落。国企指数收报11557点,升178点或1.56%。内险及券商股有追捧。中国平安(2318)及中国人寿(2628)升2.4%及1.4%。新华保险(1336)、中国太保(2601)、海通证券(6837)、中信证券(6030)、华泰证券(6886)及广发证券(1776)升2%至4.4%。中资金融股是升市功臣,中银香港(2388)绩后获大行唱好,收市升6.4%,是表现最佳蓝筹;中国银行(3988)涨3.6%;农业银行(1288)绩后亦飙2.5%。公布业绩后捱沽的工商银行(1398)及建设银行(939)反弹2.8%及2.5%。

  内房股持续强势,万科(2202)飙5.7%,是表现最佳国指成分股。中国海外(688)升3.8%;碧桂园(2007)升1.6%;华润置地(1109)及融创中国(1918)创新高,收市齐升2.3%。其他重磅股个别发展,腾讯(700)升1.1%;汇丰控股(005)及友邦保险(1299)升1.3%及1.2%;中国移动(941)逆市跌2.4%,是表现最差蓝筹。
  内地减税降费利好频出

  去年以来,内地陆续实施降准及减税降费等措施,支持经济活动明显加快,股市亦受惠其中。虽然券商对经济好转能否持续存在分歧,但是普遍认为内地宽松政策会持续,例如减税和减电费等。摩根士丹利认为内地4月正式开始减增值税等,可以令经济活动进一步改善,出口收缩程度亦减弱。

  财新智库莫尼塔宏观研究主管锺正生表示,随着融资环境更宽松,加上政府努力纾困民营部门,中美贸易谈判取得积极进展,整体制造业形势在3月回暖,就业形势大为改善。不过,野村提醒,出口、楼市和汽车销售仍然未有明显增长,反映需求可能继续疲弱,对3月指数复苏取态谨慎,担心经济活动可能会回落。

  恒指上望3万点仍待观望

  港股3月高低位分别为29486点及28201点,波幅有1285点,恒指现已触及保历加通道顶部的约29560点水平,而保历加通道底部开始出现下移迹象,市场关注是次突破后能否站稳,因为本周利好的消息并不多。

  宏汇资产管理董事及投资策略总监林嘉麒认为,港股气氛好转,是次破位主要由经济数据带动,惟昨天成交略嫌不足,仍未有足够动力挑战去年6月份在3万点附近的下跌裂口。他预料,港股先横行整固,短线而言,支持位50天线28300点,需要其他经济数据配合,例如月中的社会零售销售及固定投资等数据,以及港股成交进一步增加,方能确认港股是否由熊转牛。

  招银国际策略师苏沛丰表示,恒指初步突破29500点之后,还要观望能否连续几天企稳。假若未能企稳,将形成“小双顶”,回调压力较大。初步估计,恒指会在29000点至29600点之间上落。

  外围方面,美国本周将继续有多项数据公布,当中即将公布的美国ISM制造业PMI指数最令人担心,因为市场预料3月数据有可能回落到1月的54.2水平。此外,美国将于本周五公布3月非农新增职位数据,预期增长17.5万份,远高于上月的2万份。

  另外,近来金价上扬、债息倒挂,市场资金逐渐向避险产品泊岸,4月投资者聚焦离不开英国脱欧及经济前景等问题。汇市方面,近期美汇上涨,令其对其他新兴货币将持续偏强,港元汇价近期持续偏弱,银行体系结余跌穿600亿元,市场担心若结余持续缩减,一旦资金大规模撤出,港息上升压力会否骤增或引发其他问题。
  罗兵咸:港首季IPO集资跌17%

  相较于本港去年IPO市场强劲表现,今年首季IPO活动有所减慢。罗兵咸永道昨日发表2019年首季首次上市集资回顾及展望,期内首次上市公司数目按年减少38%至43宗,集资额按年减少17%至203亿元,惟企业上市申请持续活跃。整体上市宗数及集资总额按年减少,主要由于创业板上市宗数按年大幅减少85%至5宗所致。

  港股市场首季有43间新上市公司,按年减少26宗或约38%;当中创业板上市集资录5宗,按年大减28宗或近85%。集资总额方面,首季首次上市公司的集资总额共约203亿元,按年下降17%。

  创业板大减逾八成

  罗兵咸永道称,整体上市宗数及集资总额都较去年同期减少,主要由于创业板上市宗数大幅减少逾八成所致,主板上市宗数方面录得轻微增加。零售、消费品及服务类股份IPO仍占最大比重,占第一季主板52%和创业板60%。

  该行表示,中美贸易摩擦、英国脱欧等全球地缘政治和经济等不稳定性,仍可能继续影响金融市场的表现,但外围因素及市场波动有所缓和,利好资本市场投资气氛,预料上市集资需求保持平稳。
  该行又称,随着港交所最近宣布2019至2021战略计划,将看到更多海外企业,尤其是来自东南亚的企业来港上市,将巩固香港作为亚洲及全球其中一个最主要首次上市集资中心的角色。上海科创板正式落实,进一步强化整个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

  此外,罗兵咸永道料今年全年主板首次上市公司数目140间,集资总额1950亿至2150亿元;创业板首次上市公司数目料60间,集资总额50亿元,总计料今年有200间首次上市公司,集资总额料介乎2000亿至2200亿元。

  【新闻链接】

  A股累积做多动能 放量强攻 深成指重上万点

  A股春季行情终于在全国两会之后做出新的方向性选择,4月1日内地股市继续井喷,上证综指大涨79个点或2.58%,深证成指更暴涨360个点或3.64%。创业板指数涨幅最大,接近4%。两市场成交额继续放大,冲上万亿元大关,达到10440亿元人民币。至此,上证综指今年以来累计升幅已经达到677个点或27.2%,深证成指今年以来累计升幅更达到3028个点或41%。

  利好因素空前密集

  内地股市今年1月4日开启的春季行情,到4月1日利好空前密集,引发市场继续井喷。一是外交部4月1日例行记者会透露,关于第九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刘鹤副总理已启程前往美国。继续为中美经贸磋商创造良好氛围,决定从2019年4月1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汽车及零部件继续暂停加征关税。中美贸易谈判持续趋向缓和,甚至接近达成协议,是今年春季行情最大的推动力。

昨日,成都某证券营业厅内股民关注A股涨势。

  二是虽然人行已经辟谣降准消息,但市场对4月降准的预期同时跃然纸上。多家机构预计,4月下旬降准的可能性很高。

  三是财政部、税务总局、海关总署联合印发《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的公告》,决定自4月1日起降低部分行业增值税率。另外,经济景气指标回暖,官方和财新的制造业PMI指数重回扩张区间。

  市场心态转向积极

  今年春季行情已经扭转了市场心态,进入到任何消息都变成利好阶段,就是利空也会当做利好来炒作。如降准本来被人行否认澄清,但是市场继续当做利好预期爆炒。在这种情况下,市场只能通过做多动能的累积而延续逼空行情,直到消息面真正地发生变化。

  场外资金在持续涌入,北向资金更是争先恐后,4月1日深证成指已经站上万点大关,上证综指也突破了前期高点3129点的压制。从做多力量累积情况看,内地股市热钱仍然会继续加码进入深圳股市。深圳股市,尤其是创业板将继续是赚钱效应最突出的市场。内地股市一边倒的行情与市场做空机制仍然受到一定限制,无法充分发挥作用有很大关系。所以,投资者需要提防的是股指期货方面的消息。

  昨日两市只有60家股票下跌,普涨特征明显,经过3个交易日上证综指就从2994点井喷到3170点,显示市场井喷动能强劲。但是,从3000点到3500点套牢盘极其沉重,多方过度的强势也要提防突然的做空。而且,以目前的成交额,持续的普涨也是难以为继,所以后续选股难度也会加大。
  3月股指期货成交增3倍

  中国期货业协会最新统计显示,3月国内期市快速回暖,尤其中金所股指期货市场,成交量同比增长逾300%。

  分交易所和品种看,中金所股指期货市场增幅明显,其中又以中证500股指期货增长最为突出。沪深300股指期货3月成交量为231.5万手,同比增长365.67%;上证50股指期货成交量为103.46万手,同比增长185.5%;中证500股指期货成交量为172.81万手,同比增长469.36%。

恒生指数昨大升510点至9个月以来新高。

  中评社香港4月2日电/随着内地制造业数据好过预期,以及憧憬中美贸易谈判达成协议,港股昨升至9个月新高,收市报29562点升510点,5日连升累涨1038点或3.6%,大市总成交有1286亿元。港股由去年10月底的低位24540点,反弹至昨日盘中高位29612点,累积升幅逾两成,技术上步入牛市。分析认为,内地经济能否进一步改善仍须其他经济数据配合,加上中美贸易谈判前景尚不明朗,港股短线料受制3万大关,支持位50天线约28300点。

  香港商报报道,上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回升至50.8,高过市场预期中值及2月的49.9,创8个月新高,是4个月以来首次重返扩张水平。此消息亦刺激内地股市全线上升,上证指数升超过2%,深证成分指数更突破1万点收市,沪深两地股市总成交亦增至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带动恒生指数裂口高开332点后升幅扩大,最多涨561点,至29612点逾9个月高位。

  中资金融股成升市功臣

  恒指昨日高开超过300点之后,早段曾升破29600点,其后在高位窄幅上落。国企指数收报11557点,升178点或1.56%。内险及券商股有追捧。中国平安(2318)及中国人寿(2628)升2.4%及1.4%。新华保险(1336)、中国太保(2601)、海通证券(6837)、中信证券(6030)、华泰证券(6886)及广发证券(1776)升2%至4.4%。中资金融股是升市功臣,中银香港(2388)绩后获大行唱好,收市升6.4%,是表现最佳蓝筹;中国银行(3988)涨3.6%;农业银行(1288)绩后亦飙2.5%。公布业绩后捱沽的工商银行(1398)及建设银行(939)反弹2.8%及2.5%。

  内房股持续强势,万科(2202)飙5.7%,是表现最佳国指成分股。中国海外(688)升3.8%;碧桂园(2007)升1.6%;华润置地(1109)及融创中国(1918)创新高,收市齐升2.3%。其他重磅股个别发展,腾讯(700)升1.1%;汇丰控股(005)及友邦保险(1299)升1.3%及1.2%;中国移动(941)逆市跌2.4%,是表现最差蓝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