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川倡用G20平台推WTO改革

周小川出席论坛并演讲。图片来自博鳌论坛官方

  中评社香港3月28日电/24年前,世贸组织在全球化高峰时刻应运而生,如今在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抬头下,世贸组织也走到了改革的关键时刻。昨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上,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美国奥尔布赖特石桥集团董事长、美国前商务部长卡洛斯·古铁雷斯,菲律宾前总统阿罗约,意大利经济发展部副部长米凯雷?杰拉奇等与会嘉宾倡议利用G20平台,推动WTO尽快改革,支持以多边主义解决争端。

  WTO效率不够高须改革

  香港商报报道,周小川在“WTO改革”分论坛上表示,尽管WTO早已达成协议,但过了这么多年,我们必须认识到WTO效率不够高,必须要改革,我们要有诚意去改革,改革必须真诚。从全球角度来看,改革分两种情况:一个是大多数国家支持多边主义,这是WTO达成改革的一个条件,而另一个是一两个大经济体坚持采用单边主义,签署多个双边自贸协定,这样会使改革遇到挑战和困难。

  由此,周小川认为,WTO改革必须要有第二套、第三套计划,同时各方要达成一些妥协,若WTO改革不是非常成功的话,仍有一套办法来支持自由贸易体系并遏制住保护主义。

WTO改革分论坛现场。

  全球合作是唯一前进方式

  美国中佛罗里达大学教授、前世贸组织上诉机构首席法官詹姆斯·巴克斯提出,目前WTO上诉机构面临严峻挑战,必须由WTO除美国之外的其他成员国联合发声和共同行动,拯救WTO上诉机制于水火之中。他表示:“虽然面临着诸多的挑战,但展望未来,我并不认为由WTO所代表的多边合作已经过时了,作为人类我们是否意识到,全球合作是唯一的前进方式,是我们唯一能够生存下去的方式。”

  周小川表示,对于WTO改革我们有足够的诚意,世贸组织需要得到正常的运转,我们可能会在20国集团的平台上,利用今年20国集团峰会在日本举行的机会,推动世贸组织改革。

  美国前商务部长卡洛斯·古铁雷斯表示完全同意周小川的看法,他指出:“我们现在面临着一场危机,这是一种反对多边主义的危机,他表示希望G20国集团能够在世贸组织改革上采取一些步骤,同时,我们需要进一步的支持多边主义的机构,其中就包括世贸组织。”

  中国愿意消除贸易扭曲

  谈到贸易摩擦,周小川表示,从央行行长的角度来看,贸易摩擦可能很多都是来自宏观经济问题,但整个经济不平衡不仅仅是贸易问题,也是宏观经济的问题。

资料图

  “贸易的不平衡并不仅仅是贸易的问题,也是宏观经济的问题。如果一个国家的GDP里面的储蓄率很低,而有一些国家的储蓄率更高,GDP里面储蓄的比例更高,必须要看到这就会出现贸易的不平衡、投资的不平衡。”周小川说,解决贸易摩擦问题,要把宏观经济的问题和贸易摩擦的问题共同来解决,这也需要全球化和多边的一个态度来解决,要不然就很难解决。

  周小川表示,中国政府非常愿意加快改革进程,消除贸易当中的扭曲。他亦特别指出,现在美国政府讲的更多的是货物贸易的不平衡,并没有足够关注服务贸易。在世贸组织框架下需要进一步强调服务贸易的重要性,因为美国在服务贸易上是非常具有竞争力的,如果美国没有充分考虑发挥自己在服务贸易上的优势,而把注意力过多地关注在货物贸易的逆差上的话,就令人难以理解了。对于中国来说,中国在一段时间里面货物贸易的顺差较多,但是中国在服务贸易上的逆差在不断地增加。

  “当我们在谈论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必须要足够的关注服务贸易,特别是在数字时代,很多的数字贸易都是这种情况,比方说新的世贸组织的改革也必须要足够的关注这个领域中的贸易规则,包括数字产品的相关贸易规则。”周小川如是表示。

  大咖解画金融如何服务实体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爆发11年后,金融是否由自我服务回归到服务实体经济基本点?面对小微企业融资难这一世界性难题,各国有什么好的解决之道? 在昨天博鳌亚洲论坛“金融突围”分论坛上,与会嘉宾给出了他们的答案。

3月27日,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金融‘突围’”分论坛在海南博鳌举行。新华社

  意大利经济金融部长乔瓦尼·特里亚结合2008年和2014年意大利两次经济危机,谈到金融行业与实体经济危机互相传导所带来一系列的问题。他表示,经济学家并没能预测到上一次经济危机,但我们必须防范下一个可能发生的金融危机。如果美欧日和中国这些大经济体联合起来,在宏观经济政策上能够协调一致的话,我们就可以成功应对下一个可能到来的大衰退。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表示,在小微企业融资方面中国可以借鉴德国模式和英国模式。他表示,德国中小企业融资做得非常好,在于政府和民间相结合,共同形成一个信用体系。德国大的商业银行提供流动性给地区的小银行,叫做区域社区银行,而区域社区银行可以给中小企业提供贷款,同时服务于政府建立的担保。他认为德国这一模式对于中国有很大的学习空间。另外,英国推出的金融合作伙伴政策也做得非常成功。政府和PPP合作,政府提供流动性给PPP,PPP直接贷款给小微企业。他认为中国蚂蚁金融也是这方面很好的案例。

  光大集团董事长李晓鹏给实业界的建议是:实业创新步伐要加快,实业回报过低,不能完全覆盖金融业融资成本,因此要大力推进工业革命,推动技术创新,要培养中国的大国重器,使他们能够在技术上领先,在资本回报上也可以适应资金这方面的要求。

  金立群:“一带一路”并非独属中国

  昨天的“‘一带一路’:为全球化‘修路’”分论坛异常火爆,吸引了150多位嘉宾和记者踊跃参会。

 “一带一路”:为全球化“修路”分论坛现场。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行长金立群在谈及“一带一路”倡议和亚投行的关系时表示,两者关系密切,有相关性但又各有不同。亚投行是一个专门投资基础设施和其他生产性领域的国际多边机构,“一带一路”是一个国际合作的平台。除基础设施建设外,亚投行还会探索如何推动国际经济金融秩序的改革,以及如何通过银行和其他机构的合作,更好地改善国际金融体系。

  金立群强调说,任何国家、任何投资者在任何地方做的项目,只要是促进全球和区域合作、和平与发展,它就是符合“一带一路”精神的,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好像只有中国做的项目才是‘一带一路’的项目,这是错误的,这也不是中国领导人的想法和意图。”

  国家开发银行副董事长兼行长郑之杰在现场分享了一组数据,截至2030年全球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将达到94万亿美金,但是1/5无法得到有效的资金支持。他透露,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国开行累计为600多个“一带一路”项目提供了超过1900亿美元的融资。

  中国财政部副部长邹加怡表示,“一带一路”倡议是一个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化的概念,让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全球化,并分享全球化带来的收益。

  遇见不一样的风景

  身乏术,恨不能生出三头六臂。权衡之下,记者兵分三路搏料。

  由于每个分论坛只设30个媒体席位,行家们必须起早搏位。今天的分论坛大多安排在东屿酒店的几个厅内,上午首轮分论坛9时开讲,工作人员8时45分才开闸放行,“WTO改革”分论坛门前更是早早排起长龙。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人行原行长周小川将现身此分论坛,看来“周行长”人虽退位,人气却不减当年。老记有幸排在第一位,经过一个多钟的等候,妥妥进场没商量。
  周小川全程英文发言,不过这并没有妨碍他完整地表达出想要传递的意思。说到这里老记想多嘴一句,中国要更多与国际接轨,提高英文的熟练程度是头一关!所以,不要拿高考取消英文说事了,中国越是开放,越需要拥有与国际对话的语言能力,这不仅仅是为了在国际上更好地交流,至少,也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必要条件吧。

  分论坛上,“周行长”适时地传递了中国对于WTO改革的设想,当他步出会场时,有女记者一路跟随,向他抛出连串问题,而在安保护卫下的“周行长”一边快步前行,一边微笑?抛下一句:“明天易纲行长会来,你最好去问他吧。”

  上午的第二轮分论坛中,“一带一路”场馆特别火爆,因人数超过限制而被挡在门外,有记者情急之下与工作人员理论起来,制造了少许噪音。本记知难而退,转身去了博鳌论坛主会场一楼的电视分论坛“革新与开放:亚洲经济的新活力”碰运气,没想到这里却是可以长驱直入,人气相对冷清,但其实这里不仅嘉宾演讲很有料道,还有不少提问机会。

  新西兰前总理珍妮·希普利,美国前商务部部长古特雷斯,亚洲开发银行副行长迪瓦卡·古普塔,香港贸发局长罗康瑞都在台上讨论得非常热络。看看嘉宾们聊的话题或可感受一二:从数字经济会否掀起另一波革命,到5G等高科技重塑世界秩序,从再造硅谷到逃离硅谷,不仅信息量大,观点也令人耳目一新。古特雷斯就认为,美国国内对于5G和数字化技术,有一种很不好的认知,认为在这些技术上国与国之间是对立的,如果中国先起步了,中国就会主导5G市场,但实际上这是企业之间的竞争,比如说阿里巴巴和亚马逊之间的竞争,如果阿里巴巴早于亚马逊用上了5G技术,就使得阿里巴巴具备了商业上的竞争优势。但是如果我们把技术的发展想成是不同政府之间的对决和竞争,这样的想法是毫无根据的,也是荒谬的。

  老记私下想,这比某些嘉宾被媒体轮番追问、纠缠于“房产税”,简直不要强太多!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不要总是想着追随热点,而要另辟蹊径,或许会遇见不一样的风景。(记者 李颖)

  【众论大湾区】

  张燕生:人才流动是关键

  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呈现新特征的当下,作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单独关税区、四个中心城市”所构成的一个跨区、跨界的经济合作区,粤港澳大湾区在博鳌亚洲论坛上无疑受到了重点关注。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值得长期关注。他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在建成国际一流湾区愿景下,应该怎么去实现、几个极点怎么带动发展,这些问题需经过充分的讨论并形成共识,才能有良好的作为。

  张燕生在论坛上对记者表示,粤港澳大湾区怎么做到跨境人才流动、资金流动、商品服务流动的高效率和便利化非常重要。他认为,交通和运输的技术进步和网络的建设是关键之一。关于人才流动,中国国务院参事、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徐宪平在论坛上亦表示,无论是区域发展,还是创新发展,都要人才驱动,粤港澳大湾区前景广阔,但人才政策还有提高空间。

  陈冯富珍:协同发展潜力巨大
  世界卫生组织荣誉总干事陈冯富珍昨日现身博鳌亚洲论坛“颐养天年-健康老龄化”分论坛,她在回答记者有关粤港澳大湾区的提问时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这是一份中长期的发展规划,规划的目标非常明确,里面提及要建立一个健康的环境让人们能够健康地工作、学习和生活。

  陈冯富珍说,香港拥有超过700万的人口,但土地面积太小了,后续粤港澳三方有很大的合作拓展空间。当然,不仅要探索大湾区三个地方政府之间的协同,还要探索区内9个城市之间的协作。她也坦承,粤港澳大湾区如何紧密合作是一个巨大挑战。

  陈冯富珍还表示,可以看到,自今年全国两会以来,内地各政府对于粤港澳大湾区给予了很大支持,香港和澳门地区领导人也给出了不少建议,这些政策及建议鼓励香港人和澳门人,尤其是年轻人到内地、到广东去学习工作或者创业。她建议年轻人要抓住这个机遇,去探索追寻自己的梦想。

  罗康瑞:一体垂范全球化

  香港贸易发展局长罗康瑞是博鳌亚洲论坛上另一位来自香港的嘉宾。在昨日一场电视分论坛上,记者向他提问说:“香港现在着力发展创新科技,并提出再工业化,在国家定位中也是香港要成为国际创新中心,那么香港在这方面具有什么样的优势?如何克服产业链缺乏这一劣势?”

  对此,罗康瑞表示,香港从技术上来讲确实不是那么强,但是还有一些优势。香港可以成为整个生态系统的重要部分,和大湾区、尤其是和深圳合作,将那边的技术进行商业化来帮助它融资。香港在市场化推广方面特别擅长,所有重要的议题都可以发挥重要作用。现在香港和深圳等大湾区城市进行紧密合作的话,肯定可以把两地的优势集中结合起来。

  罗康瑞在论坛上表示,大湾区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倡议,让整个地区进一步的一体化。随着更加紧密的合作和一体化,他认为这个经济体将会真正的向前发展,可能会给全球化发展作示范。

周小川出席论坛并演讲。图片来自博鳌论坛官方

  中评社香港3月28日电/24年前,世贸组织在全球化高峰时刻应运而生,如今在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抬头下,世贸组织也走到了改革的关键时刻。昨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上,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美国奥尔布赖特石桥集团董事长、美国前商务部长卡洛斯·古铁雷斯,菲律宾前总统阿罗约,意大利经济发展部副部长米凯雷?杰拉奇等与会嘉宾倡议利用G20平台,推动WTO尽快改革,支持以多边主义解决争端。

  WTO效率不够高须改革

  香港商报报道,周小川在“WTO改革”分论坛上表示,尽管WTO早已达成协议,但过了这么多年,我们必须认识到WTO效率不够高,必须要改革,我们要有诚意去改革,改革必须真诚。从全球角度来看,改革分两种情况:一个是大多数国家支持多边主义,这是WTO达成改革的一个条件,而另一个是一两个大经济体坚持采用单边主义,签署多个双边自贸协定,这样会使改革遇到挑战和困难。

  由此,周小川认为,WTO改革必须要有第二套、第三套计划,同时各方要达成一些妥协,若WTO改革不是非常成功的话,仍有一套办法来支持自由贸易体系并遏制住保护主义。

高性价比产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