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真有国际观 台湾空间怎越来越窄

蔡英文昨日(左)视察海巡救生演练,帛琉总统雷蒙杰索(右)也陪同。(中评社 黄筱筠摄)

  中评社香港3月24日电/蔡英文日前提出“有国际观”、“能够承受压力,推动改革”、“团结党内”等“总统”三条件,并说答案就是她自己。这番话无疑是针对赖清德而发,本属民进党内事务,但事关大选,当然应该检验事实。

  大华网路报今天专栏说,蔡英文以一介学者,没有地方派系山头支持,在2008民进党跌到谷底之时接任党主席。一路战来,几经波折,虽然2012大选依旧铩羽,终于在2014九合一选举板回一城,继之又在2016“总统”和“立委”选举中大胜,从而首度全面执政。由这个角度来看,不管党内各个派系是否真的对她服气?还是因为她大权在握所致?至少蔡英文“团结党内”的能力,不能说是太差。

  至于改革方面,蔡英文上台之后,包括年金改革、司法改革、设置党产会、清算国民党、并水利会等等,确实推动不少,蔡英文也以此洋洋自得,去年九合一选举前就扬言“年底选举就是要证明政府的改革是对的,改革是重要的,改革也不能走回头路”。但其动机可议,成果也乏善可陈,九合一选举的结果更证明,绝大多数的选民非但不满改革,而且十分讨厌民进党,连蔡英文本人都不得不承认,改革是导致民进党败选的重要原因,显然失败的改革,难道还要继续推动吗?

  更值得商榷的是,蔡英文所谓的国际观。按照她的说法,台湾外部有来自中国大陆的威胁,更应该要强化跟国际的连结,让国际理念相同的国家,共同捍卫民主价值和区域的稳定和平,这需要熟悉国际事务,懂得跟其他国家折冲协调的人。看似不无道理,其实破绽百出。

  首先,中国大陆对台湾不是威胁,而是机会,马英九执政八年已经证明这一点。退一步想,大陆对台湾纵然存在威胁的可能性,但如何使威胁极小化,而让机会极大化,正考验“总统”的本事,蔡英文上台后两岸关系持续紧绷,台海局势日益严峻,试问,区域是越来越稳定和平吗?   其次,蔡英文上台之后,“邦交国”越来越少。她上任不到三年,就丢了五个,目前仅剩十七个“邦交国”,创历年新低。这次她出访前夕,还传出索罗门群岛关系可能生变,其他好几个“邦交国”也岌岌可危。国际组织部分,也是处处碰壁。马英九执政时代,台湾可以用观察员身分参与的世界卫生组织大会、国际民航组织大会、国际刑警组织年会等等,现在都不得其门而入。这显示两岸关系交恶,使得台湾的国际空间越来越小,蔡英文就算再娴熟国际事务,懂得跟其他国家折冲协调,又能扭转这样的局势吗?为什么不改弦易辙,跟大陆修好?

  此外,马英九任内,除了跟大陆签订ECFA之外,还跟纽西兰与新加坡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台湾的自由贸易覆盖率由过去不到0.3%,提升到9.74%,并跟日本签订台日投资协议,与美国恢复台美贸易暨投资架构协议谈判。相对地,蔡英文上台之后,没能跟其他国家签订任何一项自由贸易协定,不管是跨太平洋伙伴全面进展协定(CPTPP)或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定(RCEP),台湾全部都被排除在外。

  专栏说,更可议的是,虽然蔡英文极力靠拢所谓理念相近的国家,特别是美国、日本,台湾却并未真正受益。举例来说,马英九执政时,台湾在坚定维护“主权”及相关海域主张的前提下,藉由搁置争议、共用资源,就双方重迭专属经济海域渔业问题获致共识,使得久悬多年的台日渔业问题,基于对等互惠原则初步解决。第二年,马英九并因此项成就获颁美国国际国民外交协会的“艾森豪国际和平奖”。然而,蔡英文上台后,台湾在经贸及渔业的谈判毫无斩获,台湾渔民到双方两百浬重迭经济海域作业,就会被日本驱逐,民进党政府却不积极护渔,以致渔民怨声载道。

  至于台美关系,看似紧密,但在中美角力方兴未艾之际,一面倒的靠拢美国,甚至“联美抗中”,对台湾究竟是福是祸?自诩娴熟国际事务的蔡英文,难道不清楚其中的高度风险吗?还是她觉得美国就代表国际,只要搞定台美关系,台湾就可以在国际间通行无阻?真若如此,台湾又怎么会在国际组织到处吃闭门羹呢?

蔡英文昨日(左)视察海巡救生演练,帛琉总统雷蒙杰索(右)也陪同。(中评社 黄筱筠摄)

  中评社香港3月24日电/蔡英文日前提出“有国际观”、“能够承受压力,推动改革”、“团结党内”等“总统”三条件,并说答案就是她自己。这番话无疑是针对赖清德而发,本属民进党内事务,但事关大选,当然应该检验事实。

  大华网路报今天专栏说,蔡英文以一介学者,没有地方派系山头支持,在2008民进党跌到谷底之时接任党主席。一路战来,几经波折,虽然2012大选依旧铩羽,终于在2014九合一选举板回一城,继之又在2016“总统”和“立委”选举中大胜,从而首度全面执政。由这个角度来看,不管党内各个派系是否真的对她服气?还是因为她大权在握所致?至少蔡英文“团结党内”的能力,不能说是太差。

  至于改革方面,蔡英文上台之后,包括年金改革、司法改革、设置党产会、清算国民党、并水利会等等,确实推动不少,蔡英文也以此洋洋自得,去年九合一选举前就扬言“年底选举就是要证明政府的改革是对的,改革是重要的,改革也不能走回头路”。但其动机可议,成果也乏善可陈,九合一选举的结果更证明,绝大多数的选民非但不满改革,而且十分讨厌民进党,连蔡英文本人都不得不承认,改革是导致民进党败选的重要原因,显然失败的改革,难道还要继续推动吗?

  更值得商榷的是,蔡英文所谓的国际观。按照她的说法,台湾外部有来自中国大陆的威胁,更应该要强化跟国际的连结,让国际理念相同的国家,共同捍卫民主价值和区域的稳定和平,这需要熟悉国际事务,懂得跟其他国家折冲协调的人。看似不无道理,其实破绽百出。

  首先,中国大陆对台湾不是威胁,而是机会,马英九执政八年已经证明这一点。退一步想,大陆对台湾纵然存在威胁的可能性,但如何使威胁极小化,而让机会极大化,正考验“总统”的本事,蔡英文上台后两岸关系持续紧绷,台海局势日益严峻,试问,区域是越来越稳定和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