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从“两岸谅解”看拼外交与拼外销

  中评社香港3月26日电/最近一段时间台湾政治人物外访的行程特别多,继桃园市长郑文灿、基隆市长林右昌访美后,蔡英文、台北市长柯文哲及高雄市长韩国瑜则分别前往南太平洋邦交国、美国及香港、澳门、深圳、厦门四城市访问。

  大华网路报今天专栏说,韩国瑜与前几位政治人物最大的不同,就是拼外销与拼外交之别。尤其是蔡英文前此特别提出身为“总统”的的三项条件之一就是娴熟国际事务,故此刻拼外交十分重要。

  只是,拼外交是真的吗?若真在拼外文,有必要时时关注岛内事务,并且频频发言吗?既然是在拼外交,应藉出访机会介绍当地国的各项风土民情与特色,以及当地国与台湾目前的政经合作现况,让人瞭解双边关系发展及有无进一步拓展经贸与观光合作的机会,而不是仅仅把出访当成拼内部政治的工具,否则如何对得起纳税人所缴的税金呢?

  蔡英文明明是在南太平洋“友邦”访问,却针对远在港澳访问的韩国瑜与中联办主任见面之事大做文章,认为此举系在制造“一国两制”的氛围。不是在拼外交吗?有必要那么急着对非外交事务发表评论吗?更何况韩国瑜与中联办主任见面之事,绿营方面不论是政治人物或学者都已铺天盖地发表批评意见,实不劳蔡英文对此再多言!

  蔡英文迫不急待在第一时间提出批评,研判系因为韩国瑜有可能成为蓝营2020年最具竞争力的“总统”参选人,对其竞选连任将形成重大挑战,因此要抓住机会打击其声势。毕竟蔡英文正面临来自党内前“行政院长”赖清德的突袭挑战,若是好不容易赢得党内初选,却遭遇无法顺利连任的结果,情何以堪!只是此种本末倒置的拼外交作为,真有利于拓展台湾国际空间吗?

  有道是“外交是内政的延长”,只要是内政治理绩效良好、经济表现杰出,自然会受到国外政要的重视,进而有助于台湾国际空间的开拓。君不见“中华民国”在1971年退出联合国后的邦交国逐年减少,最少曾减至22个。然而在1990年代“中华民国”的“邦交国”曾一度增至30个,不就是因为台湾身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经济表现令人刮目相看所致吗?如今邦交国只剩下17个,孰令致之!   更何况被誉为台湾“外交才子”的前“监察院”院长钱复曾表示,两岸关系的位阶高于外交关系。换言之,若是两岸关系不佳,台湾的外交关系也就很难有足够的发展空间。邦交国甘比亚在2013年与“中华民国”断交,希望能够与大陆建交。但是基于两岸“外交休兵”的默契,大陆并未与甘比亚建交,直到2016年台湾改变外交休兵政策,大陆才与甘比亚建交。

 也正因为外交休兵政策的改变,使“中华民国”在不到2年之内,断了5个“邦交国”。尤其是巴拿马与萨尔瓦多,分别与“中华民国”建交超过100多年及70几年,选择弃“中华民国”而去,怎不令人唏嘘!若非因两岸关系与外交关系失衡,何以致之?更遑论有民进党人士阿Q地认为:“当‘中华民国’的邦交国少之又少时,‘台湾’的邦交国就会出现”。面对此种国际见识,夫复何言!

  专栏说,尽管距离世界卫生大会(WHA)5月正式开会尚有些时日,但是据悉WHA秘书处,对媒体询问会否邀请台湾出席今年的大会时表示:“若无“‘两岸谅解’,不用期待台湾会取得WHA入场券”。若果如此,这将是2017年后台湾连续第三年无法以“观察员身分”出席WHA,即使“友邦”与邦交国曾发言力挺台湾参加又如何!此种拼外交作为,效果如何还不清楚吗? 

  总而言之,若是拼外交的手法不对,不但对于拓展台湾的国际生存空间不利,更不利增进与邦交国及“友邦”的关系。若是蔡英文连自己本身所提出的作为“总统”的条件都达不到,试问百姓还要再让民进党继续执政吗?拼外交与拼外销固然重点不同。若拼外交最终只是为了拼内部政治,拼外销确实为农渔民抢得通路与订单,高下岂非立判了!

  由台湾政治人物接连外访拼外交与拼外销的整个过程观察,2020年的“总统”选举,显然已经成为拼政治顾主权VS.拼经济顾腹肚之战。究竟那一方能够胜出?相信选民会做出最明智的抉择。   中评社香港3月26日电/最近一段时间台湾政治人物外访的行程特别多,继桃园市长郑文灿、基隆市长林右昌访美后,蔡英文、台北市长柯文哲及高雄市长韩国瑜则分别前往南太平洋邦交国、美国及香港、澳门、深圳、厦门四城市访问。

  大华网路报今天专栏说,韩国瑜与前几位政治人物最大的不同,就是拼外销与拼外交之别。尤其是蔡英文前此特别提出身为“总统”的的三项条件之一就是娴熟国际事务,故此刻拼外交十分重要。

  只是,拼外交是真的吗?若真在拼外文,有必要时时关注岛内事务,并且频频发言吗?既然是在拼外交,应藉出访机会介绍当地国的各项风土民情与特色,以及当地国与台湾目前的政经合作现况,让人瞭解双边关系发展及有无进一步拓展经贸与观光合作的机会,而不是仅仅把出访当成拼内部政治的工具,否则如何对得起纳税人所缴的税金呢?

  蔡英文明明是在南太平洋“友邦”访问,却针对远在港澳访问的韩国瑜与中联办主任见面之事大做文章,认为此举系在制造“一国两制”的氛围。不是在拼外交吗?有必要那么急着对非外交事务发表评论吗?更何况韩国瑜与中联办主任见面之事,绿营方面不论是政治人物或学者都已铺天盖地发表批评意见,实不劳蔡英文对此再多言!

  蔡英文迫不急待在第一时间提出批评,研判系因为韩国瑜有可能成为蓝营2020年最具竞争力的“总统”参选人,对其竞选连任将形成重大挑战,因此要抓住机会打击其声势。毕竟蔡英文正面临来自党内前“行政院长”赖清德的突袭挑战,若是好不容易赢得党内初选,却遭遇无法顺利连任的结果,情何以堪!只是此种本末倒置的拼外交作为,真有利于拓展台湾国际空间吗?

  有道是“外交是内政的延长”,只要是内政治理绩效良好、经济表现杰出,自然会受到国外政要的重视,进而有助于台湾国际空间的开拓。君不见“中华民国”在1971年退出联合国后的邦交国逐年减少,最少曾减至22个。然而在1990年代“中华民国”的“邦交国”曾一度增至30个,不就是因为台湾身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经济表现令人刮目相看所致吗?如今邦交国只剩下17个,孰令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