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组党首部曲:成立“柯粉组织”政团?

柯文哲

  中评社香港3月10日电/虽然在面临韩国瑜网军流量“严重威胁”的情况下,柯文哲仍未表态是否参加二零二零年“总统”大选,但一众“柯粉”仍却受到韩国瑜“心如止水”,及大多数高雄市民虽然拥戴韩国瑜,却又反对韩国瑜参加二零二零年“总统”大选的民调的鼓舞,自行策划支持柯文哲“去马”的行动。其中有人针对柯文哲没有政党作组织平台的“罩门”缺陷,正在悄悄地酝酿成立“柯粉组织”的政团,以类似政党、但又不是政党的组织,为柯文哲铺排出战“总统”大选的组织基础。

  澳门新华澳报9日发表富权的文章说,现在距离明年一月中旬左右的“总统”大选投票日,已经只有十个月的时间,距离领表登记参选的时间,也只剩下半年多一点的时间,因而柯文哲不可能不焦急,因为过了这一村就没有下一店:如果错过了“二零二零”的机会,在二零二二年卸任台北市长,没有政党作依托,更没有政治公职作舞台,现时的“光环”很快就将会消退,到二零二四年时,“柯粉”也已经四散,而且柯文哲届时还将会面对韩国瑜、郑文灿的强手,难以对撼,而不像现在那样还有赢的机会,而且倘韩国瑜弃选,自己就将完全有机会坐上“总统”的“龙椅”。这个机会稍纵即逝,绝对不能错过,否则就是“一失足成千古恨”。

  这是因为,按照各家民调机构公布的数据,均指向柯文哲倘要胜选“总统”,韩国瑜是唯一对手。如果韩国瑜弃选,他将会战胜国民党的朱立伦(王金平、吴敦义更不在话下),及民进党的蔡英文。即使是民进党临时“拔菜”改推赖清德上阵,也将是无济于事。但再过四年,已经没有政治舞台的柯文哲,不要说是能够挑战韩国瑜,而且连已经拿出实质政绩,不是“靠把口”的郑文灿,柯文哲也将难望其项。

  因此,柯文哲现在的策略,就是按照其“战犯死对头”段宜康“柯文哲参选的可能,得建立在确定韩国瑜不选的基础上;而韩国瑜想要有参选的机会,就得靠柯文哲先宣布参选。”这对辩证性的预测,静待韩国瑜是否参选。倘韩国瑜最终决定弃选,他就必定会“舍我其谁”,全力出击。当然,即使是韩国瑜决定参选,他也不会轻易放弃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据说,柯文哲已经将决定是否参选的时间点,订定为六月间。因为民进党已经确定,四月十七日公布参选“总统”提名人,而在国民党方面,虽然尚未订定确切的日期,但吴敦义主席已经透露,将会在五、六月确定参选“总统”的提名人。因此,柯文哲要等到代表国民党出战“总统”大选的人选确定后,才决定是否“去马”。   按一般规律来说,这个时间点的订定,颇为合理。但却让人存在“盲点”,那就是国民党可能会实施“二阶段初选”。也就是说,虽然到六月时,国民党已经透过初选决定了参选“总统”的提名人(很可能是朱立伦),但还需经由将于八、九月间举行的“全代会”通过,因而仍有变数。而且,倘是届时被提名人的气势不足,党内基层掀起巨大的“挺韩”声势,即使是“全代会”通过对人选,也有可能会透过“第二阶段初选”的方式,征召韩国瑜出征。实际上,此前的“换柱”,就是在“全代会”通过洪秀柱为提名人之后实施的。

  因此,柯文哲“六月间”时间点的订定,就将会遭遇国民党有极大机会实行“换朱”的“后袭”。而在此时,已经距离“中选会”进行“总统”大选提名人领表登记的程序不远了,可能会打乱柯文哲的选战部署。

  实际上,国民党“临急抱佛脚”,直到领表登记时才决定“换朱”,在时程上没有任何困难。因为按照《“总统”“副总统”选举罢免法》规定,国民党在最近一次的“立委”选举中,政党得票率跨过百分之五的“门槛”。有权直接提名“总统”参选人。而柯文哲没有政党,即使是现在就成立政党,也不具在最近一次的“立委”选举中,政党得票率百分之五的要件,因而就必须透过“选民连署”的方式参选。倘他说待到登记领表参选时才进行征集选民连署书的工作,已经来不及了。

  按道理,柯文哲可能会做两手准备:一边继续观察时势,一边进行征集选民连署书的工作。柯文哲要征集到法定的二十六万张连署书,甚至为了避免其中一些连署书因为重复连署、不具选民资格等原因而无效,设定征集四十万张连署书的目标,也并不困难,因为他在此次台北市长选举中,获得五十八万张选票,要将之转化为连署书,“食生菜咁易”——虽然仍然需要一定的时间及人力——何况还有台北市以往的支持者帮忙。但在柯文哲尚未宣布参选就展开连署书的征集工作,可能会气势不足,而且也在笼罩着国民党将会“换朱”,改提韩国瑜的浓重阴云之下,柯文哲支持者的心中,也将会蒙上“征集到达连署书是否能用得上”的阴影,而导致气氛有点压抑。   这个矛盾,就凸出了柯文哲没有政党作后盾的问题。实际上,柯文哲日前就表示,他目前遇到最大的困扰,就是没有政党及财源。财源问题还好解决,因为其“总统”参选人大资格被认定,就可按照法律规定,募筹政治献金,用于参选。而在政党方面,也将面临到即使是成立政党,由于尚未具有前次“立委”选举政党得票超过百分之五的最基本条件的问题,因而还是必须循“选民连署”的方式参选,但毕竟在选战过程中,全岛各地的党组织分支机构,可以作其大小“桩脚”,并成立后援会。尤其是柯文哲在台北市长选举中,主要是依靠“空军”得胜,却缺少“陆军”,这在超出都市型的台北市,尤其是在台湾中南部的农业县,没有“陆军”支撑是难以取胜的,而这正是柯文哲所缺。

  因此,在“九合一”选举落幕后的“立委”补选时,柯文哲就推出陈思宇参选,以试探在没有政党背景支持下的选举效果。而陈思宇的大比数落败,除了是“柯P”的光环未能转移到她的身上的主要原因之外,缺乏政党支撑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但是,在《政党法》颁布后,倘柯文哲组织政党,就必须依足法律规定,像民进党、国民党那样,是一个“刚性政党”,亦即“列宁式政党”,严格按照“群众--阶级--政党--领袖”的模式组建,并建立严密的组织制度。而不能像过去的三百多个“政党”那样,只是受到《人民团体法》管制的“柔性政党”,甚至不作党员登记,就像美国的两大政党那样。

  更重要的是,柯文哲之所以能在蓝绿两大政党的夹杀中突围而出,就是标榜自己是“第三势力”,没有政党。如果柯文哲也组织政党,那就是“自废武功”,“白色力量”的图腾破局,不利于争取中间选票和浅蓝、浅绿选票。

  因此,传说柯文哲将“中间落墨”,改为成立不受《政党法》管辖,而是由《人民团体法》节制的“政团”,亦即类似《政党法》生效前的那些“政党”实质是“政团”。实际上,这几天就传出,有“柯粉”正在筹组名为“柯粉组织”的政团,依《人民团体法》规定,向“内政部”登记为社团的消息。虽然政团不能推荐候选人,但可藉此“组织”起各地的“粉丝”、各界意见领袖,串连友好“立委”参选人,并与亲民党等结盟,为柯文哲参选“总统”铺垫组织基础。

柯文哲

  中评社香港3月10日电/虽然在面临韩国瑜网军流量“严重威胁”的情况下,柯文哲仍未表态是否参加二零二零年“总统”大选,但一众“柯粉”仍却受到韩国瑜“心如止水”,及大多数高雄市民虽然拥戴韩国瑜,却又反对韩国瑜参加二零二零年“总统”大选的民调的鼓舞,自行策划支持柯文哲“去马”的行动。其中有人针对柯文哲没有政党作组织平台的“罩门”缺陷,正在悄悄地酝酿成立“柯粉组织”的政团,以类似政党、但又不是政党的组织,为柯文哲铺排出战“总统”大选的组织基础。

  澳门新华澳报9日发表富权的文章说,现在距离明年一月中旬左右的“总统”大选投票日,已经只有十个月的时间,距离领表登记参选的时间,也只剩下半年多一点的时间,因而柯文哲不可能不焦急,因为过了这一村就没有下一店:如果错过了“二零二零”的机会,在二零二二年卸任台北市长,没有政党作依托,更没有政治公职作舞台,现时的“光环”很快就将会消退,到二零二四年时,“柯粉”也已经四散,而且柯文哲届时还将会面对韩国瑜、郑文灿的强手,难以对撼,而不像现在那样还有赢的机会,而且倘韩国瑜弃选,自己就将完全有机会坐上“总统”的“龙椅”。这个机会稍纵即逝,绝对不能错过,否则就是“一失足成千古恨”。

  这是因为,按照各家民调机构公布的数据,均指向柯文哲倘要胜选“总统”,韩国瑜是唯一对手。如果韩国瑜弃选,他将会战胜国民党的朱立伦(王金平、吴敦义更不在话下),及民进党的蔡英文。即使是民进党临时“拔菜”改推赖清德上阵,也将是无济于事。但再过四年,已经没有政治舞台的柯文哲,不要说是能够挑战韩国瑜,而且连已经拿出实质政绩,不是“靠把口”的郑文灿,柯文哲也将难望其项。

  因此,柯文哲现在的策略,就是按照其“战犯死对头”段宜康“柯文哲参选的可能,得建立在确定韩国瑜不选的基础上;而韩国瑜想要有参选的机会,就得靠柯文哲先宣布参选。”这对辩证性的预测,静待韩国瑜是否参选。倘韩国瑜最终决定弃选,他就必定会“舍我其谁”,全力出击。当然,即使是韩国瑜决定参选,他也不会轻易放弃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据说,柯文哲已经将决定是否参选的时间点,订定为六月间。因为民进党已经确定,四月十七日公布参选“总统”提名人,而在国民党方面,虽然尚未订定确切的日期,但吴敦义主席已经透露,将会在五、六月确定参选“总统”的提名人。因此,柯文哲要等到代表国民党出战“总统”大选的人选确定后,才决定是否“去马”。

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