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区委员勉在京港生敢想敢试

  中评社香港3月9日电/昨日是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委员休息日,多位港区全国政协委员仍马不停蹄,把握在京难得的空闲时间,与36名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八所北京高校的香港学生举行座谈会,以“粤港澳大湾区与青年发展”为题,面对面交流。有港生坦言,担忧《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未提及自己感兴趣的发展范畴,委员即勉励他在此阶段“敢想敢试,敢于提出”,“你们想得出来就去做。年轻人,将来是你们的,你们是决定大湾区怎样发展的关键”。

  全国政协常委陈冯富珍与委员龙子明、卢伟国、刘炳章、黄锦辉、张仁良、唐伟章、方文雄、冯华健、锺瑞明昨日在北京凤凰国际传媒中心出席座谈会。中联办教育科技部部长蒋建湘、副巡视员张总明,以及中联办北京办事处副主任苏玉军都有出席。

  与会学生都对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兴致勃勃,有人担心所学的专业和人生规划,能否在大湾区中找到机遇。

  陈冯富珍表示,年轻人追梦,除了装备好自己,也不要畏惧走错路,因为年轻,所以就算走错路一两年,仍有时间从头再来,要把握好年轻带来的优势和精力,好好学习、积累经验。她认为,大湾区有不同制度,对熟悉内地的港生而言是挑战也是机遇,港生更可放长目光,把大湾区作为走向国际的平台,同时为国家走出去出力。

   “你们是决定发展方向的关键”

  陈冯富珍又以她在世卫任职的经历,指不少外国人都对中国的发展感到惊讶,寄语港生要以中国人身份为荣,要相信自己、相信香港、相信国家,尤其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时刻,同学们一定比老一辈取得更大成就。“国家强,我们才体面,才有底气,现在是中国年轻人最好的时代。”

  就读北京大学的港生徐天赐练习长跑12年,他说毕业后想到大湾区发展体育产业,惟早前公布的《规划纲要》对此并无太多着墨,因而感到迷茫。

  资深大律师冯华健说,虽然大湾区已有《规划纲要》,但具体做什么、不做什么,其实并非绝对,年轻人对大湾区建设提出具体愿望非常重要,未来完全可以进一步尝试推动。

  香港教育大学校长张仁良亦认为,《规划纲要》只是一个方向性的框架,具体细节年轻人可以发挥想像,“你们想得出来就去做。年轻人,将来是你们的,你们是决定大湾区怎样发展的关键。”

  就读中国政法大学的港生陈嘉雯说,现时法律专业的港生毕业后,即使考获内地律师资格证,其执业范围亦会受限,难以学以致用。

   “谁也想不到几年后发展速度”

  香港测量师学会前会长刘炳章忆述,他在1984年还很年轻时,被公司派到北京国贸一带盖楼。他形容,当时北京“几乎什么都没有”,晚上六点以后没地方吃饭,混凝土搅拌机也没有,但他跟年轻同伴们并不灰心,而是想办法从香港把机器拆散运到北京再组装。“如今国贸已是北京的CBD(中央商务区)”。

  刘炳章勉励同学们也不要灰心,他表示,四十年前改革开放初始,内地连专业服务的概念都没有,“卖脑袋没钱收”,但今天却有很大发挥空间,“谁也想不到几年后发展会怎么样”。但他说有一点可以肯定,国家主席习近平表明,希望港澳助力国家全面开放,而香港专业界也正大力推动香港专业服务进入内地,包括法律界在内的香港专业人才,一定在包括大湾区在内的内地大有可为。

  (来源:大公报)   中评社香港3月9日电/昨日是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委员休息日,多位港区全国政协委员仍马不停蹄,把握在京难得的空闲时间,与36名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八所北京高校的香港学生举行座谈会,以“粤港澳大湾区与青年发展”为题,面对面交流。有港生坦言,担忧《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未提及自己感兴趣的发展范畴,委员即勉励他在此阶段“敢想敢试,敢于提出”,“你们想得出来就去做。年轻人,将来是你们的,你们是决定大湾区怎样发展的关键”。

  全国政协常委陈冯富珍与委员龙子明、卢伟国、刘炳章、黄锦辉、张仁良、唐伟章、方文雄、冯华健、锺瑞明昨日在北京凤凰国际传媒中心出席座谈会。中联办教育科技部部长蒋建湘、副巡视员张总明,以及中联办北京办事处副主任苏玉军都有出席。

  与会学生都对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兴致勃勃,有人担心所学的专业和人生规划,能否在大湾区中找到机遇。

  陈冯富珍表示,年轻人追梦,除了装备好自己,也不要畏惧走错路,因为年轻,所以就算走错路一两年,仍有时间从头再来,要把握好年轻带来的优势和精力,好好学习、积累经验。她认为,大湾区有不同制度,对熟悉内地的港生而言是挑战也是机遇,港生更可放长目光,把大湾区作为走向国际的平台,同时为国家走出去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