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评:美中不足到中美双赢会是历史定论

  中评社洛杉矶3月8日电(作者 张一飞)中国的成语是世界语文中的特点。一个成语一定代表着一段甚至好几段历史。所以会用成语表达的人,就是能把一段历史故事浓缩的呈现出来,与当今的人,事,物打比喻,作联想,下结论。就像引经据典,以博学,历史典故,来说明事理。目前世界上学汉语的风气已盛,洋人对成语诗词典故是觉得很难的,但是一旦他们有了一些汉语基础,一接触成语,多半就爱上了。中国历史悠久,文化渊博,学成语就是学中国历史文化的捷径,帮助记忆的好方法,比记住一个书名或作者实名还有效更容易。当然引用成语要慬慎,用错了会出笑话。当洋人用错成语的时候,千万不要笑他们,那会打击他们学汉语的自信和兴趣。应当好好解释,帮他们真正了解和学到成语。成语是中华文化的基因,所有华人都应当了解和爱护成语。

  美中不足是一句成语,因为它字面的意思很容易懂,所以许多人都会用这个成语,也不会用错,但是很多人虽会用,但并不一定知道它代表的历史故事,或者它的出处。作者在此文中不只是要说明它的出处及原用的道理,而是要由此成语的字面引伸到现代的国际关系,那就是美国和中国的的关系,这两个大国关系近年由好变坏,目前有很多不好不足的地方,居然打起了贸易战。两岸统一的问题由二十世纪拖到二十一世纪,其中两岸本身有政治制度演化的问题,但是‘一国两制’是宪法上定位的法则,两岸没有不能解决,互相不能接受的道理。因为人是理性的,制度是理性的产物,两岸在和平协商的方式下是应当能达成一个中国多种制度的体制。这背后不幸的是有美国情结在阻挡两岸统一。其实,美国的联邦政府就是一种‘一国多制’的体制,如果我们能探讨明白这些道理和原因,那美中不足这个成语在后代看来,就可能加上了一段二十一世纪的历史,把美中不足引伸到一个新的意义,解读为美国和中国的关系有不理性,不完美的地方,所以可说是‘美中不足’。

  如果查一下‘美中不足’的出处,百度就可以给你285条查询结果。但大部分都是出现在中国各代的宫廷闱史的后代记载中,或者是言情武侠小说里的引用,这可见此成语已被广泛接受和使用。谈到‘美中不足’的典故,有三处值得一提,第一是明代的吾丘瑞《运甓记.折翼着梦》:“只这一州未归掌握,杖击折翼,这是美中不足“。第二也是明代·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七:“破镜重圆,离而复合,固是好事;但王夫人所遭不幸,失身为妾,又不曾根究奸人,报仇雪恨,尚为美中不足”。第三是清代的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第二条指的是人间遗憾事,第三条指的爱情中委屈事,第一条虽是神话故事,但说的是天上九门,地下九州,过了八门统了八州,缺一州未能统一,实为美中不足。这故事真可与当今两岸不能统一作比喻。美国夹在中间,使两岸统一困难,也使美中关系不能完美,那岂不是美中不足之处!

  天下事轮回转变,但终归依理作结。人可能会有意气用事之时,但必尽是短暂的,在历史的大车轮下,国与国的关系演变,必定有理可循。美国两百年的兴起,成为全球霸主,其天时,地利,人为因素,历史都有明载,从建国,经世界第一次大战,再经第二次大战,以致超强之国,大家不难了解其成长成功的经过。中国的近两百年是一段辛酸的历史,从一个世界第一大国衰弱为西方列强的砧板上的肉,任意宰割,甚至一国日本小邻国都敢想侵吞整个中国,幸得中华文化深厚,有多次被侵,不屈不挠抵抗的经验,终能战败侵略者。如今中国虽分为两岸,不容否认的是华人的基因使两岸都站起来了,中国已经不是被认为是东亚病夫的中国,而是指日可以回复到世界第一经济大国的地位,并且在军事力量上强大了,科技上也表现了自信。这种快速的崛起,使美国担忧了,美国的担忧是理性的,但是她目前的外交政策尤其对中政策是受过去的政策影响,没有完全接受现实。这种意气用事的表现是短暂的,终究会转向理性的结果。   什么是理性的结果?理性的结果就是‘美中双赢’。美国目前对中国的指控,不公平竞争,对中国的报复,关税制裁,都是在担忧中的意气用事。事实上,美国有许多学者专家都理性的知道,所谓的不公平竞争,是所有发展中国家必经的道路,包括英国,美国,德国,日本等所有发达国家都经过吸取强者的技术,保护自己的产业市场的过程。如今的贸易,投资,都是自愿自主做的,不像当年殖民帝国时代,可以用炮舰火力强迫中国接受贸易投资条件。美国说中国偷技术是阿Q的话,谁没偷过?现实是中国强起来了,有自己的北斗卫星定位,比美国的GPS功能还强。这意味着中国的军事力量在战时是不需要靠美国的通讯系统,那美国也就没有完全制胜的把握。中国的飞弹早已相当的进步,连军机都有高超音(hypersonic)的发明。美国的航母虽多但已经不敢随便进入中国领海。美国意气用事的结果,反使得中国加速南海岛屿的现代化和军事化。在双方都不敢打核子战争的情况下,中美两国终究会在理性中调整关系。

  美国打击华为是怕中国在5G通讯上领先全球,但是这种意气用事是要向现实低头的。美国的高科技仍然很强,但是打压不是正途,譬如美中在高速电脑,超导体(电池),人工智能,太空领域,生化科技都在竞争。中国有超越的兆头但美国有雄厚的基础,美国能源丰富,中国稀土金属多,如果两国保持敌对竞争必定互害,而如果两国和作,则必定双赢。科技进步不外人才,钱财的投入,两国的人才和钱财和起来比定是一加一大于一,甚至是一加一大于二,这有何不好?所谓突斯逮陷阱(Thucydides Theory)是古希腊的历史推论根本不适用于核武时代,美国部分学者迷信这套理论,但也有不少专家认为两大国并非一定要相争到底。如果我们用理智来分析,两大国相争必两败俱伤,即使一国赢了,能完全并吞另一国还是完全消灭另一国?最后对自己的利益仍是损失,对世界更不用说了。反过来说,如果两国和作,互补的竞争,两国都会受益,全世界都得利了,这就是‘中美双赢’!它会变成一句成语,代表二十一世纪的一段历史,大家可以引用。举个例子,如果阿里巴巴和亚马森合作,两国老百姓买对国货品全部免运费免税,鼓励两国交易,这就可以用‘中美双赢’来形容了!写一个对联来预祝:

  美中不足非必成人间常态

  中美双赢可造就世界奇迹   中评社洛杉矶3月8日电(作者 张一飞)中国的成语是世界语文中的特点。一个成语一定代表着一段甚至好几段历史。所以会用成语表达的人,就是能把一段历史故事浓缩的呈现出来,与当今的人,事,物打比喻,作联想,下结论。就像引经据典,以博学,历史典故,来说明事理。目前世界上学汉语的风气已盛,洋人对成语诗词典故是觉得很难的,但是一旦他们有了一些汉语基础,一接触成语,多半就爱上了。中国历史悠久,文化渊博,学成语就是学中国历史文化的捷径,帮助记忆的好方法,比记住一个书名或作者实名还有效更容易。当然引用成语要慬慎,用错了会出笑话。当洋人用错成语的时候,千万不要笑他们,那会打击他们学汉语的自信和兴趣。应当好好解释,帮他们真正了解和学到成语。成语是中华文化的基因,所有华人都应当了解和爱护成语。

  美中不足是一句成语,因为它字面的意思很容易懂,所以许多人都会用这个成语,也不会用错,但是很多人虽会用,但并不一定知道它代表的历史故事,或者它的出处。作者在此文中不只是要说明它的出处及原用的道理,而是要由此成语的字面引伸到现代的国际关系,那就是美国和中国的的关系,这两个大国关系近年由好变坏,目前有很多不好不足的地方,居然打起了贸易战。两岸统一的问题由二十世纪拖到二十一世纪,其中两岸本身有政治制度演化的问题,但是‘一国两制’是宪法上定位的法则,两岸没有不能解决,互相不能接受的道理。因为人是理性的,制度是理性的产物,两岸在和平协商的方式下是应当能达成一个中国多种制度的体制。这背后不幸的是有美国情结在阻挡两岸统一。其实,美国的联邦政府就是一种‘一国多制’的体制,如果我们能探讨明白这些道理和原因,那美中不足这个成语在后代看来,就可能加上了一段二十一世纪的历史,把美中不足引伸到一个新的意义,解读为美国和中国的关系有不理性,不完美的地方,所以可说是‘美中不足’。

  如果查一下‘美中不足’的出处,百度就可以给你285条查询结果。但大部分都是出现在中国各代的宫廷闱史的后代记载中,或者是言情武侠小说里的引用,这可见此成语已被广泛接受和使用。谈到‘美中不足’的典故,有三处值得一提,第一是明代的吾丘瑞《运甓记.折翼着梦》:“只这一州未归掌握,杖击折翼,这是美中不足“。第二也是明代·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七:“破镜重圆,离而复合,固是好事;但王夫人所遭不幸,失身为妾,又不曾根究奸人,报仇雪恨,尚为美中不足”。第三是清代的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第二条指的是人间遗憾事,第三条指的爱情中委屈事,第一条虽是神话故事,但说的是天上九门,地下九州,过了八门统了八州,缺一州未能统一,实为美中不足。这故事真可与当今两岸不能统一作比喻。美国夹在中间,使两岸统一困难,也使美中关系不能完美,那岂不是美中不足之处!

  天下事轮回转变,但终归依理作结。人可能会有意气用事之时,但必尽是短暂的,在历史的大车轮下,国与国的关系演变,必定有理可循。美国两百年的兴起,成为全球霸主,其天时,地利,人为因素,历史都有明载,从建国,经世界第一次大战,再经第二次大战,以致超强之国,大家不难了解其成长成功的经过。中国的近两百年是一段辛酸的历史,从一个世界第一大国衰弱为西方列强的砧板上的肉,任意宰割,甚至一国日本小邻国都敢想侵吞整个中国,幸得中华文化深厚,有多次被侵,不屈不挠抵抗的经验,终能战败侵略者。如今中国虽分为两岸,不容否认的是华人的基因使两岸都站起来了,中国已经不是被认为是东亚病夫的中国,而是指日可以回复到世界第一经济大国的地位,并且在军事力量上强大了,科技上也表现了自信。这种快速的崛起,使美国担忧了,美国的担忧是理性的,但是她目前的外交政策尤其对中政策是受过去的政策影响,没有完全接受现实。这种意气用事的表现是短暂的,终究会转向理性的结果。